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调度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试想一下,你现在所在的公司有一个hadoop的集群.但是A项目组经常做一些定时的BI报表,B项目组则经常使用一些软件做一些临时需求.那么他们肯定会遇到同时提交任务的场景,这个时候到底如何分配资源满足这两个任务呢?是先执行A的任务,再执行B的任务,还是同时跑两个? 如果你存在上述的困惑,可以多了解一些yarn的资源调度器. 在Yarn框架中,调度器是一块很重要的内容.有了合适的调度规则,就可以保证多个应用可以在同一时间有条不紊的工作.最原始的调度规则就是FIFO,即按照用户提交任务的时间来决定哪个…
概述 如果想在Spring中使用任务调度功能,除了集成调度框架Quartz这种方式,也可以使用Spring自己的调度任务框架. 使用Spring的调度框架,优点是:支持注解(@Scheduler),可以省去大量的配置. 实时触发调度任务 TaskScheduler接口 Spring3引入了TaskScheduler接口,这个接口定义了调度任务的抽象方法. TaskScheduler接口的声明: public interface TaskScheduler { ScheduledFuture<?>…
前言 目前linux中包含anticipatory.cfq.deadline和noop这4个I/O调度器.2.6.18之前的linux默认使用anticipatory,而之后的默认使用cfq.我们在前面编写简单的ramdisk(有请求队列)中分配请求队列使用了blk_init_queue函数,该函数会默认该请求队列分配一个调度器,这里我们打算不使用该函数默认分配给请求队列的调度器,而是使用noop调度器.noop顾名思义,是一个基本上不干事的调度器.它基本不对请求进行什么附加的处理,仅仅假惺惺地…
最近在做一些和 NIF 有关的事情,看到 OTP 团队发布的 17 rc1 引入了一个新的特性“脏调度器”,为的是解决 NIF 运行时间过长耗死调度器的问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脏调度器机制的用法,然后简要分析虚拟机中的实现原理,最后讨论了一下脏调度器的局限性. 脏调度器机制的用法 了解 NIF 的同学都知道,在 Erlang 虚拟机的层面,NIF 调用是不会被抢占的,在执行 NIF 的时候调度器线程的控制权完全被 NIF 调用接管,因此除非 NIF 调用的代码主动交出控制权,否则调度器线程会一直执…
非个人的全部理解,部分摘自cocos官网教程,感谢cocos官网. 在<CCScheduler.h>头文件中,定义了关于调度器的五个类:Timer,TimerTargetSelector,TimerTargetCallback, TimerScriptHandler和Scheduler,Timer和Scheduler直接继承于Ref类,TimerTargetSelector,TimerTargetCallback和TimerScriptHandler继承自Timer类. 先看看Timer类:…
在游戏中,经常会周期执行一些检测.操作或更新一些数据等,我们称之为调度.Cocos2D-x中将调度封装为类CCScheduler,方便在游戏开发中使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CCScheduler具有哪些调度功能.    从上图可知,CCScheduler直接从基类CCObject继承而来.CCScheduler的调度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update定时器调度,它是按照优先级来进行调度,在Cocos2D-x中优先级分为三类(大于零.小于零和等于零),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另一种是按照自定义定时器调度.…
这个版本的亮点是新的“隔离调度器”,使得在一些拓扑中分享集群变得简单和安全.隔离调度程序允许您指定哪些拓扑应该“孤立”, 这意味着它们运行在集群中的一组专用的机器,没有其他的拓扑将运行.这些孤立的拓扑在集群中给定优先级,如果有竞争与non-isolated 拓扑,资源将被分配到孤立的拓扑.如果需要得到资源给一个孤立的拓扑,资源将远离non-isolated拓扑.一旦所有隔离拓扑分配,剩余的 机器在所有non-isolated共享集群拓扑. 在Nimbus配置中你需要配置隔离调度器.设置"stor…
在 SQL Server 中,当数据库启动后,SQL Server 会为每个物理 CPU(包括 Physical CPU 和 Hyperthreaded)创建一个对应的任务调度器(Scheduler),Scheduler 可以看作为逻辑 CPU(Logical CPU). 根据 Affinity Mask 选项的配置,Scheduler 的状态被设置为 ONLINE 或 OFFLINE.使用下面的 SQL 来查询当前环境中 Scheduler 的状态. SELECT is_online ,[st…
由于对blktrace的好奇,来到了block层.通过阅读block层的代码,自己的几个错误认知被纠正,比如 一) 同步操作时,进程是在驱动中睡觉真实情况是:进程在文件系统睡觉 二) 对同一个数据块的读写是在block控制 真实情况是:对同一数据块的是在文件系统中控制. 两个周来,对文件系统肃然起敬,文件系统是一个你要花至少一年,才只能读懂其50%的模块,甚至,要想领悟文件系统的精髓,你要读page-cache,要读block层,甚至要理解存储芯片的读/写/擦除特性,真是a long long…
每个块设备或者块设备的分区,都对应有自身的请求队列(request_queue),而每个请求队列都可以选择一个I/O调度器来协调所递交的request.I/O调度器的基本目的是将请求按照它们对应在块设备上的扇区号进行排列,以减少磁头的移动,提高效率.每个设备的请求队列里的请求将按顺序被响应.实际上,除了这个队列,每个调度器自身都维护有不同数量的队列,用来对递交上来的request进行处理,而排在队列最前面的request将适时被移动到请求队列中等待响应. IO调度器在内核栈中所处位置如下: 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