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几种lambda排序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对单个变量进行排序 #lst = [[5,8],[5,3],[3,1]] lst.sort(key = lambda x : x[1]) #lst = [[3,1],[5,8],[5,3]] 以元素的第二个元素升序排列 2. 对多个变量进行排序 #lst = [[5,8],[5,3],[3,1]] lst.sort(key = lambda x : (x[1],x[0])) #lst = [[3,1],[5,3],[5,8]] 以元素的第二个元素先升序排列,再以第一个元素升序排列 3. 降序…
参考书目:<大话数据结构>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所谓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排序算法,就是如何使得记录按照要求排列的方法. 排序的稳定性: 经过某种排序后,如果两个记录序号同等,且两者在原无序记录中的先后秩序依然保持不变,则称所使用的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是不稳定的. 内排序和外排序 内排序:排序过程中,待排序的所有记录全部放在内存中 外排序:排序过程中,使用到了外部存储. 通常讨论的都是内排序. 影响内排序算法性能的三个因素:…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所谓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排序算法,就是如何使得记录按照要求排列的方法. 排序的稳定性:经过某种排序后,如果两个记录序号同等,且两者在原无序记录中的先后秩序依然保持不变,则称所使用的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是不稳定的. 内排序和外排序内排序:排序过程中,待排序的所有记录全部放在内存中外排序:排序过程中,使用到了外部存储.通常讨论的都是内排序. 影响内排序算法性能的三个因素: 时间复杂度:即时间性能,高效率的排序…
Python中对序列进行排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python内置的全局sorted函数,另一种是使用序列内置的sort方法. 一. 两者相同点 在支持sort方法的序列中都可以对序列进行排序: 二者的调用参数基本相同,都有key和reverse参数,并且两个参数含义完全相同. 二. 两者不同点 调用方式不同,sort是通过支持sort方法的序列实例对象来调用的,而sorted是一个全局函数,直接调用: 二者传递参数不同,由于sort是实例方法,因此不需要传递自身作为参数,而sorted则需要将…
日常操作中常见的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甚至还有基数排序.鸡尾酒排序.桶排序.鸽巢排序.归并排序等.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代码 /**   * 冒泡法排序<br/>   * <li>比较相…
日常操作中常见的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甚至还有基数排序.鸡尾酒排序.桶排序.鸽巢排序.归并排序等. 以下常见算法的定义 1. 插入排序:插入排序基本操作就是将一个数据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数据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个数加一的有序数据,算法适用于少量数据的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是稳定的排序方法.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步将一个待排序的纪录,按其关键码值的大小插入前面已经排序的文件中适当位置上,直到全部插入完为止. 2. 选择排序:选择排序(Sele…
四种基本算法概述: 基本排序:选择,插入,冒泡,希尔.上述算法适用于小规模文件和特殊文件的排序,并不适合大规模随机排序的文件.前三种算法的执行时间与N2成正比,希尔算法的执行时间与N3/2(或更快)成正比: 前三种算法在平均,最坏情况下都是N2,而且都不需要额外的内存:所以尽管他们的运行时间只相差常数倍,但运行方式不同: 对于已经就序的序列而言,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的运行时间都是O(N),但是选择排序的时间仍旧是O(N^2): 因为Insertion和Bubble都是相邻项间的比较交换,所以不会出…
package com.lgx.jdk8.part02;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util.stream.Collectors; /** * Comparator比较器的使用 */ public class TestCompara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Arrays.asList("nice", "to",…
Python中有3种format字符串的方式: 传统C语言式 命名参数 位置参数 1. 传统C语言式 和c语言里面的 sprintf 类似,参数格式也一样 title = "world" year = 2013 print "hello %s, %10d" % (title, year) 这种方式有一个陷阱,比如 title 是一个list,执行语句 "hello %s" % title,会触发一个异常:正确的做法是先把 title 转换为 st…
我所说的处理错误的方法,其实是try:,except和raise这两种. 首先抛出一个实例, dictt={'a':1,'b':2,'c':3} try: if dictt['d']>1: #字典中没有'd' print("right!") except KeyError: print("there is no 'd'") 该程序的运行结果: there is no 'd' 而改为raise时,执行结果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