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之Nagle算法与延迟ACK】的更多相关文章

(一)Nagle算法 为了减少网络中小分组的数目,减少网络拥塞的情况.Nagle算法要求在一条TCP连接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未完成小分组,在该分组ACK到达之前不能够发送其他的小分组,发送端需要收集需要发送的小分组,在接收端的ACK响应到来的时候将所有收集的小分组以一个大分组的形式发送出去.其中小分组被定义为小于MSS的任何分组. 该算法的优点是自适应的,确认到达的越快,则数据发送的也将会越快. (二)延迟ACK 如果TCP连接上,接收端对每一个数据包都响应一个ACK确认并发送,而了一个A…
1. Nagle算法: 是为了减少广域网的小分组数目,从而减小网络拥塞的出现: 该算法要求一个tcp连接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未完成的小分组,在该分组ack到达之前不能发送其他的小分组,tcp需要收集这些少量的分组,并在ack到来时以一个分组的方式发送出去:其中小分组的定义是小于MSS的任何分组: 该算法的优越之处在于它是自适应的,确认到达的越快,数据也就发哦送的越快:而在希望减少微小分组数目的低速广域网上,则会发送更少的分组: 2. 延迟ACK: 如果tcp对每个数据包都发送一个ack确认…
TCP/IP协议中,无论发送多少数据,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同时,对方接收到数据,也需要发送ACK表示确认.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带宽,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 (一个连TCP接会设置MSS参数,因此,TCP/IP希望每次都能够以MSS尺寸的数据块来发送数据). Nagle算法就是为了尽可能发送大块数据,避免网络中充斥着许多小数据块.(尤其在广域网中)(减少大量小包的发送) Nagle算法的基本定义是任意时刻,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小段.所谓“小段”,指的是小于MSS尺寸的…
在TCP传输数据流中,存在两种类型的TCP报文段,一种包含成块数据(通常是满长度的,携带一个报文段最多容纳的字节数),另一种则包含交互数据(通常只有携带几个字节数据). 对于成块数据的报文段,TCP采用正常的流程发送即可,因为数据利用率很高.而对于交互数据的报文段,数据利用率就显得很低,在网络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容易加重网络负担.所以TCP必须对交互数据单独处理 交互数据实际上就是字节数很少的数据,比如客户端调用10次send操作,每次只发送一个字节的数据.Nagle算法 nagle算法用于处理小报…
1. Nagle 算法 在一个 Rlogin 连接上客户一般每次发送一个字节到服务器,这就产生了一些 41 字节长的分组:20 字节的 IP 首部.20 字节的 TCP 首部和 1 个字节的数据.在局域网上,这些小分组(被称为微小分组(tinygram))通常不会引起麻烦,因为局域网一般不会出现拥塞.但在广域网上,这些微小分组则会增加拥塞出现的可能.一个简单和好的方法就是采用 Nagle 算法. Nagle 算法要求一个 TCP 连接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未完成的小分组,在该分组的确认到达之…
TCP Nagle算法&&延迟确认机制 收藏 秋风醉了 发表于 3年前 阅读 1367 收藏 0 点赞 0 评论 0 [腾讯云]买域名送云解析+SSL证书+建站!>>>   摘要: TCP Nagle算法&&延迟确认机制 TCP Nagle算法&&延迟确认机制 TCP Nagle算法 http://baike.baidu.com/view/2468335.htm 百度百科:TCP/IP协议中,无论发送多少数据,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同…
一.Nagle算法概述 之前我们介绍过,有一些交互式应用会传递大量的小包(称呼为tinygrams),这些小包的负载可能只有几个bytes,但是TCP和IP的基本头就有40bytes,如果大量传递这种小包,会严重降低网络利用率,还可能造成网络拥塞.福特公司就曾经遇到过这种问题,John Nagle提出了一种通过ACK报文控制TCP发包的方法解决了这种问题,这种方法也就以Nagle名字命名,称为Nagle算法.Nagle算法最开始的标准为RFC896,但是RFC896目前已经被RFC7805移动到…
数据流分类 成块数据 交互数据   Rlogin需要远程系统(服务器)回显我们(客户)键入的字符 数据字节和数据字节的回显都需要对方确认 rlogin 每次只发送一个字节到服务器,而Telnet 可以选择发送一行 数据确认是通过期望数据序号   Nagle算法 rlogin发送一个字节,就产生41字节长度的分组: 20字节IP首部,20字节TCP首部,1字节数据   防止小分组拥塞 该算法要求一个 TCP连接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未完成的小分组,在该分组的确认到达之前不能发送其他的小分组.…
转载自: http://www.cnhalo.net/2016/08/13/linux-tcp-nagle-cork/ http://abcdxyzk.github.io/blog/2018/07/08/kernel-nodelay_cork/ 糊涂窗口综合症(Silly Windw Syndrome) 发送方: 应用程序产生数据的速度很慢发送1字节需要40B(TCP头和IP头), 发送大量的小包会造成网络拥塞,发送窗口抖动,网络利用率低等特性.当年OTT(over the top)类应用(如微…
TCP的延迟ACK机制 TCP的延迟ACK机制一说到TCP,人们就喜欢开始扯三步握手之类的,那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实际上每一个数据包的正确发送都是一个类似握手的过程,可以简单的把它视为两步握手.一个发送,一个反馈.但无论发送还是反馈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就有了延迟ACK机制. TCP虽然是传输层协议的,但它毕竟是一个高级协议,它的数据传输也是基于上一层协议的数据帧的.即使一次发送一个字节的数据,也需要一个几十字节的IP包头来装配,更何况TCP的传输是两步的,是需要反馈确认的,那样的话效率就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