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套: 在函数的内部定义函数闭包: 符合开放封闭原则:在不修改源代码与调用方式的情况下为函数添加新功能  # global 将局部变量变成全局变量 num = 100 def fn1(): global num num = 600 return num # nonlocal 将局部变量变成嵌套变量 def outer(): num = 888 def inner(): nonlocal num num = 666 inner() outer() # 装饰器 # 在不改变源代码的形势下 添加新功能…
闭包 1, 闭包是嵌套在函数中的 2, 闭包是内层函数对外层函数的变量(非全局变量)的引用(改变) 3,闭包需要将其作为一个对象返回,而且必须逐层返回,直至最外层函数的返回值 闭包例子: def a1(): name = 'wk' def a2(): print(name) return a2 闭包函数的作用 非闭包函数:随着函数的结束临时空间关闭 def func1(s): n = 1 n += s print(n) func1(3) func1(3) #每次函数结束临时空间关闭 func1(…
目录 目录 闭包 函数的实质和属性 闭包有什么好处 小结 装饰器 更加深入的看看装饰器的执行过程 带参数的装饰器 装饰器的叠加 小结 装饰器能解决什么问题 小结 闭包 Closure: 如果内层函数引用了外层函数的局部变量(L),并且在外层函数中 return 内层函数时,这种关系就称之为闭包. 闭包的特点就是返回的内层函数还引用了外层函数的局部变量,所以要想正确的使用闭包,那么就要确保这个被内层函数引用的局部变量是不变的. EXAMPLE: In [71]: def count(): ...:…
闭包内容: 匿名函数:能够完成简单的功能,传递这个函数的引用,只有功能 普通函数:能够完成复杂的功能,传递这个函数的引用,只有功能 闭包:能够完成较为复杂的功能,传递这个闭包中的函数以及数据,因此传递是功能+数据 对象:能够完成最复杂的功能,传递很多数据+很多功能,因此传递的是数据+功能 ——————————————————— 对全局函数进行修改:在函数当中加global,在闭包中外边中的变量加nonlocal 闭包定义:有两个函数嵌套使用,里面的函数可以使用外面函数所传输的参数,最后可传递的是…
1,函数作用域 这种情况可以顺利执行: total = 0 def run(): print(total) 这种情况会报错: total = 0 def run(): print(total) total = 1 这种情况也会报错: total = 0 def run(): total += 1 # 等效total = total + 1 原因是函数内部对total有定义后,解释器会认为total是局部变量,但是内部执行时,却发现total还没定义. 解决办法是将total声明为全局变量: to…
一.熟练掌握装饰器的原理 (在装饰器学习的过程中,查了看了很多资料,个人感觉走了很多的弯路,这个笔记,分享我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本文对装饰器的描述,侧重点是条理与逻辑思路,想通过从无到有的方式,描述一个理解的过程,重点在step by step 更快的理解这个东西) 需要理解装饰器的两大组成,使用装饰器时能解决不确定长度的形参传递.函数返回值及条件判断的场景. 1.使用装饰器的目的及原则 目的:为原来的函数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如日志输出,运行时间计算,登录退出等. 实现的原则(两点): (…
一.nonlocal关键字 def outer(): num = 0 def inner(): # 如果想在被嵌套的函数中修改外部函数变量(名字)的值 nonlocal num # 将 L 与 E(E中的名字需要提前定义) 的名字统一 num = 10 print(num) # 10 inner() print(num) # 10 outer() print(num) # name 'num' is not defined 二.装饰器 定义: 本质是函数,(装饰其他函数)就是为其他的函数添加功能…
Python中利用函数装饰器实现备忘功能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利用函数装饰器实现备忘功能,同时还降到了利用装饰器来检查函数的递归.确保参数传递的正确,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备忘"的定义 "memoization"(备忘)这个词是由Donald Michie在1968年提出的,它基于拉丁语单词"memorandum"(备忘录),意思是"被记住".虽然它和单词"memorization"在某种…
之前用python简单写了一下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实现(如下),发现运行速度很慢. def fib_direct(n): assert n > 0, 'invalid n' if n < 3: return n else: return fib_direct(n - 1) + fib_direct(n - 2) 然后大致分析了一下fib_direct(5)的递归调用过程,如下图: 住:这里的f(2)调用f(1)仅代表基本操作的次数. 可以看到多次重复调用,因此效率十分低.进一步,可以算出递归算法…
内容概要: 一.装饰器前期知识储备 1.python解释函数代码过程: python解释器从上往下顺序解释代码,碰到函数的定义代码块不会立即执行它,而是将其放在内存中,等到该函数被调用时,才执行其内部的代码块. 2.函数即"变量": 函数的使用分为,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调用,调用方式是为函数名后加括号(函数名存放的是内存地址)类似于变量的使用(先定义,后使用).可以用一个很形象的列子比喻,函数体相当于一个房间里的工具,函数名相当于门牌号(内存地址). 示列: #/usr/bin/e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