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0-day029-粘包处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代码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
Python网络编程04 /recv工作原理.展示收发问题.粘包现象 目录 Python网络编程04 /recv工作原理.展示收发问题.粘包现象 1. recv工作原理 2. 展示收发问题示例 发多次收一次 发一次收多次 3. 粘包现象 粘包现象概述: 粘包第一种: 粘包第二种: 3. 解决粘包现象 4. low版解决粘包现象 server服务端 client客户端 5. 高级版解决粘包方式(自定制报头) 解决思路 server服务端 client客户端 总结: 1. recv工作原理 源码解释…
阿π 专注于网络协议,系统底层,服务器软件 C++博客 | 首页 | 发新随笔 | 发新文章 | | | 管理 Socket粘包问题 这两天看csdn有一些关于socket粘包,socket缓冲区设置的问题,发现自己不是很清楚,所以查资料了解记录一下: 一两个简单概念长连接与短连接:1.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 2.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每进行一次报文收发交易时才进行通讯连接,交易完毕后立即断开连接.此种方…
一.缓冲区 每个 socket 被创建后,都会分配两个缓冲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write()/send() 并不立即向网络中传输数据,而是先将数据写入缓冲区中,再由TCP协议将数据从缓冲区发送到目标机器.一旦将数据写入到缓冲区,函数就可以成功返回,不管它们有没有到达目标机器,也不管它们何时被发送到网络,这些都是TCP协议负责的事情.TCP协议独立于 write()/send() 函数,数据有可能刚被写入缓冲区就发送到网络,也可能在缓冲区中不断积压,多次写入的数据被一次性发送到网络,这取决…
转发: https://blog.csdn.net/pi9nc/article/details/17165171 为什么TCP 会粘包 前几天,调试mina的TCP通信, 第一个协议包解析正常,第二个数据包不完整.为什么会这样吗,我们用mina这样通信框架,还会出现这种问题? 带者问题,我们先分析一下问题.  提到通信, 我们面临都通信协议,数据协议的选择. 通信协议我们可选择TCP/UDP: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
这两天看csdn有一些关于socket粘包,socket缓冲区设置的问题,发现自己不是很清楚,所以查资料了解记录一下: 一两个简单概念长连接与短连接:1.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 2.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每进行一次报文收发交易时才进行通讯连接,交易完毕后立即断开连接.此种方式常用于一点对多点 通讯,比如多个Client连接一个Server. 二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粘包问题? 1:如果利用tcp每次发送数据,…
1.什么是TCP粘包与拆包 首先TCP是一个"流"协议,犹如河中水一样连成一片,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当我们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就会出现多发送与少发送问题,也就是TCP粘包与拆包.得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所谓粘包:当你把A,B两个数据从甲发送到乙,本想A与B单独发送,但是你却把AB一起发送了,此时AB粘在一起,就是粘包了 所谓拆包: 如果发送数据的时候,你把A.B拆成了几份发,就是拆包了.当然数据不是你主动拆的,是TCP流自动拆的 2.TCP粘包与拆包产生原因 1.进行了MSS大小的TCP分段…
TCP以流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上层的应用协议为了对消息进行区分,往往采用如下4种方式. (1)消息长度固定,累计读取到长度总和为定长LEN的报文后,就认为读取到了一个完整的消息:将计数器置位,重新开始读取下一个数据报: (2)将回车换行符作为消息结束符,例如FTP协议,这种方式在文本协议中应用比较广泛: (3)将特殊的分隔符作为消息的结束标志,回车换行符就是一种特殊的结束分隔符: (4)通过在消息头中定义长度字段来标识消息的总长度. Netty对上面四种应用做了统一的抽象,提供了4种解码器来解决…
复习下socket 编程的步骤: 服务端:   1 声明socket 实例 server = socket.socket()  #括号里不写  默认地址簇使用AF_INET  即 IPv4       默认type 为 sock.SOCK_STREAM 即 TCP/IP 协议    2 绑定IP地址和端口 server.bind(('localhost',9999))  #ip地址和端口  元组形式 ,端口为整数形式   3 开始监听 server.listen()   4 进入阻塞状态,等待连…
https://www.v2ex.com/t/234785#reply3 1. 面向字节流的 IO 都有这个问题. socket 中 tcp 协议是面向流的协议,发送方发送和接收方的接收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造成所谓的粘包现象. 怎么处理呢? 方法 1 :协议包定长. 每个发送出去的包长度固定.比如都是 10 个字节.收的时候每次就收 10 个字节,当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方法 2 :告知包的长度 协议头开始固定长度的字节告知后续包长.收方先收包长字节,知道了后续包长后再收. 方法 3 :用一个包…
http://www.vckbase.com/index.php/wv/10http://blog.csdn.net/zlzlei/article/details/7689409 文章一: 当前在网络传输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是TCP/IP通信协议及其标准的socket应用开发编程接口(API).TCP/IP传输层有两个并列的协议:TCP和UDP.其中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UDP(user datagram pro…
在AsynServer中对接收函数增加接收判断,如果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则发送10个测试包给发送端,否则继续接收,修改后的接收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AsynReceive() { ];//接收缓存 string receiveStr; );//生成发送数组,10个包 socket.BeginReceive(data, , data.Length, SocketFlags.None, asyncResult => { int length = socket.EndReceiv…
粘包是指发送端发送的包速度过快,到接收端那边多包并成一个包的现象,比如发送端连续10次发送1个字符'a',因为发送的速度很快,接收端可能一次就收到了10个字符'aaaaaaaaaa',这就是接收端的粘包. 可能我们在平时练习时没觉的粘包有什么危害,或者通过把发送端发送的速率调慢来解决粘包,但在实时通信中,发送端常常是单片机或者其他系统的信息采集机,它们的发送速率是无法控制的,如果不解决接收端的粘包问题,我们无法获得正常的信息. 就以我自己正在做的项目来说,接收端是一台单频指标测量仪,它会把当前测…
http://www.cnblogs.com/lancidie/archive/2013/10/28/3392428.html 在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 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 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
关于Tcp封包 很多朋友已经对此作了不少研究,也花费不少心血编写了实现代码和blog文档.当然也充斥着一些各式的评论,自己看了一下,总结一些心得. 首先我们学习一下这些朋友的心得,他们是: http://blog.csdn.net/stamhe/article/details/4569530 http://www.cppblog.com/tx7do/archive/2011/05/04/145699.html //……………… 当然还有太多,很多东西粘来粘区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的原作,J 看这些朋友…
当前在网络传输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是TCP/IP通信协议及其标准的socket应用开发编程接口(API).TCP/IP传输层有两个并列的协议:TCP和UDP.其中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无连接的,提供高效率服务.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可靠性和效率的选择取决于应用的环境和需求.一般情况下,普通数据的网络传输采用高效率的udp,重要数据的网络传输采用…
TCP通讯处理粘包详解 一般所谓的TCP粘包是在一次接收数据不能完全地体现一个完整的消息数据.TCP通讯为何存在粘包呢?主要原因是TCP是以流的方式来处理数据,再加上网络上MTU的往往小于在应用处理的消息数据,所以就会引发一次接收的数据无法满足消息的需要,导致粘包的存在.处理粘包的唯一方法就是制定应用层的数据通讯协议,通过协议来规范现有接收的数据是否满足消息数据的需要.在应用中处理粘包的基础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以4节字描述消息大小或以结束符,实际上也有两者相结合的如HTTP,redis的通讯协议…
这两天看csdn有一些关于socket粘包,socket缓冲区设置的问题,发现自己不是很清楚,所以查资料了解记录一下: 一两个简单概念长连接与短连接:1.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 2.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每进行一次报文收发交易时才进行通讯连接,交易完毕后立即断开连接.此种方式常用于一点对多点 通讯,比如多个Client连接一个Server. 二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粘包问题? 1:如果利用tcp每次发送数据,…
随着智能硬件越来越流行,很多后端开发人员都有可能接触到socket编程.而很多情况下,服务器与端上需要保证数据的有序,稳定到达,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基于tcp/ip协议的socekt开发.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tcp粘包,拆包的问题,本文将从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以及workerman是如何处理粘包拆包问题的,这几个层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什么是粘包拆包 对于什么是粘包.拆包问题,我想先举两个简单的应用场景: 客户端和服务器建立一个连接,客户端发送一条消息,客户端关闭与服务端的连接. 客户端和服务器简历…
一.前言 前面已经基本上讲解完了Netty的主要内容,现在来学习Netty中的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如TCP粘包和拆包. 二.粘包和拆包 对于TCP协议而言,当底层发送消息和接受消息时,都需要考虑TCP的粘包和拆包问题,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可能会被TCP拆分为多个包发送,或者将多个小的数据包封装成大的数据包发送. 2.1 粘包和拆包基础 假设客户端发送D1和D2两个数据包至服务端,由于服务端每次读取的数据大小时不确定的,因此,可能存在如下四种情况. ① 服务端分两次读取到数据包,分别为D1和D2,没有…
解决Socket粘包问题——C#代码 前天晚上,曾经的一个同事问我socket发送消息如果太频繁接收方就会有消息重叠,因为当时在外面,没有多加思考 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多线程导致的数据不同步导致的,让他加个线程锁搞定.后来回到家慢慢思考感觉这个和加锁没啥关系,如果是多线程导致的,消息只会被覆盖呀.后来就上网搜索socket 消息重叠,后来了解到这属于socket粘包. 简单以自己的理解介绍下Socket粘包. Socket粘包简单说就是:Socket发送方 发送消息很频繁导致接收方接收到的消息是之前…
昨天我们所做的套接字是有漏洞的,它会出现粘包现象,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我们今天会进行演示.今天也会稍微讲解一下基于udp的套接字. 一.基于udp的套接字 udp是无链接的,先启动哪一端都不会报错 udp服务端: ss = socket() #创建一个服务器的套接字 ss.bind() #绑定服务器套接字 while True : #服务器无限循环 cs = ss.recvfrom()/ss.sendto() # 对话(接收与发送) ss.close() # 关闭服务器套接字 udp客户端: cs…
一.粘包 什么是粘包 只有TCP只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两种情况发生粘包: 1.发送端需要等缓冲区满才发送出去,造成粘包(发送数据时时间间隔短,数据很小,会合在一起,产生粘包) from socket import * phone=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phone.setsockopt(SOL_SOCKET,SO_REUSEADDR,1) phone.bind(('…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Joanna-Yan/p/7814644.html 前面讲到:Netty(一)--Netty入门程序 主要内容: TCP粘包/拆包的基础知识 没考虑TCP粘包/拆包的问题案例 使用Netty解决读半包问题 1.TCP粘包/拆包 TCP是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串数据.TCP底层并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它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包的划分,所以在业务上认为,一个完整的包可能会被TCP拆分成多个包进行…
前言 在上一篇Netty 心跳 demo 中,了解了Netty中的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心跳.这篇就来讲讲Netty中的粘包和拆包以及相应的处理. 名词解释 粘包: 会将消息粘粘起来发送.类似吃米饭,一口吃多个饭粒,而不是一粒一粒的吃. 拆包: 会将消息拆开,分为多次接受.类似喝饮料,一口一口的喝,而不是一口气喝完. 简单的来说: 多次发送较少内容,会发生粘包现象. 单次发送内容过多,会发生拆包现象. 我们使用简单的Netty的服务端和客户端demo用来测试粘包和拆包. 将 Hello Netty…
粘包 注意注意注意: res=subprocess.Popen(cmd.decode('utf-8'),shell=True,stderr=subprocess.PIPE,stdout=subprocess.PIPE) 的结果的编码是以当前所在的系统为准的,如果是windows,那么res.stdout.read()读出的就是GBK编码的,在接收端需要用GBK解码 且只能从管道里读一次结果 注意:命令ls -l ; lllllll ; pwd 的结果是既有正确stdout结果,又有错误stder…
Netty 拆包粘包和服务启动流程分析 通过本章学习,笔者希望你能掌握EventLoopGroup的工作流程,ServerBootstrap的启动流程,ChannelPipeline是如何操作管理Channel.只有清楚这些,才能更好的了解和使用Netty.还在等什么,快来学习吧! 知识结构图: 技术:Netty,拆包粘包,服务启动流程 说明:若你对NIO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本章知识来说有很大的帮助!NIO教程 源码:https://github.com/ITDragonBlog/daydayup…
python/socket编程之粘包 粘包 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首先需要掌握一个socket收发消息的原理 发送端可以是1k,1k的发送数据而接受端的应用程序可以2k,2k的提取数据,当然也有可能是3k或者多k提取数据,也就是说,应用程序是不可见的,因此TCP协议是面来那个流的协议,这也是容易出现粘包的原因而UDP是面向笑死的协议,每个UDP段都是一条消息,应用程序必须以消息为单位提取数据,不能一次提取任一字节的数据,这一点和TCP是很同的.怎样定义消息呢?认为对方一次性…
一.粘包现象 让我们基于tcp先制作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1:执行错误命令 2:执行ls 3:执行ifconfig) 注意注意注意: res=subprocess.Popen(cmd.decode('utf-8'),shell=True,stderr=subprocess.PIPE,stdout=subprocess.PIPE) 的结果的编码是以当前所在的系统为准的,如果是windows,那么res.stdout.read()读出的就是GBK编码的,在接收端需要用GBK解码 且只能从管道里读一…
一,粘包问题详情 1,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你的程序实际上无权直接操作网卡的,你操作网卡都是通过操作系统给用户程序暴露出来的接口,那每次你的程序要给远程发数据时,其实是先把数据从用户态copy到内核态,这样的操作是耗资源和时间的,频繁的在内核态和用户态之前交换数据势必会导致发送效率降低, 因此socket 为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次数据给对方.若连续几次需要send的数据都很少,通常TCP socket 会根据优化算法把这些数据合成一个TCP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