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三:1.k近邻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kNN算法的思想: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对新的输入实例,在训练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近邻的k个实例,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类,就把输入实例分为这个类. 2.算法 (1)根据给定的距离度量,在训练集T中找出与实例x最邻近的k个点,涵盖着k个点的邻域记做; (2)在中根据分类决策规则(如多数表决)决定x的类别y: 其中,I为指示函数,即当yi=cj时I为1,否则为0. 距离度量一般是Lp距离或者是Minkowski距离. xi,xj的Lp距离定义为: 这里p≥1,当p=2时,称为欧氏距离:当p=1时,…
一.什么是K近邻? K近邻是一种基本的分类和回归方法. 在分类时,对新的实例,根据其K个最近邻的训练实例的类别,通过多数表决权等方式预测其类别. 通俗的讲,找K个和其关系最近的邻居,哪个类别的邻居多,就把它划分到哪一类 特性: (1)多分类 (2)判别模型 (3)三个基本要素:K值选择.距离度量.分类决策规则 (4)K=1时,称为最近邻算法 二.K近邻模型 1.模型:K近邻法的模型对应特征空间的一个划分,每一个划分对应一个类别 2.距离度量: (1)通常使用欧氏距离 (2)更一般的Lp距离 3.…
/*先把标题给写了.这样就能经常提醒自己*/ 1. k近邻算法 k临近算法的过程,即对一个新的样本,找到特征空间中与其最近的k个样本,这k个样本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这个新的样本也归为这个类. 算法  输入:训练数据集 其中为样本的特征向量,为实例的类别,i=1,2,…,N:样本特征向量x(新样本): 输出:样本x所属的类y. (1)根据给定的距离度量,在训练集T中找出与x最相邻的k个点,涵盖这k个点的邻域记作: (2)在中根据分类决策规则(如多数表决)决定x的类别y:              …
书中存在的一些疑问 kd树的实现过程中,为何选择的切分坐标轴要不断变换?公式如:x(l)=j(modk)+1.有什么好处呢?优点在哪?还有的实现是通过选取方差最大的维度作为划分坐标轴,有何区别? 第一种方法网上也没具体的解释,我不是很清楚其原因(可能要去论文上找原因). 不过第二种方法的话,方差越大,说明这个维度数据的相似性就越差,就越容易通过选取中点的方式将数据集分开,kd树的效率就越高,试想如果你挑了一个维度其中数据全为一样,那么kd树的建立过程就无法将使用挑选中位数的方法来达到,而且后面的…
本系列笔记内容参考来源为李航<统计学习方法> k近邻是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书中只讨论分类情况.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输出为实例的类别.k值的选择.距离度量及分类决策规则是k近邻法的三个基本要素. k近邻算法 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对新的输入实例,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邻近的k个实例,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该输入实例分为这个类. k近邻法没有显示的学习过程. k近邻模型 距离度量 一般为欧式距离,Lp距离.Minkowski距离等 由不同的距离度量所确定的最近邻点是不同的. 式…
统计学习方法与Python实现(二)——k近邻法 iwehdio的博客园:https://www.cnblogs.com/iwehdio/ 1.定义 k近邻法假设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其中的实例类别已定.分类时,对新的实例,根据其k个最近邻的训练实例的类别,通过多数表决的方式进行预测.k近邻法不具有显式的学习过程,而实际上是利用训练数据集对特征空间进行划分,并作为其分类的模型.k近邻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k值的选择.距离度量和分类决策规则. k近邻法的模型是将特征空间划分成一些称为单元的子空间,并且…
对新的输入实例,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邻近的\(k\)个实例,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该输入实例分给这个类. \(k\) 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 \(k\)-NN)是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这里只讨论分类问题中的\(k\)-NN. 三要素: \(k\)值的选择 距离度量 分类决策规则 \(k\)近邻算法 输入:训练数据集\(T = \{ (x_1,y_1), (x_2,y_2), \cdot \cdot \cdot , (x_N,y_N) \…
k 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 是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本书只讨论分类问题中的k近邻法.k近邻法的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对应于特征空间的点;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可以取多类.k近邻法假设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其中的实例类别已定.分类时,对新的实例,根据其k个最近邻的训练实例的类别,通过多数表决等方式进行预测.因此,k近邻法不具有显式的学习过程.k近邻法实际上利用训练数据集对特征向量空间进行划分,并作为其分类的“模型”.k值的选择.距离度量及分类决策规则是k近邻法的三个基…
<统计学习方法>(第二版)第3章 3 分类问题中的k近邻法 k近邻法不具有显式的学习过程. 3.1 算法(k近邻法) 根据给定的距离度量,在训练集\(T\)中找出与\(x\)最邻近的\(k\)个点,涵盖这k个点的x的邻域记作\(N_k(x)\) 在\(N_k(x)\)中根据分类决策规则(如多数表决)决定\(x\)的类别\(y\) 3.2 k近邻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 距离度量 特征空间中,对每个实例点的距离是两个实例点相似程度的反映. \(L_p\)距离: \[ L_p(x_i,x_j)=(\su…
K近邻法(k-nearst neighbors,KNN)是一种很基本的机器学习方法了,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也会不自主的应用.比如,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只需要观察他来往最密切的几个人的人品好坏就可以得出了.这里就运用了KNN的思想.KNN方法既可以做分类,也可以做回归,这点和决策树算法相同. KNN做回归和分类的主要区别在于最后做预测时候的决策方式不同.KNN做分类预测时,一般是选择多数表决法,即训练集里和预测的样本特征最近的K个样本,预测为里面有最多类别数的类别.而KNN做回归时,一般是选择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