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Reactor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系列目录 第01篇 主线程与工作线程的分工 第02篇 Reactor模式 第03篇 一个服务器程序的架构介绍 第04篇 如何将socket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第05篇 如何编写高性能日志 第06篇 关于网络编程的一些实用技巧和细节 第07篇 开源一款即时通讯软件的源码 第08篇 高性能服务器架构设计总结1 第09篇 高性能服务器架构设计总结2 第10篇 高性能服务器架构设计总结3 第11篇 高性能服务器架构设计总结4 最近一直在看游双的<高性能linux服务器编程>一书,下载链接: http:/…
转载自:http://www.blogjava.net/DLevin/archive/2015/09/02/427045.html 前记 第一次听到Reactor模式是三年前的某个晚上,一个室友突然跑过来问我什么是Reactor模式?我上网查了一下,很多人都是给出NIO中的 Selector的例子,而且就是NIO里Selector多路复用模型,只是给它起了一个比较fancy的名字而已,虽然它引入了EventLoop概 念,这对我来说是新的概念,但是代码实现却是一样的,因而我并没有很在意这个模式.…
转自:http://www.blogjava.net/DLevin/archive/2015/09/02/427045.html 前记 第一次听到Reactor模式是三年前的某个晚上,一个室友突然跑过来问我什么是Reactor模式?我上网查了一下,很多人都是给出NIO中的 Selector的例子,而且就是NIO里Selector多路复用模型,只是给它起了一个比较fancy的名字而已,虽然它引入了EventLoop概 念,这对我来说是新的概念,但是代码实现却是一样的,因而我并没有很在意这个模式.然…
最近一段时间阅读了muduo源码,读完的感受有一个感受就是有点乱.当然不是说代码乱,是我可能还没有完全消化和理解.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个库,还是要来写一些东西促进一下. 我一边读一边尝试在一些地方改用c++11的新特性,这个工作持续在进行中.为啥这么干?没什么理由,纯粹是为了学习. 注:本文的大部分代码和图文都来自<Linux多线程服务端编程>,可直接参考muduo的源码,或者参考我这里抄着玩儿的版本. Reactor介绍 什么是Reactor? 换个名词"non-blocking IO…
[原文]https://github.com/code4craft/netty-learning/blob/master/posts/ch4-reactor.md 一:Netty.NIO.多线程? 时隔很久终于又更新了!之前一直迟迟未动也是因为积累不够,后面比较难下手.过年期间@李林锋hw发布了一个Netty5.0架构剖析和源码解读 http://vdisk.weibo.com/s/C9LV9iVqH13rW/1391437855,看完也是收获不少.前面的文章我们分析了Netty的结构,这次咱们…
关于java的NIO,以下博客总结的比较详细,适合初学者学习(http://ifeve.com/java-nio-all/) 下面的文字转载自:http://www.blogjava.net/hello-yun/archive/2012/10/17/389729.html java nio从1.4版本就出现了,而且依它优异的性能赢得了广大java开发爱好者的信赖.我很纳闷,为啥我到现在才接触,难道我不是爱好者,难道nio不优秀.经过长达半分钟的思考,我意识到:时候未到.以前总是写那些老掉牙的we…
公布一个基于 Reactor 模式的 C++ 网络库 陈硕 (giantchen_AT_gmail) Blog.csdn.net/Solstice 2010 Aug 30 本文主要介绍 muduo 网络库的使用.其设计与实现将有另文解说. 文件夹 由来 1 下载与编译 2 样例 2 基本结构 3 公开接口 4 内部实现 4 线程模型 5 结语 5 由来 半年前我写了一篇<学之者生,用之者死——ACE历史与简评>,当中提到“我心目中理想的网络库”的样子: 线程安全,支持多核多线程 不考虑可移植性…
通过前边的一篇博文轻量级网络库libevent初探,我们知道libevent实际上是封装了不同操作系统下的/dev/poll.kqueue.event ports.select.poll和epoll事件机制,从而给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 libevent采用了Reactor I/O 设计模式,而Reactor是基于同步I/O机制的,所以libevent实际是一个基于同步I/O机制的库. 对于I/O设计模式,与Reactor相对应的还有Proactor.下边我们先来看下这两者的不同之处. Rea…
1.    Reactor出现的原因 Reator模式是大多数IO相关组件如Netty.Redis在使用时的IO模式,为什么需要这种模式,如何设计来解决高性能并发的呢? 最最原始的网络编程思路就是服务器用一个While循环,不断监听端口是否有新的套接字连接,如果有,就调用一个函数处理,类似: while(true){ socket=accept(); handle(socket) } 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并发,效率太低,如果当前的请求没有处理完,那么后面的请求只能被阻塞,服务器的吞吐量太低.…
转自: http://www.blogjava.net/DLevin/archive/2015/09/02/427045.html Reactor模式详解 前记 第一次听到Reactor模式是三年前的某个晚上,一个室友突然跑过来问我什么是Reactor模式?我上网查了一下,很多人都是给出NIO中的 Selector的例子,而且就是NIO里Selector多路复用模型,只是给它起了一个比较fancy的名字而已,虽然它引入了EventLoop概 念,这对我来说是新的概念,但是代码实现却是一样的,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