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同步容器 为了方便编写出线程安全的程序,Java里面提供了一些线程安全类和并发工具,比如:同步容器.并发容器.阻塞队列.Synchronizer(比如CountDownLatch).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同步容器. 以下是本文的目录大纲: 一.为什么会出现同步容器? 二.Java中的同步容器类 三.同步容器的缺陷 若有不正之处请多多谅解,并欢迎批评指正. 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93340…
为了方便编写出线程安全的程序,Java里面提供了一些线程安全类和并发工具,比如:同步容器.并发容器.阻塞队列.Synchronizer(比如CountDownLatch).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同步容器. 一.为什么会出现同步容器? 在Java的集合容器框架中,主要有四大类别:List.Set.Queue.Map. List.Set.Queue接口分别继承了Collection接口,Map本身是一个接口. 注意Collection和Map是一个顶层接口,而List.Set.Queue则继承了Coll…
Java并发编程:同步容器 为了方便编写出线程安全的程序,Java里面提供了一些线程安全类和并发工具,比如:同步容器.并发容器.阻塞队列.Synchronizer(比如CountDownLatch).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同步容器. 以下是本文的目录大纲: 一.为什么会出现同步容器? 二.Java中的同步容器类 三.同步容器的缺陷 若有不正之处请多多谅解,并欢迎批评指正. 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93340…
volatile关键字 volatile是一个特殊的修饰符,只有成员变量才能使用它,与Synchronized及ReentrantLock等提供的互斥相比,Synchronized保证了Synchronized同步块中变量的可见性,而volatile则是保证了所修饰变量的可见性.可见性指的是在一个线程中修改变量的值以后,在其他线程中能够看到这个值(在Java并发程序缺少同步类的情况下,多线程对成员变量的操作对其它线程是透明的(不可见)).因为volatile只是保证了同一个变量在多线程中的可见性…
先做总结 1.CyclicBarrier 是什么? CyclicBarrier 的字面意思是可循环使用(Cyclic)的屏障(Barrier).它要做的事情是,让一组线程到达一个屏障(也可以叫同步点)时被阻塞,直到要求的线程到达都屏障时,屏障才会开门,所有被屏障拦截的线程才会继续干活. 2.CyclicBarrier 实现原理: private static class Generation { // 内部类,当有parties个线程到达barrier,就会更新换代 boolean broken…
一.初识Lock Lock是一个接口,提供了无条件的.可轮询的.定时的.可中断的锁获取操作,所有加锁和解锁的方法都是显式的,其包路径是: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其核心方法是lock().unlock().tryLock(),实现类有ReentrantLock.ReentrantReadWriteLock.ReadLock.ReentrantReadWriteLock.WriteLock,下图展示了Lock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二.ReentrantLock…
并发编程的第二部分,先来谈谈发布(Publish)与逸出(Escape); 发布是指:对象能够在当前作用域之外的代码中使用,例如:将对象的引用传递到其他类的方法中,对象的引用保存在其他类可以访问的地方,或在某个非私有的方法中返回对象的引用; 逸出是指:发布内部状态可能会破坏封装性,如果在对象构造完成之前就发布该对象,就会破坏线程安全性; 下面结合一个例子来理解: class UnsafeStates { private String[] states = new String[] { "AA&q…
1.synchronized 关键字 synchronized 锁什么?锁对象. 可能锁对象包括: this, 临界资源对象,Class 类对象. 1.1 同步方法 synchronized T methodName(){} 同步方法锁定的是当前对象.当多线程通过同一个对象引用多次调用当前同步方法时,需同步执行. 1.2 同步代码块 同步代码块的同步粒度更加细致,是商业开发中推荐的编程方式.可以定位到具体的同步位置,而不是简单的将方法整体实现同步逻辑.在效率上,相对更高. 1.2.1 锁定临界对…
本文部分摘自<Java 并发编程的艺术> 模式概述 在线程的世界里,生产者就是生产数据的线程,消费者就是消费数据的数据.生产者和消费者彼此之间不直接通信,而是通过阻塞队列进行通信,所以生产者生产完数据后不用等待消费者处理,而是直接扔给阻塞队列,消费者不找生产者要数据,而是直接从阻塞队列取,阻塞队列相当于一个缓冲区,平衡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处理能力 模式实战 假设现有需求:把各部门的邮件收集起来,统一处理归纳.可以使用生产者 - 消费者模式,启动一个线程把所有邮件抽取到队列中,消费者启动多个线程处…
一.引言   今天我们开始讲"行为型"设计模式的第十一个模式,也是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的最后一个模式,先要说明一下,其实这个模式不是最后一个模式(按Gof的排序来讲),为什么把它放在最后呢?因为我们在业务系统中写一个解释器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实践比较少,理解和应用该模式就有些困难,所以就放在最后来说.该模式就是[解释器模式],英文名称是:Interpreter Pattern.按老规矩,先从名称上来看看这个模式,个人的最初理解"解释器"和Google的中英翻译功能类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