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UNet和我们经常看到的编解码器模型,他们的模型都是先将数据下采样,也称为特征提取,然后再将下采样后的特征恢复回原来的维度.这个特征提取的过程我们称为"下采样",这个恢复的过程我们称为"上采样",本文就专注于神经网络中的下采样和上采样来进行一次总结.写的不好勿怪哈. 神经网络中的降维方法 池化层 池化层(平均池化层.最大池化层),卷积  平均池化层 pytorch nn.AvgPool1d nn.AvgPool2d tensorflow tf.layers…
降维: 比如某次卷积之后的结果是W*H*6的特征,现在需要用1*1的卷积核将其降维成W*H*5,即6个通道变成5个通道: 通过一次卷积操作,W*H*6将变为W*H*1,这样的话,使用5个1*1的卷积核,显然可以卷积出5个W*H*1,再做通道的串接操作,就实现了W*H*5. 升维: 比如某次卷积之后的结果是W*H*6的特征,现在需要用1*1的卷积核将其降维成W*H*7,即6个通道变成7个通道: 通过一次卷积操作,W*H*6将变成W*H*1,这样的话,使用7个1*1的卷积核,显然可以卷积出7个W*H…
1.如何在全连接层拼接特征? 有一种方法是有两个input,一个input通过网络最终达到全连接层,另一个input直接接一个全连接网络,神经元数是特征数,这两个可以进行一个concat.  当然了也可以直接输入特征concat到全连接层,但是据说前者效果要好一点. 2.word2vec词向量如何在网络中更新? 在我的一个模型中(网络层次较浅),我用word2vec词向量的效果比之用随机词向量然后更新的效果要远远远远远远的不如!!!很绝望,发现word2vec词向量生成tensor又不能更新,不…
重要接口inverse_transform  在上周的特征工程课中,我们学到了神奇的接口inverse_transform,可以将我们归一化,标准化,甚至做过哑变量的特征矩阵还原回原始数据中的特征矩阵,这几乎在向我们暗示,任何有inverse_transform这个接口的过程都是可逆的.PCA应该也是如此.在sklearn中,我们通过让原特征矩阵X右乘新特征空间矩阵V(k,n)来生成新特征矩阵X_dr,那理论上来说,让新特征矩阵X_dr右乘V(k,n)的逆矩阵 ,就可以将新特征矩阵X_dr还原为…
转载请注明处处: http://www.cnblogs.com/darkknightzh/p/9017854.html 参考网址: https://pytorch.org/docs/stable/nn.html?highlight=conv2d#torch.nn.Conv2d https://www.cnblogs.com/chuantingSDU/p/8120065.html https://blog.csdn.net/chaolei3/article/details/79374563 1x1…
JAVA中生成.解析二维码的方法并不复杂,使用google的zxing包就可以实现.下面的方法包含了生成二维码.在中间附加logo.添加文字功能,并有解析二维码的方法. 一.下载zxing的架包,并导入项目中,如下: 最主要的包都在com.google.zxing.core下.如果是maven项目,maven依赖如下: <dependency> <groupId>com.google.zxing</groupId> <artifactId>core</…
本文作者Key,博客园主页:https://home.cnblogs.com/u/key1994/ 本内容为个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zhengzha16@163.com 在进行神经网络训练时,batch_size是一个必须进行设置的参数.以前在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时,由于模型结构很简单,所以对的batch_size值的设置没太在意.最近在做YOLO这样的深度网络,模型结构本身比较复杂,且训练样本量较大,在训练时损失函数降得较慢.看网上有些文章说可以改变batch_size的值来提升…
前置知识   矩阵的逆 知识地图   首先我们将了解一种叫升维的方法,用已有特征构造更多的特征.接着通过对空间与投影建立一定的概念后,推导出最小二乘法. 当特征数量不足时   在上一篇<初识线性回归>中,我们假设要处理的问题有足够的样本数量和足够的特征数量.记得样本数量是用m表示,特征数量是用n表示.假如只有1个特征该如何构建模型呢?   假设现在有一个数据集,数据集中只包含一个地区房屋的面积信息和销售情况.即只有面积这一个特征,如何只用一个特征来预测房屋的销售情况呢?   可视化能帮助我们更…
交叉熵的作用 通过神经网络解决多分类问题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在最后一层设置n个输出节点,无论在浅层神经网络还是在CNN中都是如此,比如,在AlexNet中最后的输出层有1000个节点: 而即便是ResNet取消了全连接层,也会在最后有一个1000个节点的输出层: 一般情况下,最后一个输出层的节点个数与分类任务的目标数相等.假设最后的节点数为N,那么对于每一个样例,神经网络可以得到一个N维的数组作为输出结果,数组中每一个维度会对应一个类别.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如果一个样本属于k,那么这个类别所对…
国外的文献汇总: <Network Traffic Classification via Neural Networks>使用的是全连接网络,传统机器学习特征工程的技术.top10特征如下: List of Attributes Port number server Minimum segment size client→server First quartile of number of control bytes in each packet client→server Maximum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