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硬件设备与文件名的对应关系 掌握在Linux系统中,每个设备都被当初一个文件来对待. 设备 设备在Linux内的文件名 IDE硬盘 /dev/hd[a-d] SCSI硬盘 /dev/sd[a-p] U盘 /dev/sd[a-p](与 SCSI 硬盘.样) CDROM /dev/srO 2. 硬盘的结构及硬盘分区 1) 为什么要进行硬盘分区: l  更容易管理和控制系统,因为相关的文件和目录都放在一个分区中. l  系统效率更高. l  可以限制用户使用硬盘的份额(磁盘空间的大小). l …
第十三单元 硬盘分区.格式化及文件系统的管理二 文件系统的挂载与卸载 什么是挂载 mount命令的功能 mount命令的用法举例 umount命令的功能 umount命令的用法举例 利用/etc/fstab文件在开机时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虚拟内存的概念以及设置与管理 什么是虚拟内存 创建swap分区的步骤 使用硬盘分区创建和使用系统交换分区的实例 mkswap 命令的功能 mkswap 命令的用法举例 swapon命令的功能 swapon -a swapon -s swapon命令的用法举例 i节…
第十二单元 硬盘分区.格式化及文件系统的管理一 硬件设备与文件名的对应关系 硬盘的结构及硬盘分区 为什么进行硬盘分区 硬盘的逻辑结构 Linux系统中硬盘的分区 硬盘分区的分类 分区数量的约束 使用fdisk和partprobe命令来管理硬盘分区 fdisk 命令的功能 fdisk命令列表中常用的命令 partprobe命令 创建文件系统(数据的管理) 什么是格式化 什么是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类型 mkfs命令的功能 mkfs命令的用法举例 为一个分区设定label(分区名) e2label命令的…
一.正文处理命令及tar命令 1)  将用户信息数据库文件和组信息数据库文件纵向合并为一个文件1.txt(覆盖) 2)  将用户信息数据库文件和用户密码数据库文件纵向合并为一个文件2.txt(追加) 3)  将1.txt.2.txt两个文件打包为1.tar 4)  使用gzip命令压缩1.txt文件名为1.txt.gz 5)  解压缩1.txt.gz 6)  使用bzip2压缩1.txt压缩后文件名为1.txt.bz2 7)  解压缩1.txt.bz2 8)  解包1.tar,解包后文件存放到/…
一: 1)  开启Linux系统前添加一块大小为15G的SCSI硬盘 2)  开启系统,右击桌面,打开终端 3)  为新加的硬盘分区,一个主分区大小为5G,剩余空间给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上划分1个逻辑分区,大小为5G 4)  格式化主分区为ext3系统 5)  将逻辑分区设置为交换分区 6)  启用上一步的交换分区 7)  查看交换分区的状态 二: 1)free命令查看内存 2)整理buffer与cache的作用 Cache:缓存区,是高速缓存,是位于CPU和主内存之间的容量较小但速度很快的存储…
1.硬盘的接口类型 硬盘的接口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IDE并行接口,一种是SATA串行接口, 在linux上面IDE接口的硬盘被识别为/dev/hd[a-z]这样的设备,其中hdc表示光驱设备,这是因为主板上面一般有两个IDE插槽,一个IDE插槽可以接两个硬盘,而光驱是接着IDE的第二个插槽上面的第一个接口上面.其他诸如SCSI,SAS,SATA,USB等接口的设备在linux识别为/dev/sd[a-z]. 2.linux硬盘的分区 磁盘的分区分为: primary(主分区).extended(…
已经接触了小半年的linux,基本命令用的还行,就是涉及到深入操作,就显得不够看了,比如linux中的硬盘操作,于是整理了这篇博客. 1.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联系和区别 ​ 一个硬盘可以有1到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也可以只有主分区而没有扩展分区,但主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扩展分区则最多只有1个,且主分区+扩展分区总共不能超过4个.逻辑分区可以有若干个,逻辑分区一般是盘号大于4的分区. 简述三种分区创建过程 磁盘: /dev/sdb 主分区创建过程:首先fdisk /dev/sdb进入…
1.系统监控 1) 系统监视和进程控制的工具----> Top 与  free      类似于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     进程运行的三种状态: tips: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 解释僵尸进程与孤儿进程: 可参考博客:http://blog.csdn.net/l953972252/article/details/51399576 僵尸进程:一个进程使用fork创建子进程,如果子进…
1  fdisk -l查看硬盘及分区信息 我的系统(Archlinux)下的命令效果如下: 由上面的图片可以得知该系统只挂载了1个硬盘,命名为sda,其有2个主分区,sda1和sda2,至于为什么这么命名,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博客: Linux挂载 显而易见,该硬盘有931.5GB的容量,共有1953525168个扇区(sectors),其中2048-2099200的扇区分给了sda1分区,2101248-1953525167扇区分给了sda2分区, 它们的容量分别为1GB和930.5GB,说明硬…
关于硬盘分区,这里先只讨论硬盘分区的方法在linux环境下,其他知识以后也会陆续说到 首先我们通过 df 命令查看一下硬盘的使用情况,在安装硬盘分区后做比较用 [root@bogon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16G .2G 13G % / tmpfs 1012M 444K 1012M % /dev/shm /dev/sda1 291M 29M 248M % /boot /dev/sr1 .8G…
基本步骤:分区--格式化--挂载--写入文件 1.首先用fdisk -l命令查看添加的硬盘名称,可以看到sdb为新增的硬盘 [root@oracle ~]# fdisk -l Disk /dev/sdb: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
[转]https://www.jb51.net/article/138204.htm 基本步骤:分区——格式化——挂载——写入文件 1.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添加的硬盘名称,可以看到sdb为新增的硬盘: 2.进行分区,输入m查看提示 # fdisk /dev/sdb 分析:主要参数的解析 1. 输入 m 显示所有命令列示. 2. 输入 p 显示硬盘分割情形,打印分区表. 3. 输入 a 设定硬盘启动区. 4. 输入 n 创建新的硬盘分割区. 4.1. 输入 e 硬盘为[延伸]分割区(…
开启Linux系统前添加一块大小为20G的SCSI硬盘 开启系统,右击桌面,打开终端 为新加的硬盘分区,一个主分区大小为10G,剩余空间给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上划分两个逻辑分区,大小各5G 进入分区工具,对/dev/sdb新磁盘进行分区 输入n,开始进行分区,p主分区,第一分区,扇区起始2048,扇区尾部为10GiB: 再将剩下的10GB分为扩展分区 再将扩展分区10G划分出来两个5G的逻辑分区 格式化主分区为ext3系统 mkfs.ext3 /dev/sdb1 mkfs格式化分区ext3文件类…
第一部分 1) 开启Linux系统前添加一块大小为15G的SCSI硬盘   2) 开启系统,右击桌面,打开终端   3) 为新加的硬盘分区,一个主分区大小为5G,剩余空间给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上划分1个逻辑分区,大小为5G fdisk -l fdisk /dev/sdb p 查看 n 新建    p  主分区    e  扩展    l  逻辑   4) 格式化主分区为ext3系统 mkfs.ext3 /dev/sdb1   5) 将逻辑分区设置为交换分区 mkswap /dev/sdb5  …
1.fdisk 查看当前硬盘分区: [root@yqtrack-zabbix /]# fdisk -l 2.cfdisk 查看当前硬盘分区: 3.sfdisk 查看当前分区: 4.parted 查看当前用户分区: [THE END]…
  一.常见挂载点的情况说明一般来说,在linux系统中都有最少两个挂载点,分别是/ (根目录)及 swap(交换分区),其中,/ 是必须的: 详细内容见下文: 安装系统时选择creat custom layout 自定义分区建议挂载的几大目录: /  根目录,存放系统命令和用户数据等  /boot    boot loader 的静态链接文件,存放与Linux启动相关的程序 /home    用户目录,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 /tmp    临时文件 /usr    是Red Hat Linux系…
三.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的管理 MBR扇区(512B) 磁盘的分区组成 Boot sector    扇区(用来装引导程序) Super block   记录inode与Block的信息 Inode  block中存储文件时,会产生文件属性记录(user,group,文件存储在哪个block中),每个inode记录一个文件(最大128K)(记录一个block消耗4B,最多记录block数为32块)并且消耗128B空间 Block  被分为若干大小为4K的block(划分分区时可以指定其大小)…
1.添加虚拟硬盘 (1)点击编辑虚拟机位置,然后点击添加   (2)点击添加硬盘 (3)点击下一步 (4)创建新虚拟磁盘并点击下一步 (5)指定磁盘容量并且点击下一步 (6)点击完成 2.系统分区 当添加硬盘后可以看看是否添加成功,在/dev目录下sd开头的有sda和sdb两块硬盘,而sdb就是新添加的硬盘,sda1和sda2是sda硬盘的两个分区. sdb的详细情况 (1)fdisk l:列出已经存在的分区类型 l是list的首字母 d:删除一个已经存在的分区 d是delete的首字母 m:列…
先给虚拟机添加一个硬盘 通过fdisk -l sdb,查看磁盘内容 通过fdisk /sdb 来操作分区 创建一个新分区 创建第二个分区 创建第三个分区 创建扩展分区 再次创建分区,其实使用的是扩展分区中的空间 保存 更新partprobe 制作文件系统 mkfs.ext4 挂载:(相当于给水桶添加水管) mount 设备 分区 mount  /dev/sdb1 sdb/sdb1/ 现在我们创建一个sdb的文件夹,将设备分别对应到sdb中的sdb1..... 查看挂载:df 将一个设备挂载到多个…
1.parted 设备名进入分区 parted /dev/vdb 2.输入print打印列出当前分区设备的磁盘容量大小 3.设置磁盘分区为gpt模 mklabel gpt 然后点击YES继续(提示磁盘的数据可能会丢失是否继续)提示警告,忽略继续即可输入 i 或者 ignore 4.设置磁盘文件系统格式 mkpart primary ext4 0% 100%…
在生产环境中,我们会遇到分区大于2T的磁盘(比如:添加一个10TB的存储),由于MBR分区表只支持2T磁盘,所以大于2T的磁盘必须使用GPT分区表,而我们在做raid时会划分多个VD来进行装系统,但系统安装完后无法将磁盘全部识别出来,这时就需要手动对GPT分区进行挂载,那么如何在linux中对大于2T的磁盘进行挂载?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一过程: GPT格式的磁盘相当于原来MBR磁盘中原来保留4个partition table的4*16个字节,只留第一个16个字节,类似于扩展分区,真正的parti…
给xen虚拟机添加硬盘磁盘分区----xenserver .添加硬盘500G .fdisk -l #在虚拟机上查看一下是否添加上 .fdisk /dev/xvdb(n-p--w) #开始分区,xvdb为你挂载的那快盘 .mkfs.ext4 /dev/xvdb1 (格式化新添加分区的磁盘,待完成后操作) .pvcreate /dev/xvdb1 (创建pv,格式化pv) .vgextend VolGroup(名称随意) /dev/xvdb1 #(vgs用新的分区扩展vg,创建卷组) .lvexte…
fdisk -l fdisk /dev/sda d--删除分区 n-新建分区 p--主分区 e--扩展分区 t--改变分区格式 82为swap分区 w--保存退出 http://www.blogjava.net/freeman1984/archive/2012/11/26/392026.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e9e88701014jgl.html 新建swap 分区 设定新建的swap 分区的逻辑卷为:/dev/sdb1# mkswap /d…
在windows系统下,我们可以使用图形化界面很明了的看出当前硬盘使用量与某个文件的占用空间大小和文件数量.但是在linux系统中,我们应该如何得到这些信息呢? 当然是功能强大的df与du了. 一.df与du的区别 一般而言,df(disk free)和du(disk usage)不一致就是文件删除的问题. 对于df来说:它通过文件系统来快速获取空间大小的信息,当我们删除一个文件的时候,这个文件不是马上就在文件系统当中消失了,而是暂时消失了,当所有程序都不用时,才会根据OS的规则释放掉已经删除的…
1 挂载操作 1 磁盘或者分区需要创建好文件系统后,需要挂载到一个目录才能够使用 2 windows或者是Mac会自动的挂载文件系统,一旦创建好文件系统后会自动的挂载 3 对于Linux来说我们必须要手动的去挂载或者配置系统进行自动的挂载,比如 2 Mount命令来挂载文件系统 1 mount 要挂载的设备   挂载点 mount /dev/sdb1    /mnt 2 常用的参数 1 不带参数的mount命令是显示所有的挂载的文件系统 2-t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如: -t ext3.-t…
系统启动和内核管理 Linux: kernel+rootfs kernel: 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网络管理.驱动程序.文件系统.安全功能 rootfs:程序和glibc 库:函数集合, function, 调用接口(头文件负责描述) 程序:二进制执行文件 内核设计流派: 单内核(monolithic kernel):Linux 把所有功能集成于同一个程序,分层实现不同功能,系统庞大复杂 微内核(micro kernel):Windows, Solaris 每种功能使一个单独子系统实现,将内核功能…
1.Linux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1)了解Linux文件系统的树状结构: 在Linux或UNIX操作系统中,所有的文件和目录都被组织成一个以根节点开始的倒置树状结构 2)掌握目录的定义:目录相当于Windows中的文件夹,目录中存放的既可以是文件,也可以是其他的子目录 3)掌握顶层根目录的表示:使用“/”来表示根目录 4)了解文件系统中的两个特殊目录: . 表示当前目录,即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 .. 表示父目录,即用户当前所在目录的上一层目录 2.Linux系统中的一些重要的目录 1)掌握Linu…
使用RPM安装及移除软件 什么是RPM rpm的文件名 rpm软件安装与移除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选项 查看RPM软件包中的信息 查询已安装的软件包信息 RPM包的属性依赖性问题 什么是RPM包的属性依赖性问题 RPM包的属性依赖性问题解决方法 将nginx编译为rpm包 课后作业 [本节内容]1. 使用RPM安装及移除软件(详见linux系统管理P374)1) 掌握RPM的定义:RPM就是Red Hat Package Manger(红帽软件包管理工具)的缩写.2) 了解rpm的文件名分为5部分,其…
1.Linux 基础之系统分区与格式化 讲分区之前,先说一下硬盘结构:硬盘(机械)的横截面是一个圆,并且被分成等大小的扇区,每个扇区的大小是 512Byte,其中有 446Byte 被用来存储启动信息,剩下的 64Byte 用来进行分区表示,并且每 16Byte 表示一个分区,也就是说一块硬盘最多只能表示 4 个分区(主分区+扩展分区),并且每块硬盘最多只能有 1 个扩展分区. 其中: 主分区--最多只能有 4 个,与硬盘结构有关,与系统类型无关: <br>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 1 个,主分…
1. 硬件设备与文件名的对应关系(详见linux系统管理P297)1) 掌握在Linux系统中,每个设备都被当初一个文件来对待.2) 掌握各种设备在Linux中的文件名 2. 硬盘的结构及硬盘分区(详见linux系统管理P301)1) 了解为什么要进行硬盘分区:a) 更容易管理和控制系统,因为相关的文件和目录都放在一个分区中.b) 系统效率更高.c) 可以限制用户使用硬盘的份额(磁盘空间的大小).d) 更容易备份和恢复.2) 掌握硬盘的逻辑结构:一个硬盘逻辑上可以被划分成块.磁道.磁柱和分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