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storm 之 hello world (集群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回顾 在上一小节,我们在PWTopology1 这一个java类中注解掉了集群模式,使用本地模式大概了解一下storm的工作流程.这一节我们注解掉本地模式相关的代码,放开集群模式相关代码,并且将项目打包,在实际环境中运行一下. 集群模式部署步骤 项目打包 pom.xml右键 --> run as --> maven clean --> maven install 将大好的jar包上传到 nimbus 的 /usr/local下 提交拓扑 storm jar storm01.jar bhz…
以下以Linux(CentOS)系统为例 1.1 下载和编译 $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4.0.7.tar.gz $ tar xzf redis-4.0.7.tar.gz $ cd redis-4.0.7 $ make 1 2 3 4 编译完成后会在src目录下生成Redis服务端程序redis-server和客户端程序redis-cli. 1.2 启动服务 1.前台运行 src/redis-server 1 该方式启动默认为前…
本文环境例如以下: 操作系统:CentOS 6 32位 ZooKeeper版本号:3.4.8 Storm版本号:1.0.0 JDK版本号:1.8.0_77 32位 python版本号:2.6.6 集群情况:一个主控节点(Master)和两个工作节点(Slave1,Slave2) 1. 搭建Zookeeper集群 安装參考:CentOS下ZooKeeper单机模式.集群模式安装 2. 在Nimbus和worker机器上安装依赖包 Java 6 Python 2.6.6 以上的版本号是官方说已经有測…
使用trident接口时,storm读取kafka数据会将kafka消费记录保存起来,将消费记录的位置保存在tridentTopology.newStream()的第一个参数里, 如果设置成从头开始消费,在单机情况下,消费记录没能保存下来,每次都是从头消费,但是在集群模式下,消费记录是被保存在zookeeper中的,再次提交集群运行并不会从头开始消费,而是从zookeeper中记录的位置开始消费,要想从新开始消费, 可以通过改变tridentTopology.newStream()的第一个参数来…
作者:中华石杉 面试题 redis 集群模式的工作原理能说一下么?在集群模式下,redis 的 key 是如何寻址的?分布式寻址都有哪些算法?了解一致性 hash 算法吗? 面试官心理分析 在前几年,redis 如果要搞几个节点,每个节点存储一部分的数据,得借助一些中间件来实现,比如说有 codis,或者 twemproxy,都有.有一些 redis 中间件,你读写 redis 中间件,redis 中间件负责将你的数据分布式存储在多台机器上的 redis 实例中. 这两年,redis 不断在发展…
前文回顾 建议前面文章没看过的同学先看下前面的文章: 「老司机带你玩转面试(1):缓存中间件 Redis 基础知识以及数据持久化」 「老司机带你玩转面试(2):Redis 过期策略以及缓存雪崩.击穿.穿透」 「老司机带你玩转面试(3):Redis 高可用之主从模式」 「老司机带你玩转面试(4):Redis 高可用之哨兵模式」 简介 之前介绍的 Redis 的高可用方案:主从模式或者说哨兵模式,都只是在解决高可用的问题,比如说主从模式解决了读高可用,哨兵模式解决了写高可用. 如果我们需要缓存的数据…
回到目录 Redis自主提供了集群模式,当然也只是比较简单的读写分离模式,或者叫主从模式,它在各个redis服务端自己做数据同步机制,当然就是将主服务端的信息同步到各个slave服务器上,在客户端集成的驱动中,需要指定主节点和从节点的信息,服务端根据各自的conf的文件来实现的,下面我主要说一下两大客户端驱动是实现集群的方式方法. 服务端配置 服务端各个从服务器配置如何(6789为主节点的端口,6380为自己节点的端口)…
Redis 简介 Redis 是完全开源免费的,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 Redis 与其他 key - value 缓存产品有以下三个特点: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性能极高 – Redis能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
公司有个项目需要安装greenplum数据库,让我这个gp小白很是受伤,在网上各种搜,结果找到的都是TMD坑货帖子,但是经过4日苦战,总算是把greenplum的安装弄了个明白,单机及集群模式都部署成功,下面由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整个部署过程,并小分析一下安装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坑. 首先,说一下我的环境,CentOS 7.2.1511,64位操作系统,全新安装,没有更新过 [root@mdw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2.15…
RMI 是 Java 的一种远程方法调用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基于 Java 对象的通讯方式.EhCache 从 1.2 版本开始就支持 RMI 方式的缓存集群.在集群环境中 EhCache 所有缓存对象的键和值都必须是可序列化的,也就是必须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这点在其它集群方式下也是需要遵守的. 采用 RMI 集群模式时,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对等关系,并不存在主节点或者从节点的概念,因此节点间必须有一个机制能够互相认识对方,必须知道其它节点的信息,包括主机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