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测试报告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转载:http://www.cnblogs.com/miaomiaokaixin/p/6118081.html 在cmd中用命令行执行jmeter脚本: jmeter地址  -n -t  脚本地址  -l  jtl地址  -j  log地址  -e  -o  报告地址 -n 非 GUI 模式 -> 在非 GUI 模式下运行 JMeter -t 测试文件 -> 要运行的 JMeter 测试脚本文件 -l 日志文件 -> 记录结果的文件 -j 指定执行日志路径-e 测试结果后,生成测试报告-…
Jmeter测试报告生成 本文使用的 Jmeter 版本为 apache-jmeter-3.2 1. 命令行模式将 jtl 文件转成测试图表 注意: 这种方式只适用于jmeter3.0以后的版本 1.1 在测试的过程中将 jtl 转换成测试报告 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jmeter -n -t test_request.jmx -l test_result.jtl -e -o /home/csmijo/resultReport 参数说明: -n : 非GUI 模式执行JMeter -t : 执行测试…
jmeter元件分析 一.脚本通用性 1.性能测试脚本改动一下,加入断言等元件,就可以作为接口测试脚本来使用 2.但是接口测试的脚本不可以作为性能测试脚本来使用 3.原因:因为性能测试考虑更多的性能,我们写的性能测试脚本要考虑自身脚本性能,所以一般不会添加过多会影响到脚本性能的jmeter元件,例如GUI图形,聚合报告,断言等,而接口测试脚本只需要考虑功能性,会过多依赖jmeter元件的使用,所以一般jmeter脚本可以用来测试接口,但是接口测试脚本不能用来测试性能. 二.jmeter中性能较差…
一直以来做性能测试都是用jmeter和LR,当然还有一些自己写测试脚本,LR不用说,分析结果那个组件杠杠的!但是jmeter毕竟是开源的,所以分析查看结果不像LR那样自带图形神马的,虽然可以自己写脚本来分析jtl结果,但是没图形总觉得不形象,有的时候在linux下面跑性能测试脚本,可能不能用LR了,google了发现有一个叫https://loadosophia.org/gui/的插件蛮好用的,这里就记录下这个插件的使用方法. 先附上一个效果图: 具体使用的话,首先可以去这个地址下载一个插件包:…
前一篇文章介绍了Monkey的API函数内容,这篇文章介绍windows环境下Monkey的基本使用方法. 由于博客园年底才能完成对markdown解析的升级,可移步我的个人博客查看此文,已获得更好的交互体验:persistz的个人博客 Monkey的使用是和adb (Android Debug Bridge) 联系在一起的,本文的环境为Android Studio 2.2.2,adb的目录默认为: > C:\Users\Yourname\AppData\Local\Android\sdk\pl…
采用Jmeter测试工具对web系统作的负载测试,得出的响应报表,数据比较难懂,现作一具体说明.以下是在一次具体负载测试中得出的具体数值,测试线程设置情况为:线程数:200,等待时间(ramp-up):0秒,循环次数为永远,另:线程组——这些元件用于指定运行的线程数和等候周期.每个线程模拟一个用户,而等候周期用于指定创建全部线程的时间.例如,线程数为5,等候时间为10秒,则创建每个线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秒.循环数定义了线程的运行时间.使用调度器,还可以设置运行的起始时间. 取样器——对于服务器H…
1.下载jmeter.results.shanhe.me.xsl 将该文件拷贝到jmeter\extras目录下 2.修改jmeter.results.shanhe.me.xsl 这里直接拷贝 jmeter-results-detail-report_21.xsl 的部分代码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xsl:stylesheet xmlns:xsl="http://www.w3.or…
在做接口自动化时,生成的测试报告页面是英文的,如现在我们优化成汉文.操作如下: 1,下载汉化包 下载路径:https://i.cnblogs.com/Files.aspx?order=1 2,解压汉化包 3,复制解压后的汉化包放在jmeter文件下.我的路径如下:D:\apache-jmeter-4.0\bin\report-template 重启jmeter,再执行脚本即可. 以下是对脚本的优化: cd C:\Users\TieChui del result.jtl echo 删除result…
Jmeter测试报表相关参数说明 采用Jmeter测试工具对web系统作的负载测试,得出的响应报表,数据比较难懂,现作一具体说明.以下是在一次具体负载测试中得出的具体数值,测试线程设置情况为:线程数:200,等待时间(ramp-up):0秒,循环次数为永远,另:线程组——这些元件用于指定运行的线程数和等候周期.每个线程模拟一个用户,而等候周期用于指定创建全部线程的时间.例如,线程数为5,等候时间为10秒,则创建每个线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秒.循环数定义了线程的运行时间.使用调度器,还可以设置运行的…
1.硬件要求:包括客户端和服务端的cpu,mem,network,disk等,这些硬件设备必须满足性能测试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性能测试,否则得到的各项指标不一定是正确的 2.场景分析: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环境(最好是独立的性能测试环境),测试工具(jmeter.lr等).其他配置等 用户分析:单个接口使用最频繁,一定时间内达到最大峰值,整个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所有用户请求达到最大峰值 场景分析:根据用户分析模拟用户请求,创建测试脚本 测试分析:结合场景分析,采用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