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OSI七层模型】的更多相关文章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 完成中继功能的节点通常称为中继系统.在OSI七层模型中,处于不同层的中继系统具有不同的名称. 一个设备工作在哪一层,关键看它工作时利用哪一层的数据头部信息.网桥工作时,是以MAC头部来决定转发端口的,因此显然它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具体说:物理层: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网关工作在第四层传输层及其以上…
网络 网络的本质就是通讯,比特传输 网络拓扑 物理布局pc -- 交换机 -- 路由器逻辑布局pc -- 路由器 交换机的产生 网络之初,是通过网线互相连通到各个主机,存在的问题就是2个pc都要与服务器相连接,网络无法分辨先处理谁,这就导致了冲突,这个典型就是hub,所有的口是一个冲突域,开始的时候我们引入csma/cd技术,也就是a发送信息,就会提醒b,我们a在连通发送数据,你先等等. 交换机 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实现多个设备互相通信,与hub同样,每个口都是冲突域,所以不需要监控…
1.  物理层:设备之间的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 2.  数据链路层:成帧,用MAC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与修正 3.  网络层:提供逻辑地址(IP),选路 4.  传输层:可靠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前的错误检测.流控:TCP/IP协议可靠,三次握手:UDP速度快,但不可靠,容易数据丢失(QQ) 默认端口号www:80,mail:25(发送).110(接受),ftp:21,共65535个端口 5.  会话层:对应会话的管理.同步 6.  表示层: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如:加密…
一.软件开发的架构 涉及到两个程序之间通讯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应用类:qq.微信.网盘.优酷这一类是属于需要安装的桌面应用 第二种是web类:比如百度.知乎.博客园等使用浏览器访问就可以直接使用的应用 这些应用的本质其实都是两个程序之间的通讯.而这两个分类又对应了两个软件开发的架构 C/S架构: C/S即:Client与Server ,中文意思: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架构,这种架构也是从用户层面(也可以是物理层面)来划分的. 这里的客户端一般泛指客户端应用程序EXE,程序需要先安装后,才…
网络的发展 网络的发展有下面几个阶段: 独立模式:计算机最开始是以单机模式被广泛使用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是独立的,之间不能够进行数据共享与通信 网络互联: 计算机之间可以链接在一起,完成数据共享,计算机之间还可以进行相互通信 局域网(LAN): 一片区域内的计算机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可以用来相互通信的计算机数量增多 广域网(WAN): 多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广域网,也可以说是一个更大的局域网 "广域网"和"局域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一座…
OSI七层模型 由于整个网络连接的过程相当复杂,包含硬件.软件数据封包与应用程序的互相链接等等.假设想要写一支将联网所有功能都串连在一块的程序.那么当某个小环节出现故障时,整仅仅程序都须要改写.所以我们将整个网络分成数层,每层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并且每层的代码都能够独立撰写,由于相互之间不会干扰.如此一来,当某个小环节出现故障时,仅仅要将该层的代码改写就可以. 并且这样能够让整个网络层次更加的清晰. 在网络上传输信息就像是一个发包裹的过程,从己方的应用程序開始往第七层的包裹里塞数据,再依次塞到第…
1.Internet历史 1. 1968年由美国ARPA机构提出"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让ARPA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叫做阿帕网;2. 1974年,第一个TCP协议详细说明发布了.3. 一个 TCP 协议不能满足,TCP 协议分成了 TCP / IP 两个协议.4. TCP / IP 网络分层  ----- OSI 七层网络模型.TCP/IP四层模型: 2.OSI七层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OSI七层模型:是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
OSI七层模型模型图如下: 前三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给用户提供服务. 后四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数据传递提供服务. 其中 数据链路层中MAC地址负责局域网通信 网络层中IP地址负责外网通信 接下来七层详解: 物理层 : 负责比特流的传递(010101 二进制流) 负责物理接口(常见设备:网线/网卡/插口等) 电气特性的决定 数据链路层: 组帧 定义MAC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与修正,模式: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先听后讲---信道空闲则发送 网络层: 提供…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 完成中继功能的节点通常称为中继系统.在OSI七层模型中,处于不同层的中继系统具有不同的名称. 一个设备工作在哪一层,关键看它工作时利用哪一层的数据头部信息.网桥工作时,是以MAC头部来决定转发端口的,因此显然它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具体说:物理层: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网关工作在第四层传输层及其以上…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协议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常规的路由器是三层交换设备,常规的交换机是二层交换设备.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