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C#版本)】的更多相关文章

转自:http://blog.csdn.net/kinwyb/article/details/50238505 使用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生成唯一ID. 在分布式系统中,需要生成全局UID的场合还是比较多的,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实现也还是很简单的,除去配置信息,核心代码就是毫秒级时间41位+机器ID 10位+毫秒内序列12位. /// <summary> /// 根据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生成唯一ID /// snowflake算法…
C#版本 /// <summary> /// 根据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生成唯一ID /// snowflake算法 64 位 /// 0---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00000 ---000000000000 /// 第一位为未使用(实际上也可作为long的符号位),接下来的41位为毫秒级时间,然后5位datacenter标识位,5位机器ID(并不算标识符,实际是为线程标识),然后1…
参考美团文档:https://tech.meituan.com/2017/04/21/mt-leaf.html Twitter-Snowflake算法产生的背景相当简单,为了满足Twitter每秒上万条消息的请求,每条消息都必须分配一条唯一的id,这些id还需要一些大致的顺序(方便客户端排序),并且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同机器产生的id必须不同. 性能测试数据: Snowflake算法核心 把时间戳,工作机器id,序列号组合在一起. 41-bit的时间可以表示(1L<<41)/(1000L*3600…
C# 版算法: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Demo { /// <summary> /// 根据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生成唯一ID /// snowflake算法 64 位 /// 0---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概述 SnowFlake算法是Twitter设计的一个可以在分布式系统中生成唯一的ID的算法,它可以满足Twitter每秒上万条消息ID分配的请求,这些消息ID是唯一的且有大致的递增顺序. 原理 SnowFlake算法产生的ID是一个64位的整型,结构如下(每一部分用“-”符号分隔): 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 00000 - 000000000000 1位标识部分,在java中由于long的最高位是符…
https://juejin.im/post/5c75132f51882562276c5065 package javaDemo; /** * 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 -- java实现 */ public class SnowFlake { /** * 起始的时间戳 */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START_STMP = 1480166465631L; /** * 每一部分占用的位数 */ ; //序列号占用的位数 ; //机器标识占用的位数 ;//…
 转自:http://www.cnblogs.com/haoxinyue/p/5208136.html 1. 数据库自增长序列或字段 最常见的方式.利用数据库,全数据库唯一. 优点: 1)简单,代码方便,性能可以接受. 2)数字ID天然排序,对分页或者需要排序的结果很有帮助. 缺点: 1)不同数据库语法和实现不同,数据库迁移的时候或多数据库版本支持的时候需要处理. 2)在单个数据库或读写分离或一主多从的情况下,只有一个主库可以生成.有单点故障的风险. 3)在性能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比较难于扩展.…
前言:最近需要做一套CMS系统,由于功能比较单一,而且要求灵活,所以放弃了WP这样的成熟系统,自己做一套相对简单一点的.文章的详情页URL想要做成url伪静态的格式即xxx.html 其中xxx考虑过直接用自增主键,但是感觉这样有点暴露文章数量,有同学说可以把初始值设高一点,可是还是可以通过ID差算出一段时间内的文章数量,所以需要一种可以生成唯一ID的算法. 考虑过的方法有 直接用时间戳,或者以此衍生的一系列方法 Mysql自带的uuid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查到就不多做解释了 最终选择了Twit…
本文中的算法采用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具体请搜索介绍,原来是用Scala写的,因我项目需要,改写成C++语言,主要用于高效的生成唯一的ID, 核心算法就是毫秒级时间(41位)+机器ID(10位)+毫秒内序列(12位). 网上也有好多PHP写的插件模块,核心用了网络通讯将生成的ID发送给PHP使用,没深入研究PHP的模块写法. 废话不多说了,还是直接上代码好了. uuid.h #ifndef __UTIL_UUID_H__ #define __UTIL_UUID_H__ #inc…
写在前面的话 一提到分布式ID自动生成方案,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并且立即能说出自家拿手的几种方案,确实,ID作为系统数据的重要标识,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各种方案也是历经多代优化,请允许我用这个视角对分布式ID自动生成方案进行分类: 实现方式 完全依赖数据源方式 ID的生成规则,读取控制完全由数据源控制,常见的如数据库的自增长ID,序列号等,或Redis的INCR/INCRBY原子操作产生顺序号等. 半依赖数据源方式 ID的生成规则,有部分生成因子需要由数据源(或配置信息)控制,如snowf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