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来源:后序遍历 解题思路:开始时我只知道先通过先序.中序求出二叉树,然后再后序遍历二叉树,这当然也是一种解题思路,但是会做一些无用功,比如:计算二叉树.其实,可以直接通过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直接求出后序序列的.思路如下: 1.取先序序列的第一个节点为根节点: 2.在中序序列中找到根节点的下标,将中序序列分成left和right两部分: 3.根据left和right的长度计算出先序序列中的根节点的左右孩子: 4.依次递归计算出左孩子,右孩子,返回 左孩子+右孩子+根节点. 具体算法(Java版,…
#1049 : 后序遍历 时间限制:10000ms 单点时限:1000ms 内存限制:256MB 描述 在参与过了美食节之后,小Hi和小Ho在别的地方又玩耍了一阵子,在这个过程中,小Ho得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玩具——一棵由小球和木棍连接起来的二叉树! 小Ho对这棵二叉树爱不释手,于是给它的每一个节点都标记了一个标号——一个属于A..Z的大写字母,并且没有任意两个节点的标号是一样的.小Hi也瞅准了这个机会,重新巩固了一下小Ho关于二叉树遍历的基础知识~就这样,日子安稳的过了两天. 这天,小Ho正好…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dlib>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math> #define L 2000050 using namespace std; ],],post[]; ; void dfs(char *pre,char *in)//知道前序遍历,中序遍历,求后序 { ) return; char *t = in; ; while(*t++…
问题:http://hihocoder.com/problemset/problem/1049?sid=767510 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及中序遍历结果,求后序遍历结果 思路: 前序:根-左子树-右子树 中序:左子树-根-右子树 后序:左子树-右子树-根 递归的方法,从前序得到根结点,然后根据中序发现两个子树.先求子树的后序遍历结果,再把当前的根添加在最后即可.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题目链接 https://hihocoder.com/contest/hiho10/problem/1 给出先序  中序 求 后序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 char a[N], b[N]; void divide(int sa,int ea,int sb,int eb) { if(sa > ea || sb > eb) return ; ; for(int i=sb; i<=eb; i++) if(a[s…
思路:用一个栈来管理树的层次关系,索引代表节点的深度 方法一: TreeNode* recoverFromPreorder(string S) { /* 由题意知,最上层节点深度为0(数字前面0条横线),而第二层节点前有1条横线,表示深度为1 树的前序遍历: 根-左-右 因此, */ if (S.empty()) return nullptr; vector<TreeNode*> stack; // 结果栈 ,depth=,val=;i<S.size();) { ;i<S.size…
题目来源:补提交卡 解题思路:假设未提交程序的天数为:a1,a2,....,an,补交的张数为M.依次从a1,a2,....,an中去掉连续的 K 天(0<=K<=M),然后再来计算剩余数组中最长连续提交天数. 具体算法(Java版,直接AC)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计算数组中最长连续提交天数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int[] array) { int[] copy = new int[arr…
也就在大二学数据结构的时候知道了树的前序遍历.后序遍历.中序遍历.之后就忘了,在之后就是大四研究生老师考我,我当时还不知道,真够丢人的.自此之后,知道了如何通过其中两个得到第三个,但是也没有编程实现过,也是通过这一题体会了以下通过递归来求遍历,挺有意思的.自己写的很有收获. #1049 : 后序遍历 时间限制:10000ms 单点时限:1000ms 内存限制:256MB 描述 在参与过了美食节之后,小Hi和小Ho在别的地方又玩耍了一阵子,在这个过程中,小Ho得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玩具--一棵由小…
题意:根据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恢复二叉树. 解题思路:看到树首先想到要用递归来解题.以这道题为例:如果一颗二叉树为{1,2,3,4,5,6,7},则中序遍历为{4,2,5,1,6,3,7},后序遍历为{4,5,2,6,7,3,1},我们可以反推回去.由于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个节点就是树的根.也就是root=1,然后我们在中序遍历中搜索1,可以看到中序遍历的第四个数是1,也就是root.根据中序遍历的定义,1左边的数{4,2,5}就是左子树的中序遍历,1右边的数{6,3,7}就是右子树的中序遍历…
描述 在参与过了美食节之后,小Hi和小Ho在别的地方又玩耍了一阵子,在这个过程中,小Ho得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玩具--一棵由小球和木棍连接起来的二叉树! 小Ho对这棵二叉树爱不释手,于是给它的每一个节点都标记了一个标号--一个属于A..Z的大写字母,并且没有任意两个节点的标号是一样的.小Hi也瞅准了这个机会,重新巩固了一下小Ho关于二叉树遍历的基础知识~就这样,日子安稳的过了两天. 这天,小Ho正好在求解这棵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结果,但是却在求出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之后不小心把二叉树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