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示例基于开源的 KubeSphere 容器平台 演示如何通过 GitHub 仓库中的 Jenkinsfile 来创建流水线,流水线共包括 8 个阶段,最终将一个 Hello World 页面部署到 Kubernetes 集群中的不同 namespace. 流水线概览 下面的流程图简单说明了流水线完整的工作过程: 流程说明: 阶段一. Checkout SCM: 拉取 GitHub 仓库代码 阶段二. Unit test: 单元测试,如果测试通过了才继续下面的任务 阶段三. sonarQube…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如何在 KubeSphere 对公共的代码仓库 GitHub 和镜像仓库 DockerHub 创建流水线,本文将继续使用 KubeSphere,基于 Harbor 和 GitLab 创建流水线,将 Spring Boot 项目发布至 Kubernetes. KubeSphere 集成了 Harbor 和 GitLab,内置的 Harbor 和 GitLab 作为可选安装项,需在安装前进行配置开启安装.用户可以根据团队项目的需求来安装,方便对项目的镜像和代码进行管理,非常适合内网环…
spring boot因为内嵌tomcat容器,所以可以通过打包为jar包的方法将项目发布,但是如何将spring boot项目打包成可发布到tomcat中的war包项目呢? 1. 既然需要打包成war包项目,首先需要在pom.xml文件中修改打包类型,将spring boot默认的<packaging>jar</packaging>修改为<packaging>war</packaging>形式: 2. 其次spring boot的web项目中内嵌tomca…
       在<一步步搭建 Spring Boot maven 框架的工程>一文中,已经介绍了如何使用Eclipse快速搭建Spring Boot项目.由于最近将开发工具由Eclipse转向了IDEA,在搭建Spring Boot项目时发现二者搭建流程不一样,因此,特记录下来搭建流程,方便日后查阅,也希望可以帮到初学者.本文参考了<idea快速搭建springboot项目>.在文末介绍如何读取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的配置信息.   一.  在File-N…
第 1 步:将这个 Spring Boot 项目的打包方式设置为 war.<packaging>war</packaging> SpringBoot 默认有内嵌的 tomcat 模块,因此,我们要把这一部分排除掉.即:我们在 spring-boot-starter-web 里面排除了 spring-boot-starter-tomcat ,但是我们为了在本机测试方便,我们还要引入它,所以我们这样写:<dependency>    <groupId>org.s…
目录 介绍 使用 总结 介绍 将spring boot(cloud)项目发布到docker环境作为镜像,一般常用的一个是com.spotify的docker-maven-plugin这个maven插件,还有一个就是本文介绍的了,本文介绍的jib-maven-plugin是谷歌提供的,且配置较为简单(相对的镜像自定义能力较弱). 使用 增加如下配置即可: <build> <finalName>${artifactId}</finalName> <pluginMana…
1. maven install 发布jar包 2. java -jar webservice.jar 启动jar包…
目前在学习这一块的内容,但是可能每个人环境都不同,导致找不到一篇博客能够完全操作下来没有错误的,所以自己也写一下,记录一下整个搭建的过程. Docker 的安装这里就不赘述了,基本上几行命令都可以了,不会的可以搜一下其他的博客.我本地使用的环境如下: Ubuntu16.04 Docker19.03 管理工具:IDEA Docker 插件 下面详细讲一下部署的过程. 前言 阅读这篇博客的朋友关注点应该在 Gitlab CI 上,因此假设大家对 Docker 和 Gitlab 本身是有一定的了解,掌…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成功将 Gitlab CI 部署到了 Docker 中去,成功创建了 Gitlab CI Pipline 来执行 CI/CD 任务.那么这篇文章我们更进一步,将它集成到 K8s 集群中去.这个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众所周知,k8s 是目前最火的容器编排项目,很多公司都使用它来构建和管理自己容器集群,可以用来做机器学习训练以及 DevOps 等一系列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聚焦 CI/CD,针对于 Spring Boot 项目,借助 Gitlab CI 完成流水线的任务配置,最终部…
在我的工作中,我从零开始搭建了不少软件项目,其中包含了基础代码框架和持续集成基础设施等,这些内容在敏捷开发中通常被称为"第0个迭代"要做的事情.但是,当项目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来反观,我总会发现一些不足的地方,要么测试分类没有分好,要么基本的编码架子没有考虑周全. 另外,我在工作中也会接触到很多既有项目,公司内部和外部的都有,多数项目的编码实践我都是不满意的.比如,我曾经新加入一个项目的时候,前前后后请教了3位同事才把该项目在本地运行起来:又比如在另一项目中,我发现前端请求对应的J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