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之高级数组(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Python基础学习之高级数组(一) 1.1视图:就是与较大数组共享相同数据的较小数组.Numpy包提供数据视图的概念是为了精确地控制内存的使用方式.  数组视图.切片视图.转置和重塑视图等 数组视图实例: from numpy import* M=array([[1.,2.],[3.,4.]]) v=M[0,:]    #切片是数组的视图(切片视图),它与M享有相同的数据. print(v) v[-1]=0 print(v) print(M)       #注意:如果修改v,M也会同时被修…
代码性能和向量化 背景:Python是一种解释型的编程语言,基本的python代码不需要任何中间编译过程来得到机器代码,而是直接执行.而对于C.C++等编译性语言就需要在执行代码前将其编译为机器指令. 但是,解释型代码的速度比编译型代码要慢,为了使得python代码更快,最好尽可能的使用Numpy和Scipy包中的函数编写部分代码.(注意:numpy和scipy是诸如C.C++等编译型语言编写实现的) 例如:Python语言的numpy向量化语句为什么比for快? python之类语言的for循…
1:Python定义数组:a=[0,1,2,3,4] ;   打印数组list(a); 这时:a[0]=0, a[1]=1, a[[2]=2...... 1.1:如果想定义一个很长的数组可以用到python函数range a=range(1000)生成1000个元素的一维数组, list(a) 打印数组显示 1.2:给生成的数组赋初始值:a = [0 for x in range(0, 1000)]        0表示初始值  x表示数组中的元素 range(995,1000)表示从995开始…
创建普通数组 >>> member=["山东黄金","九阳股份"] >>> member ['山东黄金', '九阳股份'] 创建混合数组(数组中存放各种类型的数据) >>> mix=[1,2.3,"520",["Haha"]] >>> mix [1, 2.3, '520', ['Haha']] 创建一个空数组 >>> empty=[] &…
切片 在Python基础篇里,我们知道Python的可序列对象可以通过索引号(下标)来引用对象元素,索引号可以由0开始从左向右依次获取,可以从-1开始由右向左获取.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依次获取我们想要的元素.而切片可以帮助我们获取被切片元素的副本. 可序列对象切片时所需要的参数[start_index:stop_index:step] start_index:切片的起始位置 stop_index:切片的结束为止(不包括) step:步长,可选参数.默认值是1,但不能为0.表示依次递增. 假设te…
切片:对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取中间的一部分,在C中一般是通过for循环拷贝/memcpy/strcat等操作.而python提供了更方便的切片操作符[m:n]:前闭后开,如果从0取m可以省略:如果只用[:]就是切整片:也可以从尾端切片[-m:]:前后的闭区间. 列表生成式:List(range(m,n)):构造一个大于等于m小于n的列表;对于想生成复杂的列表要用列表生成式:[生成对象的模型, for 变量 in 可迭代的对象   附加条件表达式] (1*1,2*2...且能被2整除的列表)方…
---恢复内容开始--- 面向对象编程---oop,是一种编程思想,oop把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一个对象包含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把计算机程序视为一系列的命令集合,即一组函数的顺序执行为了简化程序设计,面向过程把函数继续切分为子函数,即把大块函数通过切割成小块函数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而面向对象的程序 设计把计算机视为一组对象的集合,而每个对象都可以接受其他对象发过来的消息,并处理这些消息,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就是一系列消息在各个对象之间的传递. 数据封装 继承  多态是面…
Python学习之数组类型一: Numpy中的向量与矩阵: 1.创建:  向量.矩阵均由array函数创建,区别在于向量是v=array( [逗号分隔的元素] ), 矩阵是M=array( [[ ]] )  注意矩阵是双方括号 向量可以执行基本的线性代数运算(运算是基于元素的运算),例如标量乘法/除法.线性组合.范数.标量积等. 2.访问数组项:  向量索引与切片类似于字符串与列表 通过索引访问矩阵(数组项),需要两个索引来访问,这些索引都在一对方栝号里.  例如:M[2:4,1:4]   表示…
python学习9—文件基本操作与高级操作 1. 文件基本操作 打开文件,获得文件句柄:f = open('filename',encoding='utf-8'),open会查询操作系统的编码方式,并按照该编码方式读取文件,若文件使用utf-8编码,则打开需指定编码 通过句柄对文件操作:data = f.read() 关闭文件:f.close() 2. 文件操作模式 r,只读模式,不可写,f = open('filename','r',encoding='utf-8') f.readable()…
前文5.2节和5.4节分别就Python下读文件操作做了基础性讲述和提升性介绍,但是仍有些问题,比如在5.4节里涉及到一个多次读文件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完全阐述完毕,下面这个图片的问题在哪呢? 问题在于,为何调用两次readline?文本文件a.txt里我们已知有两行文本,所以我们用两次readline把a.txt文本里的内容全部读取出来了,实际上通常程序是不知道某个文件里有多少行数据的,那怎样编写一个通用的程序无论文件里有多少行我们都可以通过程序把它全部读出来呢?这里需要将文件的读写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