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Ubuntu+TensorFlow 首先是GPU被其他人占用了,怎么也跑不起来最简单的TensorFlow小例子. 所以先学会如何查看显卡使用情况,转去使用其他空闲显卡. Linux查看Nvidia显卡信息及使用情况 nvidia-smi 结合top,查找进程号对应的用户 Fan:显示风扇转速,数值在0到100%之间,是计算机的期望转速,如果计算机不是通过风扇冷却或者风扇坏了,显示出来就是N/A: Temp:显卡内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Perf:表征性能状态,从P0到P12,P0表示最…
同步自我的知乎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p/26122612 上篇文章 瞎谈CNN:通过优化求解输入图像 - 知乎专栏 中提到过对抗样本,这篇算是针对对抗样本的一个小小扩充:用Fast Gradient Sign方法在Caffe中生成对抗样本. 本文代码的完整例子可以在下面地址下载: frombeijingwithlove/dlcv_for_beginners Fast Gradient Sign方法 先回顾一下 瞎谈CNN:通过优化求解输入图像 - 知乎专栏 …
最近,在全球安全领域的殿堂级盛会 DEF CON 2018 上,GeekPwn 拉斯维加斯站举行了 CAAD CTF 邀请赛,六支由国内外顶级 AI 学者与研究院组成的队伍共同探讨以对抗训练为攻防手段的 CTF.TSAIL 团队的庞天宇.杜超作为代表获得该项比赛的冠军,参加比赛的骨干成员还包括董胤蓬.韦星星等,TSAIL 团队来自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 同样在去年,该团队在 NIPS 2017 AI 对抗性攻防竞赛的三项比赛任务中(有/无特定目标攻击:攻击检测),全部…
引言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对抗样本和对抗攻击的方法.在该系列文章中,我们介绍一种对抗样本防御的策略--对抗样本检测,可以通过检测对抗样本来强化DNN模型.本篇文章论述其中一种方法:feature squeezing,特征压缩通过将原始空间中许多不同特征向量对应的样本合并成一个样本,减少了对手可用的搜索空间.通过比较DNN模型对原始输入的预测与对实施特征压缩后的输入的预测,特征压缩能够以高精度检测出对抗样本,并且误报率很低.本文探讨两种特征压缩方法:减少每个像素的颜色位深度和空间平滑.这些简…
作者:吴秦出处:http://www.cnblogs.com/skynet/本文基于署名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发布,欢迎转载,演绎或用于商业目的,但是必须保留本文的署名吴秦(包含链接). C++静态库与动态库 这次分享的宗旨是——让大家学会创建与使用静态库.动态库,知道静态库与动态库的区别,知道使用的时候如何选择.这里不深入介绍静态库.动态库的底层格式,内存布局等,有兴趣的同学,推荐一本书<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与库>. 什么是库 库是写好的现有的,成熟的,可以复用的代码.现实中每…
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已经取代了许多传统的方法.但是,当前提出的许多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并不能够反映文本的多样特征.因此,许多研究者认为应该开辟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利用近几年较为流行的对抗样本生成和防御的相关研究方法. 使用对抗样本生成和防御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可以基本概括为以下三种:1. 用未察觉的扰动迷惑模型,并评价模型在这种情况下的表现:2. 有意的改变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出:3. 检测深度神经网络是否过于敏感或过于稳定,并寻找防御攻击的方法. Jia 和…
0×00 前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密码加密不同.算法越快,越容易破. 0×01 暴力破解 密码破解,就是把加密后的密码还原成明文密码.似乎有不少方法,但最终都得走一条路:暴力穷举.也许你会说还可以查表,瞬间就出结果.虽然查表不用穷举,但表的制造过程仍然需要.查表只是将穷举提前了而已. 密码加密,用的都是单向散列计算.既然单向,那就是不可逆,那只能穷举.穷举的原理很简单.只要知道密文是用什么算法加密的,我们也用相同的算法,把常用的词组跑一遍.若有结果和密文一样,那就猜中了. 穷举的速度有多快?…
使用Swift开发SDK的优点是,生成的SDK对于Obj-C或是Swift调用都不需要自己去建桥接文件,因为Swift的SDK打包时默认已经自动生成供OC调用的.h文件.OC调用时直接import,sdk中的.h文件即可.而Swift调用时,import该SDK名即可. 制作SDK的整个过程也十分简单,网上的博客多的不能再多(大多基于OC). 使用Swift开发,里面会遇到千奇百怪的坑!所以写这篇博客的目的分享下这些坑的解决经验. 1.工程组合的方式: 开发SDK,不建议直接把SDK当APP开发…
“猫叫.老鼠跑.主人醒”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大家也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我也是看了很多,一开始的时候是相当的迷糊,这个怎么就是面试题了?考的是啥呀,和编程有关系吗?又是猫又是老鼠的,晕死了.后来遇到有人写就去凑凑热闹看几眼.但还是迷迷糊糊.后来学习了面向对象的知识,知道了接口.委托,然后又看了<大话设计模式>. 这时候再回过头去看猫呀.老鼠什么的,才能看懂一点.为什么只是看懂一点呢?因为还是不知道这个东东和写代码有啥关系,呵呵.再再后来,在自己写代码的时候,为了解决问题而用了使用了接口:…
python的Requests(http://docs.python-requests.org/en/latest/)库在处理http/https请求时还是比较方便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但其在处理response时有一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简单来说就是Response对象的content方法和text方法的区别,具体代码如下: @property def content(self): """Content of the response, in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