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关于AdaBoost的一些再思考】的更多相关文章

一.Decision Stumps: Decision Stumps称为单层分类器,主要用作Ensemble Method的组件(弱分类器).一般只进行一次判定,可以包含两个或者多个叶结点.对于离散数据,可以选取该属性的任意一个数据作为判定的分割点:对于连续数据,可以选择属性的一个阈值做为分割点进行判定(大于该阈值分配到一类,小于该阈值分配到另一类:当然也可以选取多个阈值并由此得到多个叶结点).   二.AdaBoost的理解: 1.基本流程 简单的说,AdaBoost框架就是根据指定的参数,进…
import java.util.Scanner; //题目: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求它在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第10次反弹多高? public class Bal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firsthight; int n; Scanner in = new Scanner (System.in);//从键盘读取两个数据 System.out.println…
题意略. 思路:再思考后发现,为了构造出最大的三角形面积和,我们应该尽量让长的棍子相组合,这样构造出的三角形面积和最大,贪心能解.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 int n; double cal(double a,double b,double c){ ; return sqrt(p * (p - a) * (p - b) * (p - c)); } bool judge(double a,double b,double c)…
EventBus/EventQueue 再思考 Intro 之前写过两篇文章,造轮子系列的 EventBus/EventQueue,回想起来觉得当前的想法有点问题,当时对 EvenStore 可能有点误解,有兴趣可以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weihanli/p/implement-a-simple-event-bus.html/https://www.cnblogs.com/weihanli/p/implement-event-queue.html, 最近把 Eve…
单纯考逻辑 题目: 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求它在第n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第n次反弹多高?(n<=10) 输入描述: 一行,一个整数n (1<=n<=10). 输出描述: 输出两个浮点数ans1,ans2.ans1为第n次落地时,共经过的距离:ans2为第n次反弹的高度.答案应与标准答案误差小于1e-5.两个数间以空格相间. 输入例子1: 1 输出例子1: 100.000000 50.000000 输入例子2: 10 输出例子2: 299.6…
前言 前后端完全分离其实一直是Web开发人员的梦想,也一直是我的梦想,遥想当年,无论是直接在代码里面输出HTML,还是在HTML里面嵌入各种代码,都不能让人感到满意.期间的痛苦和纠结,我想所有Web开发人员都深有感触. 由于最近几年一直在MS平台,从Web Form到MVC,MS平台虽然易用好学,但整合度太高而灵活性不足,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前后端分离的思路. (Java平台的兄弟如果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平台和思路,最好能简单留个言给个帖子地址或者技术名称,不胜感激). ASP.NET的MVC模式的确…
http://blog.csdn.NET/babyfacer/article/details/6902985 原文链接:http://www.hpcwire.com/hpcwire/2011-06-09/top_10_objections_to_gpu_computing_reconsidered.html作者:Dr. Vincent Natoli, Stone Ridge Technology (http://www.stoneridgetechnology.com/ )译者:陈晓炜(转载请注…
索引 NET Core应用框架之BitAdminCore框架应用篇系列 框架演示:https://www.bitadmincore.com 框架源码:https://github.com/chenyinxin/cookiecutter-bitadmin-core NetCore应用框架开源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通过不断的迭代,对于框架的定位重新做一个思考,决定放弃一些原来的想法,将定位重新聚焦: 1.定位于没有自主开发框架的小团队,包括企业团队均可免费获得使用. 2.定位于后台管理模块开发,以管理…
a = [100]  #每个‘反弹落地’过程经过的路程,第1次只有落地(100米) h = 100  #每个‘反弹落地’过程,反弹的高度,第1次为100米 print('第1次从%s米高落地,走过%s米,之后又反弹至%s米.' % (h, a[0], h/2)) for i in range(2,11):  #第1次已初始化,再循环9次     a.append(h)  #先计算路程,再高度减半,因为一个‘反弹落地’为2个高度     h = h / 2     print('第%s次从%s米高…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hn=sn/; int i; ;i<=;i++) //注意i是从2开始的,反弹第一次s1=200m,h1=50m { sn = sn+hn*; //hn*2是因为反弹后再落地的距离是相等的,别忘了2*hn hn = hn/; } printf("%f\n%f\n",sn,h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