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笔记三之闭包与装饰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闭包(closure): 内嵌函数通过调用外部嵌套函数作用域内的变量,则这个内嵌函数就是闭包. 闭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必须有一个内嵌函数 内嵌函数必须引用外部嵌套函数中的变量 外部函数的返回值必须是内嵌函数 eg: def make_power(y): def fn(x): return x ** y return fn pow = make_power(2) print pow(5) #25 #声明pow时返回了函数fn并将2作为嵌套函数的参数传入 #闭包内嵌套函数传递参数时,参数保留 装饰…
一.命名空间 1. 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是一个字典,key是变量名(包括函数.模块.变量等),value是变量的值. 2. 命名空间的种类和查找顺序 - 局部命名空间:当前函数 - 全局命名空间:当前模块 - 内建命名空间:所有Python环境,所有模块 查找顺序      1.先在当前 (嵌套的或 lambda) 函数的命名空间中搜索      2.然后是在父函数的命名空间中搜索      3.接着是模块命名空间中搜索      4.最后在内置命名空间中搜索 要到内置命名空间都没找到的话,就会弹…
from dis import dis b = 6 def f1(a): print(a)print(b) b = 9 f1(3) print(dis(f1)) # dis模块可以查看python函数字节码 解决报错的方案一:申明b全局变量 from dis import dis b = 6 def f1(a): print(a) global b print(b) b = 9 f1(3) print(dis(f1)) # dis模块可以查看python函数字节码 闭包 计算移动平均值 clas…
第一:函数作用域: L:local 函数内部作用域 E:enclosing       函数内部与内嵌函数之间(闭包) G:global            全局作用域 B:build_in          内置作用域 L > E > G > B          优先级比较 第二:闭包函数: 定义:如果内部函数引用了外部作用域(不是全局作用域)的变量,那么此时内部函数被称为闭包. def func1(): a = 10 def func2(): b = 20 return a +…
一.闭包 1. 如果一个函数定义在另一个函数的作用域内,并且引用了外层函数的变量,则该函数称为闭包. def outter(): name='python' def inner(): print name return inner res=outter() 把inner的地址赋值给res res() 相当于执行inner()函数.通过闭包,可以把局部变量在外部也可以使用 2.判断是否为闭包 res.func_closure inner()函数就是一个闭包 3.通过闭包,可以把局部变量在外部也可以…
返回目录 本篇索引 (1)闭包 (2)装饰器 (3)生成器 (4)协程 (1)闭包 闭包(closure)是很多现代编程语言都有的特点,像C++.Java.JavaScript等都实现或部分实现了闭包功能,很多高级应用都会依靠闭包实现. 一般专业文献上对闭包的定义都比较拗口,比如:“将组成函数的语句和这些语句的执行环境打包在一起时,得到的对象称为闭包.” 其实,简单来说,你可以将闭包看成是一个轻载的类,这个类只有一个函数方法,并且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员变量. 闭包的优点是:实现起来比类稍微轻巧一…
一.  函数内嵌 闭包 在python中,函数可以作为返回值, 可以给变量赋值. 在python中, 内置函数必须被显示的调用, 否则不会执行.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 utf-8 -*- def foo(): m = 4 def bar(): n = 3 d = m + n return d return bar test = foo() print test() #结果:7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 u…
21.闭包 闭包:在嵌套函数内,使用非全局变量(且不使用本层变量) 闭包的作用:1.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纯洁度).2.装饰器使用 .__closure__判断是否是闭包 def func(): a = 1 def foo(): print(a) return foo ret = func() ret() #例子 def func(): avg_lst = [] def foo(pirce): avg_lst.append(pirce) avg = sum(avg_lst) / len(avg_ls…
1,函数作用域 这种情况可以顺利执行: total = 0 def run(): print(total) 这种情况会报错: total = 0 def run(): print(total) total = 1 这种情况也会报错: total = 0 def run(): total += 1 # 等效total = total + 1 原因是函数内部对total有定义后,解释器会认为total是局部变量,但是内部执行时,却发现total还没定义. 解决办法是将total声明为全局变量: to…
生成器 生成器是生成一个值的特殊函数,它具有这样一个特点:第一次执行该函数时,先从头按顺序执行,在碰到yield关键字时该函数会暂停执行该函数后续的代码,并且返回一个值:在下一次调用该函数执行时,程序将从上一次暂停的位置继续往下执行. 例子:求1-10的所有整数的立方并将其结果打印输出,正常使用列表的实现如下: def lifang_ls(): ls = [] for i in range(1,11): result = i ** 3 ls.append(result) print(ls)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