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用EXISTS替代IN】的更多相关文章

大家都知道exists的速度要比in的速度快,也知道exists函数返回一个布尔值,也就是说exists函数里最后要是 a.id =b.id类似这种方式结束. 例如: SELECT * FROM TBL_REBATE_DAY_COUNT WHERE ID IN (1, 2, 3, 4, 5); (假设TBL_ALGO_RECORD 表中有ID=1,2,3,4,5)常规的方式转换成exists为 SELECT * FROM TBL_REBATE_DAY_COUNT a WHERE exists(S…
在许多基于基础表的查询中,为了满足一个条件,往往需要对另一个表进行联接.在这种情况下, 使用EXISTS(或NOT EXISTS)通常将提高查询的效率. 低效: SELECT * FROM EMP (基础表) WHERE EMPNO > 0 AND DEPTNO IN (SELECT DEPTNO FROM DEPT WHERE LOC = ‘MELB’) 高效: SELECT * FROM EMP (基础表) WHERE EMPNO > 0 AND EXISTS (SELECT ‘X’ FR…
在子查询中,NOT IN子句将执行一个内部的排序和合并.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NOT IN都是最低效的 (因为它对子查询中的表执行了一个全表遍历).  为了避免使用NOT IN ,我们可以把它改写成外连接(Outer Joins)或NOT EXISTS. 例如: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_NO NOT IN (SELECT DEPT_NO FROM DEPT WHERE DEPT_CAT=’A’); 为了提高效率.改写为: (方法一: 高效) SELECT …. F…
有两个简单例子,以说明 "exists"和"in"的效率问题 1) select * from T1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a=T2.a) ; T1数据量小而T2数据量非常大时,T1<<T2 时,1) 的查询效率高. 2) select * from T1 where T1.a in (select T2.a from T2) ; T1数据量非常大而T2数据量小时,T1>>T2 时,2)…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但是请标注出处地址http://www.cnblogs.com/V1haoge/p/6385312.html 我们在程序中一般在做SQL优化的时候讲究使用EXISTS带替代IN的做法,理由是EXISTS执行效率要比IN高. 之前我一直挺懵懂的一件事情是如何使用EXISTS来替换IN呢,二者表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今天就我个人理解记录一下 IN表示范围,指某一字段在某一范围之内,这个范围一般使用子查询来获取,由此可知IN子查询返回的结果应该就是这个范围集. EXISTS表示存在,…
exists 是Oracle sql中的一个函数.表示是否存在符合某种条件的记录.如 select * from A,B where A.id=B.id and exists (SELECT * FROM A WHERE A.type LIKE 'S%') 它和Oracle的另外一个函数IN很相似,你可以比较一下他们的用法,见下: 1 性能上的比较比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x in ( select y from T2 )执行的过程相当于:select * from t1…
select value from temp_a awhere a.id between 1 and 100and not exists(select * from temp_b b where a.value=b.value); 这时能查出结果 select value from temp_a awhere a.id between 1 and 100and a.value not in(select value from temp_b); 此时查出的结果为空. 经过google终于找出原因:…
1)用IN 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select id from B); 以上查询使用了in语句,in()只执行一次,它查出B表中的所有id字段并缓存起来.注意,是缓存了起来.之后,检查A表的id是否与B表中的id相等,如果相等则将A表的记录加入结果集中,直到遍历完A表的所有记录. 可以看出,当B表数据较大时不适合使用 in(),因为它会B表数据全部遍历一次. 如:A表有10000条记录,B表有1000000条记录,那么最多有可能遍历10000*1000000次.…
话不多说,简单的总结而已.网络上很多很详细介绍. 例如,博文:http://blog.csdn.net/zhiweianran/article/details/7868894  当然这篇也是转载的,原创地址就不深究了.学习就好. 具体的可以参照这个博文地址,介绍的还是比较详细的. ---我的简单记录,如下: select * from a ; insert into a(id,name) values(1,'name1');insert into a(id,name) values(2,'nam…
当删除表中的记录时,在通常情况下, 回滚段(rollback segments ) 用来存放可以被恢复的信息. 如果你没有COMMIT事务, ORACLE会将数据恢复到删除之前的状态(准确地说是恢复到执行删除命令之前的状况) 而当运用TRUNCATE时, 回滚段不再存放任何可被恢复的信息.当命令运行后,数据不能被恢复.因此很少的资源被调用,执行时间也会很短.  ( TRUNCATE只在删除全表适用,TRUNCATE是DDL不是D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