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MA/CD解释与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SMA/CD含义 CSMA/CD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此协议是使用在总线型网络中的,不同计算机是通过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协议的重点在于监听和碰撞检测. 2. 为什么要监听和碰撞检测 当初学习的时候,对于为什么要监听空闲和检测碰撞一直很疑惑,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总线型网络来说,如果有多个主机同时发送信号,那么是很难从中分辨出信息的.举个栗子就是一堆不同频率相位的正弦混合在一起,让你从波形图中画出某条正弦曲线,是不是感觉非常的困难?为了避免在网络中遇到这个问题,所以采用载波监听…
我们知道:以太网访问控制用的是CSMA/CD,即载波侦听多点接入/ 冲突检测,是以广播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到所有端口: 我们还知道:交换机能主动学习端口所接设备的MAC地址,在获知该端口的MAC 地址后,就会把传送给目标设备的直接发送到该端口而不是广播出去. 那么,以太网交换机是如何工作的呢?交换机和以太网的工作机理岂不是要相冲突吗 回答:之所以有CSMA/CD的存在,是因为在早期的共享式以太网中,双向的传输是在同一线路上进行的,而以太网是一种共享介质的广播技术,所以同一时间只能有一面的信号在线路上…
文章转自: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14604/article/details/104935912 学习课程:<2019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 学习目的:利用最省时间的方法学习考研面试中的计算机网络. 1.思维导图 2.传输数据的两种链路 3.什么是介质访问控制?它有几种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 是解决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问题. 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有下图所示几种方法: 4.静态划…
1.最早的以太网是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 (1)总线的特点是: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所有计算机都检测到这个数据,这种就是广播通信方式: (2)为了实现在总线上的一对一通信,可以使每一台计算机的适配器拥有一个与其他适配器都不同的地址,当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与适配器ROM中存放的硬件地址一致时,该适配器才能接收到这个数据帧: (3)人们通常把局域网上的计算机称为“主机”,“工作站”,“站点”或“站” 2.以太网为了通信方便采取的措施: (1)采用较为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即不必先…
CSMA/CD协议要点: 1)适配器从网络层获得一个分组,加上以太网的首部和尾部,组成以太网帧,放入适配器的缓存中,准备发送. 2)若适配器检测到信道空闲(即在96比特时间内没有检测到信道上有信号),就发送这个帧.若检测到信道忙,则继续检测并等待信道转为空闲,然后发送这个帧. 3)在发送过程中继续检测信道,若一直未检测到碰撞,就顺利把这个帧发送完毕.若检测到碰撞,则中止数据的发送,并发送认为干扰信号. 4)在中止发送后,适配器就执行指数退避算法,等待r倍512比特时间后,返回到步骤2. 强化碰撞…
为了通信的简便,以太网采取了两种重要的措施: 第一:采用较为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即不必先建立连接就可以直接发送数据: 第二:以太网对发送的数据帧不进行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 因此,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交付,即尽最大努力的交付.但是当目的站收到有差错的数据帧时,就丢弃此帧,其他什么也不做.对有差错帧的重传则有高层来决定.例如,如果高层使用TCP协议,那么TCP就会发现丢失了一些数据,于是经过一定的时间后,TCP就会把这些数据重新传递给以太网进行重传.但是以太网并不知道这是重传帧,而…
1,在某一时刻,那个节点可以发送数据 2,发送时是否会出现冲突 3,出现冲突时如何处理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的基本思想:先监听,再发送.边发送,边监听,如发生冲突,则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发送…
之前上课一直模糊的CSMA/CD进行系统性整理.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ess/Collision Detect)应用在OSI的 数据链路层 在以太网中,多个节点共用一个channel,保证channel可以有效的为节点提供数据传输服务,CSMA/CD就是其中一个MAC协议 提供不可靠的服务. 工作原理: (1)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空就可以送数据. (2)边发送边监听,如果监听到冲突,就停止发送(实际上是发送一个jam signal,一共…
参考文献: https://blog.csdn.net/loveCC_orange/article/details/79177129 一.认识以太网 最早的以太网是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 使用总线如何通信呢? 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的时候,总线上的所有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这就是广播通信方式.当我们需要在总线上进行一对一通信的时候,就需要使每一台计算机的网卡拥有一个与其他网卡都不同的地址.这个时候,我们在发送数据帧时,就需要表明数据帧接收站的地址.只有网卡地址与其相同时,才接受数据帧…
一.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truncated binary exponential type) 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要推迟(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 目的:重传时再次发生碰撞的概率减小. 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 2τ.定义参数 k ,k <= 10,即 k = Min[重传次数, 10]从整数集合[0,1,…, (2k -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 r.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 r 倍的基本退避时间.当重传达 16 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