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篇:webpack打包发布】的更多相关文章

好家伙,到了打包发布这一步了 1.配置打包命令: 在package.json 文件的 scripts 节点下,新增 build 命令如下: "scripts": { "dev": "webpack serve", // 开发环境中,运行 dev 命令 "build": "webpack --mode production" //项目发布时,运行 build 命令 } (出现了!!,npm run build…
1.打包 :npm run build 2.发布: 1)使用静态服务器工具包 npm install -g serve serve dist 访问:http://www.localhost.5000 2)使用动态web服务器(Tomcat)[了解!]    1. 修改配置:webpack.prod.conf.js     output:{       buildPath: '/vue_demo/'  ----->发布时项目的名称     }     2.重新打包:npm run build  …
AV Foundation提供了直接处理媒体样本的低级功能,其中需要使用的两个重要的类,AVAssetReader和AVAssetWrite,AVAssetReader用于从AVAsset资源读取媒体样本,AVAssetWrite用于对媒体资源进行编码并写入到容器文件中.下面简单的使用一下: 初始化AVAssetReader -(void)configAssetReader { NSURL *videoUrl = [NSURL fileURLWithPath:[self resoucePath]…
原文:WCF技术剖析之二十七: 如何将一个服务发布成WSDL[编程篇] 对于WCF服务端元数据架构体系来说,通过MetadataExporter将服务的终结点导出成MetadataSet(参考<如何导出WCF服务的元数据>),仅仅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被成功导出的以MetadataSet对象表示的元数据需要最终作为可被访问的网络资源发布出来,才能被服务消费者获取,进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服务调用.元数据的发布最终是通过ServiceMetadataBehavior这样一个服务行为实现的,我们先来认…
在前文 Webpack 打包优化之体积篇中,对如何减小 Webpack 打包体积,做了些探讨:当然,那些法子对于打包速度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然而,打包速度之于开发体验和及时构建,相当重要:所以有必要对其做更为深入的研究,以便完善工作流,这就是本文存在的缘由. Webpack Package optimization 减小文件搜索范围 在使用实际项目开发中,为了提升开发效率,很明显你会使用很多成熟第三方库:即便自己写的代码,模块间相互引用,为了方便也会使用相对路劲,或者别名(alias):这中间…
谈及如今欣欣向荣的前端圈,不仅有各类框架百花齐放,如Vue, React, Angular等等,就打包工具而言,发展也是如火如荼,百家争鸣:从早期的王者Browserify, Grunt,到后来赢得宝座的 Gulp, 以及独树一帜的 fis3, 以及下一代打包神器 Rollup :在 browserify,grunt,gulp,rollup,webpack 可以一窥其中部分对比.在本文要探究的是,当前打包工具绝对霸者 Webpack. Webpack Package optimization W…
谈及如今欣欣向荣的前端圈,不仅有各类框架百花齐放,如Vue, React, Angular等等,就打包工具而言,发展也是如火如荼,百家争鸣:从早期的王者Browserify, Grunt,到后来赢得宝座的 Gulp, 以及独树一帜的 fis3, 以及下一代打包神器 Rollup :在 browserify,grunt,gulp,rollup,webpack 可以一窥其中部分对比.在本文要探究的是,当前打包工具绝对霸者 Webpack. Webpack Package optimization W…
好家伙, 1.webpack配置中devServer节点的常用配置项 devServer:{ //首次打包完成后,自动打开浏览器 open:ture, //在http协议中,如果端口号是80,则可以被省略(只有) port:80 //指定运行的主机地址 host:'127.0.0.1' } 注意:凡是修改了webpack.config.js配置文件,或修改了package.json配置文件, 必须重启实时打包的服务器,否则最新配置的文件无法生效 2.webpack的loader 2.1.load…
Webpack是个很流行的打包工具,但其打包速度却一直被吐槽着 如果不用上一些打包的优化建议,单单打包两三个文件就能花上好几秒,放上几十个入口文件依赖几百上千个包的话,几分钟十几分钟妥妥的 本文整理了常见的一些方法中,部分使用之后就看到了很大改善,部分没什么明显的变化,也可能是项目规模还不够大,先记录一下方法也好 一.使用监听模式或热更新热替换 webpack支持监听模式,此时需要重新编译时就可以进行增量构建,增量构建是很快的,基本不到一秒或几秒之内就能重新编译好 注意区分一下开发环境和线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