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Uber成长非常迅速,工程师团队快速扩充,据说Uber有2000名工程师,8000个代码仓库,部署了1000多个微服务.微服务架构是Uber应对技术团队快速增长,功能快速上线很出色的解决方案.本文偏向微服务的入门篇,以Uber微服务为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微服务特性 对于微服务没有适当的定义,你可以说它是一个框架,由小型的.独立的可部署的服务组成,执行不同的操作. 微服务专注于单个业务领域,可以作为完全独立的可部署服务,并在不同的技术栈上实现它们. 单体架构和微服务架构区别 在使用微…
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WYu3gDwKKf06f_FYbO9YRg 本文主要介绍我个人在使用 Kubernetes 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Kubernetes 配置」,是我个人的「最佳实践」.其中大部分内容都经历过线上环境的考验,但是也有少部分还只在我脑子里模拟过,请谨慎参考. 阅读前的几个注意事项: 这份文档比较长,囊括了很多内容,建议当成参考手册使用,先参照目录简单读一读,有需要再细读相关内容. 这份文档需要一定的 Kubernetes 基础才能理解…
本文转自:http://technet.microsoft.com/zh-cn/magazine/jj717232.aspx 英文版:http://msdn.microsoft.com/library/azure/jj717232.aspx 作者:Mark Simms 和 Michael Thomassy 供稿作者:Jason Roth 和 Ralph Squillace 审阅者:Brad Calder.Dennis Mulder.Mark Ozur.Nina Sarawgi.Marc Merc…
参考网址: https://archy.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03659692 2018年,我开始学习和实践.NET Core,并开始了微服务的学习,以及通过各种开源组件搭建服务治理技术方案,并在学习过程中总结了一个.NET Core微服务学习与实践系列文章,涵盖了服务发现.API网关.配置中心.验证授权.分布式日志.性能监控.事件总线等开源项目的使用,还介绍了基于Steeltoe这个开源项目让.NET Core可以在Spring Cloud框架下共享Sp…
介绍 最近,人们对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和微服务系统架构的缺点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尽管仅仅在几年前,由于微服务体系架构提供了许多好处,如独立部署的灵活性.明确的所有权.提高系统稳定性以及更好地分离关注点等,但近年来,人们开始谴责微服务的倾向极大地增加了复杂性,有时甚至使微小的特性也难以构建. 随着 Uber 已经发展到大约 2200 个关键微服务,我们亲身体验了这些折衷.在过去两年里,Uber 试图降低微服务的复杂性,同时仍然保持微服务架构的优势.通过这篇博文,我们希望介绍我们对微服务体系结构的通用方…
CI Weekly 围绕『 软件工程效率提升』 进行一系列技术内容分享,包括国内外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持续部署.自动化测试. DevOps 等实践教程.工具与资源,以及一些工程师文化相关的程序员 Tips .同步于 flow.ci Blog.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知乎专栏,简书,欢迎关注或投稿:)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晃几个月的时光已逝,我们在秋冬交界忙碌中做了许多事情: flow.ci 开启公测: 呼声较高的中文版正式上线: 全面支持 iOS 项目的持续集成(需内测邀请). 相关的更新日志…
如何为容器配置 Request 与 Limit? 这是一个即常见又棘手的问题,这个根据服务类型,需求与场景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固定的答案,这里结合生产经验总结了一些最佳实践,可以作为参考. 所有容器都应该设置 request request 的值并不是指给容器实际分配的资源大小,它仅仅是给调度器看的,调度器会 "观察" 每个节点可以用于分配的资源有多少,也知道每个节点已经被分配了多少资源.被分配资源的大小就是节点上所有 Pod 中定义的容器 request 之和,它可以计算出节点剩余多少…
单体最佳实践的由来 对于很多初创公司来说,业务的早期我们更应该关注于业务价值的交付,并且此时用户体量也很小,QPS 也非常低,我们应该使用更简单的技术架构来加速业务价值的交付,此时单体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正如我直播分享时经常提到,我们在使用单体快速交付业务价值的同时,也需要为业务的发展预留可能性,我们可以在单体里面清晰的拆分业务模块. go-zero 社区里也有很多小伙伴在问,咱们单体开发的最佳实践应该是怎样的. 而 go-zero 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渐进式微服务框架来说,也是我在多个大型项…
有多少请求,被网关截胡: 一.Gateway简介 微服务架构中,网关服务通常提供动态路由,以及流量控制与请求识别等核心能力,在之前的篇幅中有说过Zuul组件的使用流程,但是当下Gateway组件是更常规的选择,下面就围绕Gateway的实践做详细分析: 从架构模式上看,网关不管采用什么技术组件,都是在客户端与业务服务中间提供一层拦截与校验的能力,但是相比较Zuul来说,Gateway提供了更强大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 基于实践的场景来看,在功能上网关更侧重请求方的合法校验,流量管控,以及IP级别的…
ZZ from: http://blog.csdn.net/wireless_com/article/details/43305701 近年来,对于打造高度可扩展的应用程序,软件架构师们挖掘了若干相关理念,并以最佳实践的方式加以实施.在今天的"信息时代",这些理念更加适用于不断增长的数据集,不可预知的流量模式,以及快速响应时间的需求.本文将强调并重申其中的一些传统观念,并讨论他们如何在融合云计算的发展,还将讨论由于云计算的动态性而产生的一些前所未有的概念(如弹性). 本文的目标是面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