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CA442学习笔记-Unit11内存回收】的更多相关文章

   Unit 12 Memory Reclamation 内存回收            学习目标:                    A. 了解和调整内存回收                    B.   调整内存溢出                    C. 调整虚拟内存(swap)的使用     12.1        Characterizing page status各种页面状态的特征            A. .Free 空闲页                 页面可以马…
  Unit 11 Memory Caches 内存缓存           学习目标:                 A. 使用内存来改善运行慢的子系统的服务时间.   11.1 Strategies for using memory 内存使用策略 A.      减少内存使用者负载 a.       slab cache 分配缓存 B.      减少或延时运行慢的子系统的服务时间 a.       Filesystem metadata文件系统源数据:buffer cache(slab…
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tion,GC)并不是Java语言的半生产物,事实上GC历史远比Java久远,真正使用内存动态分配和垃圾收集技术的语言是诞生于1960年的Lisp语言.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内存的动态分配与内存回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的算法主流有两种引用计数算法和根搜索算法. 引用计数算法 引用计数算法很简单,它实际上是通过在对象头中分配一个空间来保存该对象被引用的次数.如果该对象被其它对象引用,则它的引用计数加一,如果删除对该对象的引用,那么它的引用计数就减…
  Unit 10 Memory Addressing and Allocation 内存地址及分配 学习目标: A. 虚拟地址与物理地 B. 调整内存地址分配 C. 解析内存溢出    10.1 Overview of memory addressing 内存地址概述                 A. 虚拟地址空间         a.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线性连续的地址空间         b. 地址空间范围从0到最大地址空间值:           X86: 2^32=4G        …
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JVM垃圾回收机制 Java垃圾回收基于虚拟机的自动内存管理机制,我们不需要为每一个对象进行释放内存,不容易发生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问题. 但是自动内存管理机制不是万能药,我们仍需要了解JVM垃圾回收机制,以便在Java程序运行时发生错误的时候可以快速定位,并解决. 内存模型图 线程共享区: 方法区(Method Area):线程共享,存储被JVM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Java堆(Java Heap):线程共享,用于存储对象实例,是垃圾…
void * kmalloc(size_t size, gfp_t gfp_mask); kmalloc()第一个参数是要分配的块的大小,第一个参数为分配标志,用于控制kmalloc()的行为. kmalloc()的底层依赖于__get_free_pages()来实现,分配标志的前缀GFP正好是这个底层函数的缩写. GFP_ATOMIC:在中断处理函数.底半部.tasklet.定时器处理函数以及URB完成函数中,在调用者持有自旋锁或读写锁时以及当驱动将current->state修改为非TASK…
数据库内存 InnoDB存储引擎内存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缓冲池(buffer pool).重做日志缓冲池(redo log buffer)以及额外的内存池(additional memory pool),分别由配置文件中的参数innodb_buffer_pool_size和innodb_log_buffer_size的大小决定. 缓冲池中缓存的数据也类型有:索引页(index page).数据页(data page).插入缓冲(insert buffer).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 ha…
XV6学习笔记(2) :内存管理 在学习笔记1中,完成了对于pc启动和加载的过程.目前已经可以开始在c语言代码中运行了,而当前已经开启了分页模式,不过是两个4mb的大的内存页,而没有开启小的内存页.接下来就可以从main.c的init函数开始 这里会和JOS做一个对比 首先看一下在执行main.c之前的物理内存分布 0x0000-0x7c00 引导程序的栈 0x7c00-0x7d00 引导程序的代码(512字节) 0x10000-0x11000 内核ELF文件头(4096字节) 0xA0000-…
垃圾回收特点 垃圾:程序运行过程中,会为对象.数组等分配内存,运行过程中或结束后,这些对象可能就没用了,没有变量再指向它们,这时候,它们就成了垃圾,等着垃圾回收程序的回收再利用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只回收堆内存中的对象,不回收数据库连接.IO等资源,所以才要在finally中关闭 要回收,但什么时候回收是不一定的,即使显式的调用了System.gc() 垃圾回收程序在真正回收之前,会先调用被回收对象的finalize()方法,这是Object的protected方法,每个类都要继承的,这个方法…
Java虚拟机的内存区域中,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三个区域是线程私有的,随线程生而生,随线程灭而灭:栈中的栈帧随着方法的进入和退出而进行入栈和出栈操作,每个栈帧中分配多少内存基本上是在类结构确定下来时就已知的,因此这三个区域的内存分配和回收都具有确定性.垃圾回收重点关注的是堆和方法区部分的内存. 常用的垃圾回收算法有: (1).引用计数算法: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就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就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都为0的对象就是不再被使用的,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