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point 检查点 checkpoint,即检查点.在undolog中写入检查点,表示在checkpoint前的事务都已经完成commit或者rollback 了,也就是检查点前面的事务已经不存在数据一致性的问题了.那这个checkpoint如何去实现呢.其实实现的机制很简单,就是周期性的往 undolog里面写入.当然这个写入肯定不是随随便便的往里写,在往里写的时候,肯定要检查前面的事务是否完成. 这个时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因为数据库是一直在运行的,也就是事务是在不断启动的,同时…
数据库存放数据的文件,本文称其为data file. 数据库的内容在内存里是有缓存的,这里命名为db buffer.某次操作,我们取了数据库某表格中的数据,这个数据会在内存中缓存一些时间.对这个数据的修改在开始时候也只是修改在内存中的内容.当db buffer已满或者遇到其他的情况,这些数据会写入data file. undo,redo 日志在内存里也是有缓存的,这里将其叫做log buffer.磁盘上的日志文件称为log file.log file一般是追加内容,可以认为是顺序写,顺序写的磁盘…
MySQL中有六种日志文件,分别是:重做日志(redo log).回滚日志(undo log).二进制日志(binlog).错误日志(errorlog).慢查询日志(slow query log).一般查询日志(general log),中继日志(relay log).其中重做日志和回滚日志与事务操作息息相关,二进制日志也与事务操作有一定的关系,这三种日志,对理解MySQL中的事务操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undo是将用户上一步做的操作对程序造成的改动恢复到改动之前,而redo操作是指重新实现这种改…
InnoDB’s Undo 前言 Undo log是InnoDB MVCC事务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对记录做了变更操作时就会产生undo记录,Undo记录默认被记录到系统表空间(ibdata)中,但从5.6开始,也可以使用独立的Undo 表空间. Undo记录中存储的是老版本数据,当一个旧的事务需要读取数据时,为了能读取到老版本的数据,需要顺着undo链找到满足其可见性的记录.当版本链很长时,通常可以认为这是个比较耗时的操作(例如bug#69812). 大多数对数据的变更操作包括INSERT…
本文转载自桦仔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lyhabc/archive/2013/06/10/3130856.html 对SQLSERVER数据库事务日志的疑问 摸不透SQLSERVER了 实验环境:SQLSERVER2005 SP4,Windows7 本来没什么心情写文章,反正没人看,关于我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有些可以从文章结尾的MSDN补充那里找到答案,而有些还没有答案 根据CSDN博客的这篇文章介绍,大家可以先看一下,然后再继续往下看,因为下面会引用到CSDN博客里的…
转载: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50908 事务: 说起mysql innodb存储引擎的事务,首先想到就是ACID(不知道的请google),数据库是如何做到ACID的呢?举个例子: 数据库数据存放的文件称为data file:日志文件称为log file:数据库数据是有缓存的,如果没有缓存,每次都写或者读物理disk,那性能就太低下了.数据库数据的缓存称为data buffer,日志(redo)缓存称为log buffer:既然数据库数据有缓存,就很难…
前言 可以说mysql的多数特性都是围绕日志文件实现,而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种 redo 日志 undo 日志 binlog 日志 关注公众号,一起交流:微信搜一搜: 潜行前行 1 redo日志 innodb 为了提高磁盘I/O读写性能,存在一个 buffer pool 的内存空间,数据页读入会缓存到 buffer pool,事务的提交则实时更新到 buffer pool,而不实时同步到磁盘(innodb 是按 16KB 一页同步的,一事务可涉及多个数据页,实时同步会造成浪费,随机I/O).事务…
Mysql数据库的用户和日志管理 数据库的用户管理 1.mysql用户账号管理 用户账号 user@host user:账户名称 host:此账户可通过哪些客户端主机请求创建连接线程,可以是ip.主机名或network. %:任意长度的任意字符: _:任意单个字符: 1)新建用户 create user 'user_name'@'来源地址' [identified by [password]'密码']; help create user create user user_specificatio…
好久没有写技术文章了,因为一直在思考 「后端分布式」这个系列到底怎么写才合适. 最近基本想清楚了,「后端分布式」包括「分布式存储」和 「分布式计算」两大类. 结合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以寻找答案的方式来剖解技术,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是在创造新技术,而是在应用技术. 为了更有效率与效果的用好技术,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技术的原理与工作方式. 带着问题从使用者的角度去剖析技术原理,并将开源技术产品和框架作为一类技术的参考实现来讲解. 以讲清原理为主要目的,对于具体实现的技术细节若无特别之处则尽可能点到即止.…
Atitit 数据库事务实现原理   1.1. 自己在程序中实现事务操作. 如果只是需要事务的话,你自己给mongo操作加上事务功能就可以啦..数据库事务只不过是他自己实现了而已..如果数据库不支持事务,就要你在代码里面实现事务就可以了.. 最简单方便的就是使用日志方式来做事务就可以了.. 比如插入俩个数据.每执行一个sql,就生成一个undo日志即可.. Undo日志表如下字段(事务id,表格名称,操作[insert,update,delete],原记录id,新记录id)   如果后面的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