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挑战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容量从几年前的几千台服务器发展到今天的几万甚至几十万台.为了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数据中心网络的设计者们也竭力将一个网络模块的规模尽可能扩大.同时,数据中心网络内部东西向流量也日益增加,在一些集群业务的需求驱动下,数据中心网络设计者们甚至开始讨论一个网络模块内10000台千兆线速服务器的可能性. 常见的数据中心网络模块的典型架构是双核心交换机+TOR接入交换机两级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典型数据中心网络模块…
有多少种技术能够在六十五年后依旧能够熠熠生辉,在IT的基础架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LOS架构应该算是一项.Clos架构,诞生于1952年,是由由贝尔实验室一位叫Charles Clos的人提出的.CLOS交换架构可以做到严格的无阻塞(Non-blocking).可重构(Re-arrangeable).可扩展(Scalable),相比传统的CrossBar架构在突发流量处理.拥塞避免.递归扩展上均有巨大的提升. 由于近年来视频业务需求增加,压力较大,CLOS多级交换架构再次焕发活力,随着CLOS集…
AAA是指:authentication(认证).authorization(授权).accounting(计费)的简称,是网络安全的一种管理机制:Authentication是本地认证/授权,authorization和accounting是由远处radius(远程拨号认证系统)服务或hwtacacs(华为终端访问控制系统)服务器完成认证/授权:AAA是基于用户进行认证.授权.计费的,而NAC方案是基于接入设备接口进行认证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AAA的一种或两种服务 如果是一台刚初始化过的…
基于 Angularjs&Node.js 云编辑器架构设计及开发实践 一.产品背景 二.总体架构 1. 前端架构 a.前端层次 b.核心基础模块设计 c.业务模块设计 2. Node.js端设计 三.单元测试 四.持续集成及自动部署 五.打包 六.总结 一.产品背景 产品是一个内部项目,主要是基于语义网本体的云端编辑器,用于构建语义知识库.抛开语义网本体概念不谈 ,简单说就是一个简易的visual studio 云端编辑器.而图形显示则是在百度脑图的基础上改进的,增加了自己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其他…
C/S架构(Client/Server,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第一层是在客户机系统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简单的说就是第一层是用户表示层,第二层是数据库层.客户端和服务器直接相连,这两个组成部分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Android内核是基于Linux系统, 而Linux现存多种进程间IPC方式:管道, 消息队列, 共享内存, 套接字, 信号量, 信号.而Android用的是Binder来进行进程间通信. Binder是Android系统…
Clos架构,诞生于1952年,是由一位叫Charles Clos的人提出的,所以它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这个架构主要描述了一种多级电路交换网络的结构.Clos最大的优点就是对Crossbar结构的改进,通过Clos架构可以提供无阻塞的网络. 1. 我们先看看Crossbar架构 可以理解为8口交换机,4口进,4口出.Input线和Output线的交叉的节点(CrossPoint)是开关.那么我们要建立1-2口的session, 就要开启input1线和output2线的开关. 同理sessio…
1.概述 CLOS来自于传统电路交换概念,这个概念年代太久远,在当前数据通信网络中,内涵有所变化.本文主要谈的是实际上赋予的与原来略微有所差异的内涵. CLOS架构本身概念比较宽泛,有设备级的CLOS,也有网络级的CLOS. 网络级CLOS 这个概念实际上与当前硅谷流行的FAT TREE网络结构很相似,甚至可以认为是一回事,主要是通过组网来形成非常大规模的网络结构,本质是希望无阻塞. 网络级CLOS,一般来说是非严格CLOS的(关于严格与非严格,后面会进一步讲述). 设备级CLOS 设备级,又分…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i6594307974817120782/ 摘要: 对于高并发架构,毫无疑问缓存是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大量的高并发,可以采用三层缓存架构来实现,nginx+redis+ehcache Nginx 对于中间件nginx常用来做流量的分发,同时nginx本身也有自己的缓存(容量有限),我们可以用来缓存热点数据,让用户的请求直接走缓存并返回,减少流向服务器的流量 一.模板引擎 通常我们可以配合使用freemaker/velocity等模板引擎来抗住…
最近,物联网的概念比较热门,一大批厂商抢着占领物联网的高低,包括有华为物联网.阿里云物联网.腾讯物联网.AWS物联网等等,无法一一列举,一般物联网包含设备侧开发.平台侧开发.应用侧开发,三个部分构成了线上线下的完整连接,和我们常规的微信应用.钉钉应用等不同,物联网的终端是由各种各样的设备组合而成,这些设备通过各种不同的协议(如CoAP,LWM2M.MQTT)连接到IOT的平台,而且这些设备是低能耗的设备,可以实时的发送数据上来,也可以接受来自IOT平台下发的各种操作指令.本篇随笔主要介绍基于华为…
华为IoT小助手们搬好板凳.备好笔记本.听了HDC.Cloud的几场华为云技术架构师的直播讲课,感觉获益匪浅却又似懂非懂,直后悔自己没有好好打下基础.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小助手偷偷跑去找了华为云IoT Studio首席架构师黄树林老师,想开个小灶.黄老师禁不住好学的小助手的软磨硬泡,开始娓娓道来: 戳→看直播回顾 01 物联网设备厂商遇到的难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经历了以连接“人”为主体的PC时代和以连接“应用”为主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又跨入了连接“物”的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