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初内核并没有实现对多线程的支持,2.6之后开始以轻量级进程的方式对多线程进行支持(轻量级线程组). a.在2.6 之前,如果需要实现多线程,只能在用户态下实现,用户程序自己控制线程的切换, 实际是N:1的对应关系,因为此刻内核调度是按进程的,不管应用中有多少个线程,它也只 能共享调度,如果有任何一个线程调用阻塞控制,那么整个进程的调度也就阻塞了. b.在2.6 之后NPTL 实现了轻量级进程,对应一个内核线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a中的原理, 就可以实现N:N 的对应关系,即用户进程中n个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