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LF文件格式 ELF(Executable and Linking Format)是x86 Linux系统下常用的目标文件格式,有三种主要类型: 适于连接的可重定位文件,可与其他目标文件一起创建可执行文件和共享目标文件. 适于执行的可执行文件,用于提供程序的进程映像,加载的内存执行. 共享目标文件,连接器可将它与其他可重定位文件和共享目标文件连接成其他目标文件. 文件格式 ELF header在文件开始处描述了整个文件的组织,Section提供了目标文件的各项信息,Program head…
一:linux内核裁剪: 1:编译内核源码: 今天的重点内容是内核驱动的编写,在编写驱动之前首先的了解linux内核源码,linux主要是由五个子系统组成:进程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络接口以及进程间通信:下面是解压的linux内核源码文件: 下面对linux内核里面的文件进行简单的说明: arch目录中包含于体系结构有关的子目录和文件,arm的相关平台信息在arch/arm目录下. scripts目录中存放着对核心配置的脚本文件. crypto目录中包含着常见的加密算法. drivers目…
通过汇编一个简单的C程序,分析汇编代码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王海宁) 姓名:王海宁                             学号:20135103 课程:<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一,C语言代码(导出代码截图) 二,实验过程 (1) 创建一个命名c代码文件代码为 :vi 名字.c 将C代码转换为汇编代码在64位linux虚拟机中的代码为:gcc -S -o 文件名.c -…
续博文<u-boot之u-boot-2009.11启动过程分析> Linux内核启动及文件系统载入过程 当u-boot開始运行bootcmd命令.就进入Linux内核启动阶段,与u-boot类似,普通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也能够分为两个阶段,但针对压缩了的内核如uImage就要包含内核自解压过程了.本文以linux-2.6.37版源代码为例分三个阶段来描写叙述内核启动全过程. 第一阶段为内核自解压过程.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设置ARM处理器工作模式.使能MMU.设置一级页表等.而第三阶段则主要为…
韩玉琪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一.Linux内核源码简介 1. 源码主要结构 简单的Linux内核源代码结构. 2. 我们关注的部分 arch/ - 该目录中包含和硬件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每种平台占一个相应的目录. - 和32位PC相关的代码存放在x86目录下. - 每种平台至少包含3个子目录:kernel(存放支持体系结构特有的特征实现).lib(存放…
郝智宇 无转载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第三周 构造一个简单的Linux系统MenuOS 一.Linux内核源代码简介 三个法宝和两把宝剑: (1)       三个法宝:存储程序计算机.函数调用堆栈.终断 (2)       操作系统的两把宝剑:中断上下文的切换(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进程上下文的切换 arch/x86目录下的代码是我们重点关注的 init目录:内核启动相关的代码基本都…
windows似乎只提供了一种启动进程的方法:即必须从一个可执行文件中加载并启动.而下面这段代码就是提供一种可以直接从内存中启动一个exe的变通办法.用途嘛, 也许可以用来保护你的exe,你可以对要保护的 exe 进行任意切分.加密.存储,只要运行时能将exe的内容正确拼接到一块内存中,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启动,而不必不安全地去生成一个临时文件再从临时文件启动进程.另外这段代码也提供了一种自己写exe外壳的简单途径,如果能配合其它各种外壳技术就更好地保护你的exe文件. 原理很简单:就是“借尸还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81e2a0100zkxi.html 1,/sbin/update-modules文件,他是一个linux通用的模块管理脚本程序. 2,modprobe 和 insmod 的区别: 前者功能比较强大,既可以插入和取出模块,也可以解决依赖性问题 modprobe后跟的模块名不需要是绝对路径,也不用加.o或.ko后缀,但是后者需要 在运行时管理 / 查询内核和内核模块 Weight: 4 考生应该能够管理和查询内核和可加载内核模块…
第一章   Linux内核简介 一.Unix的历史 1.Unix系统成为一个强大.健壮和稳定的操作系统的根本原因: (1)简洁 (2)在Unix中,很多东西都被当做文件对待.这种抽象使对数据和对设备的操作都是通过一套相同的系统调用借口来进行的:open(),read(),write(),lseek()和close(). (3)Unix的内核和相关的系统工具软件是用C语言编写而成.(移植能力) (4)进程创建非常迅速,并且有一个非常独特的fork()系统调用. (5)Unix提供了一套非常简单但又…
http://www.cnblogs.com/hanyan225/category/308793.html…
通过分析汇编代码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网易云课堂<Linux内核分析>作业 实验目的: 通过反汇编一个简单的C程序,分析汇编代码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实验过程: 登陆实验楼虚拟机http://www.shiyanlou.com/courses/195 准备main.c源码 main.c 打开终端shell,输入以下命令: gcc –S –o main.s main.c -m32 生成汇编代码main.s main.s.part1 main.s.part2 main.s.part3 精简…
韩玉琪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一.课程总结 1. 课程学习概述 计算机的工作方式:理解Linux的切入点. Linux的整体理解:操作系统的启动.系统功能调用.堆栈变化.进程的创建.可执行程序加载和切换. 调试分析:通过gdb调试内核和分析这些内核代码的基本方法. 2. 学习博客汇总 (1)LINUX内核分析第一周学习总结: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关于课程…
<Linux内核分析>第三周学习报告                                    ——构造一个简单的Linux系统MenuOS 姓名:王玮怡  学号:20135116 第一节 Linux内核源代码简介 Linux内核源代码(重点关注arch/x86目录下的代码) 1.linux-3.18.6/init中存储很多内核启动相关的代码,其中main.c中的代码为整个内核启动的起点 2.main.c中,start_kernel函数相当于普通C程序的main函数,内核开始初始化…
<Linux内核分析>第三周学习笔记 构造一个简单的Linux系统MenuOS 郭垚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一.Linux内核源代码简介 1.1 Linux内核源代码 arch:支持不同的CPU的源代码,其中的关键目录包括:Documentation.drivers.firewall.fs.include等 documentation:文档目录 fs…
第17章 模块与设备 设备类型:在所有 Unix 系统中为了统一普通设备的操作所采用的分类. 模块: Linux 内核中用于按需加载和卸载目标码的机制. 内核对象:内核数据结构中支持面向对象的简单操作,还支持维护对象之间的父子关系. sysfs :表示系统中设备树的一个文件系统. 1. 设备类型 三种类型 块设备 字符设备 网络设备 2. 模块 1. Hello,World 模块的所有初始化函数必须符合形式:int my _ init (void); 退出函数必须符合形式:void my_exi…
万子惠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part1 实验 跟踪调用 1.test.c内部 绿色是修改部分 修改Makefile的值 此时查看已经出现exec 运行情况 下面进行跟踪调试: 用list查看情况 可以看到进口是相同的 继续运行 part2 总结部分 可执行文件的创建--预处理.编译和链接 c代码-->1.编译器预处理.cpp(把.h文件宏替换)-…
        1.可执行文件的格式 在 Linux 平台下主要有以下三种可执行文件格式: 1.a.out(assembler and link editor output 汇编器和链接编辑器的输出) 2.COFF(Common Object File Format 通用对象文件格式) 3.ELF(Executable and Linking Format 可执行和链接格式). 在本课程中,主要介绍的是ELF文件.ELF 文件又分为三种类型:共享目标文件(库文件,后缀为.so).可执行文件.可重…
内核源码目录 1. arch:录下x86重点关注 2. init:目录下main.c中的start_kernel是启动内核的起点 3. ipc:进程间通信的目录 实验 使用实验楼的虚拟机打开shell cd LinuxKernel/ qemu -kernel linux-3.18.6/arch/x86/boot/bzImage -initrd rootfs.img 使用gdb跟踪调试内核 qemu -kernel linux-3.18.6/arch/x86/boot/bzImage -initr…
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于佳心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试验:理解进程调度时机跟踪分析进程调度与进程切换的过程 按照老规矩进入qemu 启动gdb之后完成一系列设置,最后设置一个断点schedule,然后开始漫长的跟踪之路 运行到schedule停下了 进程切换的关键代码switch_to分析 进程的调度时机与进程的切换 不同类型的进程有不同的调度需求…
可执行程序的装载 于佳心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实验:Linux内核如何装载和启动一个可执行程序 首先,按照老流程,我们进入LinuxKernel,删除menu,再拷贝menu 然后我们进入menu,用test_exec和test.c中的一个覆盖另一个 我们打开test.c查看代码 和exec有关的部分,其中引入了hello 打开hello,发现hello就…
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贾瑗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 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一.进程切换的关键代码switch-to分析 1.进程调度与进程调度的时机分析 不同类型的进程有不同的调度需求 第一种 I/O-bound · 频繁的进行I/O · 通常会花费很多的时间等待I/O操作的完成 CPU-bound · 计算密集型 · 需要大量的CPU时间进行计算 //导致交互式计算反应迟…
拔掉系统调用的三层皮(下) 于佳心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在视频中老师给MenuOS增加time和time_asm命令,并使用gdb跟踪调用内核函数sys _time,在这里我选择02 fork函数,执行相似的流程 在MenuOS中添加命令的过程分四步: 1.更新menu代码到最新版 2.在main函数中增加MenuConfig 3.增加对应函数 4.make…
环境搭建 环境的搭建参考课件,主要就是编译内核源码和生成镜像 start_kernel 从start_kernel开始,才真正进入了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我们可以把start_kernel看做平时用C编程时的main函数. 在平时应用程序编程中,main函数并不是一开始就启动的,而是先使用汇编和C准备一些变量,例如我们使用的argc和argv参数,以及一些全局变量的初始化.所以我们使用gdb调试程序时,使用bt打印栈痕迹,发现最下面的函数并不是main,而是__libc_start_main…
1.环境的搭建: 这个可以参考孟宁老师的github:mykernel,这里不再进行赘述.主要是就是下载Linux3.9的代码,然后安装孟宁老师编写的patch,最后进行编译. 2.代码的解读 课上的代码全部保存在github上,我fork了一份,然后为它加上了详细的注释,参见mykernel 3.代码结构 这里主要有三个文件: mypcb.h 这个头文件定义了进程控制结构PCB mymain.c 这个文件主要是定义了启动N个进程的过程 myinterupt.c 这个文件主要是时钟中断函数和进程…
操作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于佳心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本章所学内容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 1.函数调用堆栈 2.中断机制 3.mykernel上实际操作构建内核 操作系统的三个法宝指的是:存储程序计算机,函数调用堆栈,中断机制 其中函数调用堆栈是高级语言的起点,它的作用是记录调用路径和参数(调用框架,传递参数,保存返回地址,提供局部变量空间) 这里涉及到了esp,…
1. 实验目的 选择一个系统调用(13号系统调用time除外),系统调用列表,使用库函数API和C代码中嵌入汇编代码两种方式使用同一个系统调用 分析汇编代码调用系统调用的工作过程,特别是参数的传递的方式等. 阐明自己对“系统调用的工作机制”的理解. 实验过程 2.1 fork函数 本次实验选择fork系统调用,其系统调用号为: 2 i386 fork sys_fork stub32_fork 一个进程,包括代码.数据和分配给进程的资源.fork()函数通过系统调用创建一个与原来进程几乎完全相同的…
task_struct结构: struct task_struct {   volatile long state;进程状态  void *stack; 堆栈  pid_t pid; 进程标识符  unsigned int rt_priority;实时优先级  unsigned int policy;调度策略  struct files_struct *files;系统打开文件  ... } 内核处理函数sys_clone:     系统调用通过do_fork实现进程的创建: return do…
1.增加 Menu 内核命令行 调试系统调用. 步骤:删除menu git clone        (tab) make rootfs 这就是我们将 fork 函数写入 Menu 系统内核后的效果,通过命令行,实现了操作系统调用过程. 2.GDB 追踪内核调用 sys_fork 通过查询操作系统内核调用函数 API,我们知道 fork 函数的系统调用是 sys_fork,下面我们就通过 GDB 来追踪 sys_fork 的调用过程. 由图可知,sys_fork 在底层调用的是 do_fork…
一.实验 使用gcc –S –o main.s main.c -m32 命令编译成汇编代码,如下代码中的数字请自行修改以防与他人雷同 int g(int x) { return x + 3; } int f(int x) { return g(x); } int main(void) { return f(8) + 1; } 源代码: 汇编代码: 去点.开头的代码后 堆栈变化: 我对“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理解 通过以上一个小例子,清楚地展示了计算机是如何在堆栈中进行数据流的变化的.我的理解是,当…
计算机如何工作 三个法宝:存储程序计算机.函数调用堆栈.中断机制. 堆栈 函数调用框架 传递参数 保存返回地址 提供局部变量空间 堆栈相关的寄存器 Esp 堆栈指针  (stack pointer) Ebp 基址指针 (base pointer) 堆栈操作 Push:pop Ebp用作记录当前函数调用基址- 其他关键寄存器   中断 Call指令:1.将eip中下一条指令的地址A保存在栈顶:2.设置eip指向被调用程序代码开始处 1.Call xxx 2.进入xxx pushl %ebp m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