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哈喽各位开发者,「RTE NG-Lab 双周报」如期而至! 近两周,我们更新了一些新的实时互动场景和产品,也举办了代码实验室的第一次线下活动,与大家一起体验了声网最新的 4.0 SDK. 灵感宝盒刚刚上线的时候,交流群里有小伙伴提出"线上云展会开发框架"的需求,希望帮助企业和开发者快速开发和搭建进行线上展会应用,方便开发者快速开发一款线上虚拟展会软件,进行线上的虚拟展会布展,把实体展.实物展品"搬上云" ,能够提供实现沉浸式观展体验.实时的线上交流互动.本次我…
前言 RTE NG-Lab 计划已经推出一段时间了,计划目前包含灵感宝盒(Idea Box).代码实验室(Code Lab).独立开发者孵化器(NGLab Incubator)三个项目.我们希望借助这个计划能够为关注实时互动领域的开发者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帮助. 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招募到一批对计划感兴趣的小伙伴,目前已经有小伙伴在「灵感宝盒」提交了场景和产品的 PR,我们也在定期的对图谱进行迭代.独立开发者孵化器已经正式运营阶段,目前已经有 4 个小伙伴的产品正在孵化中,孵化器开放麦我们也已经举行…
FD.io 社区中国行暨未来网络技术沙龙 南京站,2018 年 3 月 17 日. 开场致辞 Ray 介绍了一些有的没的 ⁃ (Future Event)DPDK summit, FD.io summit ⁃ Ecosystem ⁃ VPP milestone FD.io 101/102 -FD.io 通用数据平面(Intel 倪红军.Ray Kinsella) 内容概要:FD.io VPP 工作机制介绍. FD.io 和 VPP 架构图 图 适用场景 ⁃ DataPlane ⁃ NFV(LB,…
背景 从2015年开始,博云开始基于Kubernetes和容器帮助客户交付应用管理平台.在开始阶段,博云选择了业界使用度非常广泛且成熟稳定的calico作为默认的网络方案并在calico方面积累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随着容器云平台的落地越来越多,关于容器云平台网络部分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和多家客户进行了深入沟通,虽然需求有所差异,但总结下来主要的诉求包括: 从运维管理角度,更倾向于采用二层网络模型:在主流的二层组网的数据中心中,受限于硬件能力.运维人员的能力和管理复杂度等需求,大部分客户不希…
CNI 容器网络接口,就是在网络解决方案由网络插件提供,这些插件配置容器网络则通过CNI定义的接口来完成,也就是CNI定义的是容器运行环境与网络插件之间的接口规范.这个接口只关心容器的网络连接,在创建容器是分配网络,删除容器是移除网络.插件就是对CNI的规范的具体实现. Network Namespace提供的是什么 这里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容器具有自己的网络协议栈而且被隔离在它自己的网络名称空间内,在这个隔离的网络空间里会为容器提供网卡.回环设备.IP地址.路由表.防火墙规则等这些基本的网络环境…
node节点需要安装flannel网络插件才能保证所有的pod在一个局域网内通信,直接使用yum安装即可,版本是0.7.1. 1.安装flannel插件: 注意是2个node节点都需要安装,都需要修改service文件和配置文件. yum install flannel -y 2.修改service文件/usr/lib/systemd/system/flanneld.service其内容为: [Unit] Description=Flanneld overlay address etcd age…
本文内容参考<kuberneters进阶实战>/马哥的新书/推荐 部署前的准备 主机名称解析 分布式系统环境中的多主机通信通常基于主机名称进行,这在IP地址存在变化的可能性时为主机提供了固定的访问入口,因此一般需要有专用的DNS服务负责解决各节点主机名.不过,考虑到此处部署的是测试集群,因此为了降低系统的复杂度,这里将采用基于hosts的文件进行主机名称解析 master节点和nodes都需要修改hosts文件 192.168.18.64 master 192.168.18.65 node1…
flannel的网络插件配置 Kubernetes网络通信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容器间通信:同一个Pod内的多个容器间的通信,lo            (2)Pod通信:Pod IP  <-直达->  Pod IP            (3)Pod与Service通信:Pod IP  <-->  Cluster IP            (4)Service与集群外部客户端的通信:(ingress.nodeport.loadbalancer)   k…
前言 最近在另一个k8s集群中,搭建了kong网关,在配置OIDC插件时,希望使用Memcahe代替Cookie来存储会话信息,于是把部署在同一局域网Memcahe的内网IP,比如:192.168.10.145配置给了kong,发现kong居然不能访问这个IP,于是进入容器组,执行命令:ping 192.168.10.145,不通,what are you 弄啥呢? 这可怎么肿么玩呢? 突然想到,在给Kubernetes配置网络插件Calico时,初始化集群时,使用了官方推荐C类IP池,即:19…
概述 在学习docker时知道docker有四种常用的网络模型 bridge:桥接式网络 joined:联盟式网络,共享使用另外一个容器的网络名称空间 opened:容器直接共享使用宿主机的网络名称空间 none:不使用任何网络名称空间 无论是哪一种网络方式都会导致如果我们跨节点之间的容器之间进行通信时必须要使用NAT机制来实现,任何pod在访问出去之前因为自己是私有网络中的地址,在离开本机时候必须要做源地址转换以确保能够拿着物理机的地址出去,而后每一个pod要想被别人所访问或者每一个容器在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