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初探(ip协议)】的更多相关文章

一.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域TCP/IP四层体系结构对比 ISO/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 TCP/IP协议模型(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包含了一系列构成互联网基础的网络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通过20多年的…
网际协议IP 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根据中间设备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的中间设备: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
为了给大家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WIZnet特此举办第一期培训活动,由WIZnet一线project师为你分享最最前沿和有用的网络技术知识,帮你解答开发过程中的疑问.欢迎前来交流.名额有限(20名满),抓紧报名吧! 面向对象:一线攻城狮,在校学生,创客等.需具备单片机编程能力- 本期内容:TCP/IP网络协议及事实上现方法 准备物品:笔记本电脑 + W5500开发板(临时借用也可) 培训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38号现代汽车大厦22层i108室(地铁十号线亮马桥B口出500M) 培训时间:2014…
TCP/IP体系结构 TCP/IP四层协议 五层协议 协议 作用 应用层 应用层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 - 运输层 运输层 TCP(面向连接的,可靠的).UDP(无连接的,不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 两台主机的进程之间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网际层 网络层 IP 控制子网的运行,逻辑分址.分组传输.路由选择等 网络接口层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寻址,同时将比特流转变为逻辑传输线路 网络接口层 物理层 - 不同物理介质字节流的传输 运输层 一.TCP连接管理:建立(三次握手).释放…
粗读了两遍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对于计算计算机网络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所以打算写一篇文章(希望是教程)进行巩固(主要围绕IP协议). 局域网 因特网的产生和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对于不了解当中技术细节的人来说,因特网的工作是透明的,即我们不知道在每次点击一个链接,发送一个文件,或者进行联机游戏时计算机的软硬件背后,无数线缆,电磁波,甚至卫星是怎样将我们的数据运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而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有毫秒间的数据收发和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网络互联. 首先,从比较原始的地方开始讲起,当我…
一.域名        域名(Domain Name),简称域名.网域,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字符型标志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        IP地址是Internet主机的作为路由寻址用的数字体标识,人不容易记忆,因而产生了域名这一种字符型标识.例如,www.wikipedia.org是一个域名,和IP地址208.80.152.2相对应.通常可以这样认为,因为IP地址是数字,不容易识别和记忆,所以用字符形…
互联网,即因特网,Internet.互联网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计算机网络.连接了世界上无数的计算设备,这些计算设备为PC.基于Linux的工作站,serverservers等等. 这些设备依据其作用不同可以被称为主机host或者端系统end system. 端系统通过通信链路communication link和分组交换机packet switch连接到一起.发送数据时,发送端系统将数据分段,并为每段加上首部字节. 这样的形成的信息包称为分组packet.分组到达目标端系统后,被装配成初始数据. 分…
网络中的每一台主机和路由器都有一个网络层部分.而路由器中也没有网络层以上的层次.网络层是协议栈中最复杂的层次. 转发forwarding:当一个分组到达某路由器的输入链路时.该路由器将分组移动到适当的输出链路. 选路routing:当分组从发送方流向接收方时.网络层必须决定这些分组所採用的路由或路径.而计算这些路径的算法被称为选路算法routing algorithm. 转发是路由器将分组从输入链路接口转移到适当的输出链路接口的本地动作.而选路分组由源到目的地时.决定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的进程.…
前面一期说到了IP层的IP协议跟ARP协议,因为IPV4协议自身有些不足的地方,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又引入了一些别的协议.觉得这种弥补方式治标不治本~~ 1)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 2)CIDR无类域间路由协议 1)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 因为IP协议是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所以就要引入别的协议来弥补这个缺陷.在IP路由的过程中,若主机或路由发生异常,便可利用ICMP来传送相关的信息. 消息类型 描述 目的节点不可达(目的节点挂了) 分组不能递交 超时 生存期(TTL)字段为0,分组丢弃 参…
之前忘记说了,这些内容都是边看视频边写的,视频出自西安交通大学. 本期说的是IP分组转发的内容,里面详细介绍了IP协议跟ARP协议,最后再给出一个例子,说明这两个协议在网络中传输的具体过程. 1)Ip分组与转发 2)在Internet中,IP分组的特点 3)ARP协议 4)IP分组发送过程 1)Ip分组与转发 红色部分为固定部分,绿色部分是数据部分 IP头包括20个字节的固定长度和变长(最多40个字节)的可选部分, 版本:如IPV4,IPV6; 头部长度:IP分组头的长度 长度:IP头+数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