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溢出攻击实验题目: 下边的代码摘自<黑客攻防技术宝典——系统实战篇(第 2 版)>2.5 节,攻击该代码,获得root 权限,实现相应的效果. strcpy(little_array,argv[ } 实验步骤: 1) 首 先 确 保 系 统 禁 用 了 ASLR ( 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 ). cat /proc/sys/kernel/randomize_va_space 2) 利用 find_start 函数可以找出 ESP 的地址. #…
CSAPP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下) 3.3 Level 2: 爆竹 实验要求 这一个Level的难度陡然提升,我们要让getbuf()返回到bang()而非test(),并且在执行bang()之前将global_value的值修改为cookie.因为全局变量与代码不在一个段中,所以我们不能让缓冲区一直溢出到.bss段(因为global_value初始化为0,所以它会被放在.bss而非.data段以节省空间)覆盖global_value的值.若修改了.bss和.text之间某些只读的段会引起操作系…
CSAPP lab3 bufbomb-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上)smoke fizz CSAPP lab3 bufbomb-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下)bang boom kaboom 栈结构镇楼 这里先给出getbuf的反汇编代码和栈结构,方便下面的使用. 栈结构: 第2关:bang 构造攻击字符串作为目标程序输入,造成缓冲区溢出,使目标程序能够执行bang函数:并且要篡改全局变量global_value为cookie值,使其判断成功.但我们知道全局变量放置在bss节或data节,并不存放在栈中,前…
CSAPP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上) 下载实验工具.最新的讲义在这. 网上能找到的实验材料有些旧了,有的地方跟最新的handout对不上.只是没有关系,大体上仅仅是程序名(sendstring)或者參数名(bufbomb -t)的差异,不影响我们的实验. 1.实验工具 1.1 makecookie 后面实验中,五次"攻击"中有四次都是使你的cookie出如今它原本不存在的位置,所以我们首先要为自己产生一个cookie. 实验工具中的makecookie就是生成cookie用的.參数是你的…
前言 完成这个实验大概花费一天半的时间,看了很多大佬的博客,也踩了很多的坑,于是打算写一篇博客重新梳理一下思路和过程,大概会有两篇博客吧. CSAPP lab3 bufbomb-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上)smoke fizz CSAPP lab3 bufbomb-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下)bang boom kaboom lab3要我们做这样一件事情,修改一个正在运行程序的stack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具体的修改方式是这样的:程序定义了一个局部C风格字符串变量,注意局部变量是放在stack上面的,所以…
前言 从逻辑上讲进程的堆栈是由多个堆栈帧构成的,其中每个堆栈帧都对应一个函数调用.当函数调用发生时,新的堆栈帧被压入堆栈:当函数返回时,相应的堆栈帧从堆栈中弹出.尽管堆栈帧结构的引入为在高级语言中实现函数或过程这样的概念提供了直接的硬件支持,但是由于将函数返回地址这样的重要数据保存在程序员可见的堆栈中,因此也给系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历史上最著名的缓冲区溢出攻击可能要算是1988年11月2日的Morris Worm所携带的攻击代码了.这个因特网蠕虫利用了fingerd程序的缓冲区溢出漏洞,给…
前言 从逻辑上讲进程的堆栈是由多个堆栈帧构成的,其中每个堆栈帧都对应一个函数调用.当函数调用发生时,新的堆栈 帧被压入堆栈:当函数返回时,相应的堆栈帧从堆栈中弹出.尽管堆栈帧结构的引入为在高级语言中实现函数或过程这样的概念提供了直接的硬件支持,但是由于将 函数返回地址这样的重要数据保存在程序员可见的堆栈中,因此也给系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历史上最著名的缓冲区溢出攻击可能要算是 1988年11月2日的Morris Worm所携带的攻击代码了.这个因特网蠕虫利用了fingerd程序的缓冲区溢出漏…
http://lib.csdn.net/article/aimachinelearning/68113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jinzhuojun/article/details/77144590 和其它的机器学习方向一样,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也有一些经典的实验场景,像Mountain-Car,Cart-Pole等.话说很久以前,因为没有统一的开发测试平台,大家都会自己实现,有用C/C++的,有用Python,还有用Matlab的…
一.简介 Snort是一套开放源代码的网络入侵预防软件与网络入侵检测软件.Snort使用了以侦测签章(signature-based)与通信协议的侦测方法.Snort是一个免费的IDS(入侵监测系统)软件.它的一些源代码是从著名的tcpdump软件发展而来的.它是一个基于libpcap包的网络监控软件,可以作为一个十分有效的网络入侵监测系统.它能够监测多种网络攻击和探测,例如:缓冲器溢出攻击,端口扫描,CGI攻击,SMB探测等等.Snort具有实时的告警能力,将告警记入一个特别的告警文件--系统…
20145319 Return-to-libc攻击实验 一 实验内容 return-to-libc实验是一个基于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的基础上的一种攻击实验 缓冲区溢出攻击相关知识: 原理:通过一段包含shellcode以及shellcode地址的长字符串注入到程序中,以shellcode地址来覆盖程序原有的返回地址,从而让目标程序来执行我们的shellcode,以此达到攻击目的 保护措施:为了防止缓冲区溢出攻击,现在常用的保护措施有两种,一是设置堆栈不可执行,漏洞程序在执行注入到堆栈中的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