微服务架构介绍和RPC框架对比】的更多相关文章

微服务架构介绍和RPC框架对比 1.微服务架构 1.1 特征 自动化部署,端点智能化,语言和数据的去中心化控制. 1.2架构 一种将一个单一应用程序开发为一组小型服务的方法,每个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服务间通信采用轻量级通信机制(通常用HTTP资源API).可通过全自动部署机制独立部署,共用一个最小型的集中式的管理.服务可用不同的语言开发,使用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 去中心化基础设施 去中心化数据库 1.3微服务设计模式 聚合式(推荐) 代理(推荐) 链式 分支 异步消息 1.4微服务实现 1.…
远程服务调用RPC框架介绍,微服务架构介绍和RPC框架对比,dubbo.SpringClound对比 远程服务调用RPC框架介绍,RPC简单的来说就是像调用本地服务一样调用远程服务. 分布式RPC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protocol:传输协议 proxy:client代理,服务引用方调用方法通过代理发送远程消息 codec:协议编解码压缩等 transport:协议传输 registry:注册中心,服务注册服务发现 cluster:负载均衡,服务容错策略 其他:服务降级,服务隔离,服务治理 -…
内容提要 本文涉及以下内容: 微服务架构介绍 spring cloud介绍 jhipster架构介绍 微服务架构介绍 微服务概念 微服务和SOA很相似,都是按照业务功能把系统拆分成一个一个的服务.比如电子商务系统拆分成订单服务,商品服务等,每个微服务都是自治的,可以单独部署. 微服务和SOA的区别是:微服务粒度更细,通信协议倾向于使用restfull api 而不使用webservice. 微服务有很多优点,包括松散耦合.自治服务.分散化治理以及易于持续交付等等. 微服务大的缺点是服务的可用性.…
.NET Core使用gRPC打造服务间通信基础设施   一.什么是RPC rpc(远程过程调用)是一个古老而新颖的名词,他几乎与http协议同时或更早诞生,也是互联网数据传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传输机制. 利用这种传输机制,不同进程(或服务)间像调用本地进程中的方法一般进行交互,而无需关心实现细节. rpc的主要实现流程为: 1.客户端本地方法调用客户端stub(方法存根).这个调用发生在客户端本地,并把调用参数推送到栈中. 2.客户端stub (方法存根)将这些参数打包,通过系统调用发送到服务器…
一.Monolith 网上对Microservice进行介绍的文章常常以Monolith作为开头,我也不会例外.原因是,知道了Monolith的不便之后才能更容易地理解Microservice架构模式所具有的各种优点. 首先请回想一下我们所开发的服务是什么样子的.通常情况下,这个服务所对应的代码由多个项目所组成,各个项目会根据自身所提供功能的不同具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在编译时,这些项目将被打包成为一个个JAR包,并最终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WAR包.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该WAR包上传到Web容器中,解压…
一,为什么写JMicro 印象中初次接触微服务大概是2011年,那会做Eclpise插件开发,网上查看好多关于OSGI的技术文章,发现Spring新出了一个叫Spring-boot的框架,那会没太上心,只是了解了点皮毛,工作又太忙,之后就没下文了. 直到大概2015年的某天,碰到一个小项目,没什么难度,都用老套路去玩,没什么意思,得玩点新东西才行,也不枉一翻付出,于是选择用GO语言实现,选择GO主要是想体验一下GO,看是不是真如传说中的那样无敌.经过一翻折腾,最终确定GOGIN+GOMICRO实…
微服务架构介绍 Spring Cloud Alibaba推荐的微服务生态架构基于分层架构实现如下: 接入层:最外层为LVS+Keepalived,可承受几十万级高并发流量洪峰,然后再通过内层的nginx集群将客户端请求通过负载均衡策略转发至基于JAVA后端技术栈的Spring Cloud Gateway集群: 业务中台层:Spring Cloud Gateway微服务通过Nacos获取路由配置信息和路由后端微服务提供者的发现,通过OAuth2做统一登录授权,并集成整合Sentinel针对请求做限…
今天开始聊一些微服务的实践,第一块,RPC框架的原理及实践,为什么说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RPC框架呢? 一.需求缘起 服务化的一个好处就是,不限定服务的提供方使用什么技术选型,能够实现大公司跨团队的技术解耦,如下图: 服务A是欧洲团队提供服务,欧洲团队的技术背景是Java,可以用Java实现服务: 服务B是美洲团队提供服务,可以用C++实现服务: 服务C是中国团队提供服务,可以用Go实现服务: 服务的上游调用方,按照接口.协议即可完成对远端服务的调用. 但实际上,99.9%的公司的团队规模有…
第一章聊了[“为什么要进行服务化,服务化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章聊了[“微服务的服务粒度选型”] 今天开始聊一些微服务的实践,第一块,RPC框架的原理及实践,为什么说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RPC框架呢? 一.需求缘起 服务化的一个好处就是,不限定服务的提供方使用什么技术选型,能够实现大公司跨团队的技术解耦,如下图: 服务A是欧洲团队提供服务,欧洲团队的技术背景是Java,可以用Java实现服务: 服务B是美洲团队提供服务,可以用C++实现服务: 服务C是中国团队提供服务,可以用Go实现服务…
今天开始聊一些微服务的实践,第一块,RPC框架的原理及实践,为什么说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RPC框架呢? 一.需求缘起 服务化的一个好处就是,不限定服务的提供方使用什么技术选型,能够实现大公司跨团队的技术解耦,如下图: 服务A是欧洲团队提供服务,欧洲团队的技术背景是Java,可以用Java实现服务: 服务B是美洲团队提供服务,可以用C++实现服务: 服务C是中国团队提供服务,可以用Go实现服务: 服务的上游调用方,按照接口.协议即可完成对远端服务的调用. 但实际上,99.9%的公司的团队规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