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作为常用的网络传输协议,数据流解析是网络应用开发人员永远绕不开的一个问题. TCP数据传输是以无边界的数据流传输形式,所谓无边界是指数据发送端发送的字节数,在数据接收端接受时并不一定等于发送的字节数,可能会出现粘包情况. 一.TCP粘包情况: 1. 发送端发送了数量比较的数据,接收端读取数据时候数据分批到达,造成一次发送多次读取:通常网络路由的缓存大小有关系,一个数据段大小超过缓存大小,那么就要拆包发送. 2. 发送端发送了几次数据,接收端一次性读取了所有数据,造成多次发送一次读取:通常是…
介于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含糊其辞的Socket初级教程,扰乱着新手的学习方向,我来扼要的教一下新手应该怎么合理的处理Socket这个玩意儿. 一般来说,教你C#下Socket编程的老师,很少会教你如何解决Socket粘包.半包问题. 更甚至,某些师德有问题的老师,根本就没跟你说过Socket的粘包.半包问题是什么玩意儿. 直到有一天,你的Socket程序在传输信息时出现了你预期之外的结果(多于的信息.不完整的信息.乱码.Bug等等). 任你喊了一万遍“我擦”,依旧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好了,不说…
解决Socket粘包问题——C#代码 前天晚上,曾经的一个同事问我socket发送消息如果太频繁接收方就会有消息重叠,因为当时在外面,没有多加思考 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多线程导致的数据不同步导致的,让他加个线程锁搞定.后来回到家慢慢思考感觉这个和加锁没啥关系,如果是多线程导致的,消息只会被覆盖呀.后来就上网搜索socket 消息重叠,后来了解到这属于socket粘包. 简单以自己的理解介绍下Socket粘包. Socket粘包简单说就是:Socket发送方 发送消息很频繁导致接收方接收到的消息是之前…
一.简单的tcp套接字通信 套接字通信的一般流程 服务端 server = socket() #创建服务器套接字 server.bind() #把地址绑定到套接字,网络地址加端口 server.listen() #监听链接 inf_loop: #服务器无限循环 conn,addr = server.accept() #接受客户端链接,建立链接conn conn_loop: #通讯循环 conn.recv()/conn.send() #通过建立的链接conn不断的对话(接收与发送消息) conn.…
1. 基于Tcp的远程调用命令实现 很多人应该都使用过Xshell工具,这是一个远程连接工具,通过上面的知识,就可以模拟出Xshell远程连接服务器并调用命令的功能. Tcp服务端代码如下: import socket,subprocess ip_port = ("127.0.0.1",8000) tcp_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tcp_server.bind(ip_port) tcp_serv…
上一篇我们讲了 如何创建一个基本的Newlife网络服务端 这边我们来讲一下如何解决粘包的问题 在上一篇总我们注册了Newlife的管道处理器 ,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实现粘包处理的 svr.Add<ReciveFilter>();//粘包处理管道 首先看一下我们设备的上传数据协议 设备上报的数据包头包含了固定的包头包尾,整个包的数据长度,设备编号. 包头:板卡类型,帧类型 2个字节 0x01 0x70 帧长度: 为两个字节 并且数据的字节序为  高字节在前 ,C#正常默认为低字节在前. 设备号:…
本节内容 概述 linux下运行效果 sleep解决粘包 服务端插入交互解决粘包问题 一.概述 刚刚我们在window的操作系统上,很完美的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在Linux环境下执行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接下来我们拭目以待. 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代码还是在 day8-接收大数据  中的代码 二.linux下运行效果 2.1.客户端的效果图 我擦咧,出错了,我们来看看出得什么错误?我们先看看服务端的代码: 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粘在一起了,为什么会造成粘包呐?…
第一个需要讨论的大概就是粘包问题了.因为这个是TCP的个性问题,UDP通信时不存在这个问题的.首先看一下什么叫粘包: 客户端采取与服务器的长连接方式建立通信(Open-Write/Read-Write/Read-……-Write/Read-Close).即建立连接之后进行多次读写操作,最后才关闭.而且不是文件传输,而是数据结构的传输(文件传输发生粘包与没发生粘包都不会影响结果,反正都是字节流的按顺序写入本地文件).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 两种数据结构:{give me something} {d…
一.Scoket 套接字 Scoket是应用层(应用程序)与TCP/IP协议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也可以理解为总共就三层:应用层,scoket抽象层,复杂的TCP/IP协议 基于TCP协议的scoket   tcp是基于链接的,必须先启动服务端,然后再启动客户端去链接服务端 scoket 简单版本   send和recv是相辅相成的,必须要配对使用.recv是跟内存要数据,至于数据来源你无需考虑. 注意send和recv:  send发送的数据只能是二进制数据,recv只能填写数字…
一.socket网络编程 粘包:服务端两次发送指令在一起,它会把两次发送内容合在一起发送,称为粘包,从而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比较low的方法) 有些需要实时更新的,用sleep有延迟,不能这样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之高级方法: 客户端: 二.发送文件 ftp server端有哪几步呢? ①读取客户端发过来的文件名 ②检测文件是否存在 ③打开文件 ④检测文件大小 ⑤发送文件大小给客户端 ⑥等待客户端确认 ⑦开始边读边发数据 ⑧发送md5 import socket import os impor…
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C/S两端数据传输时 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根本原因:粘包是由TCP协议本身造成的,TCP为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个TCP段.若连续几次需要send的数据都很少,通常TCP会根据优化算法把这些数据合成一个TCP段后一次发送出去,这样接收方就收到了粘包数据. 解决方法: 1.自定义字典类型 的数据报头{文件名:a,文件的size:1090}计算出该报头的长度(len(字节)), 2.使用struc…
os.popen()模式 server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os phone = socket.socket() # 实例化一个socket对象 phone.bind(("localhost",8088)) # 绑定地址(host,port)到套接字,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phone.listen(5) # 开始TCP监听.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操作系统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该值至少为1,大部分应用程序设为…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DEMO来模拟TCP的拆包粘包的情况:客户端连续向服务端发送100个相同消息.服务端的代码如下: AtomicLong count = new AtomicLong(0); NioEventLoopGroup boss = new NioEventLoopGroup(); NioEventLoopGroup worker = new NioEventLoopGroup(); ServerBootstrap serverBootstrap = new ServerBootstra…
粘包现象两种 登陆 #服务端import json import socket server=socket.socket()#创建socket对象 ip_port=('127.0.0.1',8001)#获取本机回环地址和通信端口号 server.bind(ip_port)#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 #设置用户名和密码 username='alex' password=' server.listen()#监听服务端口号 conn,addr=server.accept() while 1: ''' fr…
前戏: 之前在python---基础知识回顾(六)网络编程异步模块中提到过粘包现象,而且在使用twisted中提到过一种处理办法,按行接收lineReceived,当收到\r\n换行符时,才去缓冲区中获取到数据. from twisted.internet import reactor from twisted.internet.protocol import Protocol,Factory from twisted.protocols.basic import LineReceiver cl…
1.sub简单使用 2.粘包现象(1) 3.粘包现象(2) 4.粘包现象解决方案 5.struct学习 6.粘包现象升级版解决方案 7.打印进度条…
基于TCP的大文件上传服务端实现 # 服务端 # -*- coding: utf-8 -*- 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json, struct server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server.bind(('127.0.0.1', 8080)) # 本地循环地址 server.listen(5) while True: # 链接循环 accept() -> (socket object, address info) conn…
一般在socket处理大数据量传输的时候会产生粘包和半包问题,有的时候tcp为了提高效率会缓冲N个包后再一起发出去,这个与缓存和网络有关系. 粘包 为x.5个包 半包 为0.5个包 由于网络原因 一次可能会来 0.5/1 /2/ 2.5/ ....个包 当接收到时 要先看看那这个包中有多少个完整的包.把完整的包都处理了 也就是说把x都处理了.剩下的0.5留在接收区中,等待下次接收. 这回接收到的就是0.5+1.5/0.5+1.3/0.5+0.5..... 把完整的包都处理了,有残缺的扔掉 0.8…
前言 记得前段时间我们生产上的一个网关出现了故障. 这个网关逻辑非常简单,就是接收客户端的请求然后解析报文最后发送短信. 但这个请求并不是常见的 HTTP ,而是利用 Netty 自定义的协议. 有个前提是:网关是需要读取一段完整的报文才能进行后面的逻辑. 问题是有天突然发现网关解析报文出错,查看了客户端的发送日志也没发现问题,最后通过日志发现收到了许多不完整的报文,有些还多了. 于是想会不会是 TCP 拆.粘包带来的问题,最后利用 Netty 自带的拆包工具解决了该问题. 这便有了此文. TC…
前言 记得前段时间我们生产上的一个网关出现了故障. 这个网关逻辑非常简单,就是接收客户端的请求然后解析报文最后发送短信. 但这个请求并不是常见的 HTTP ,而是利用 Netty 自定义的协议. 有个前提是:网关是需要读取一段完整的报文才能进行后面的逻辑. 问题是有天突然发现网关解析报文出错,查看了客户端的发送日志也没发现问题,最后通过日志发现收到了许多不完整的报文,有些还多了. 于是想会不会是 TCP 拆.粘包带来的问题,最后利用 Netty 自带的拆包工具解决了该问题. 这便有了此文. TC…
引子 现如今手游开发中网络编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如果使用的是TCP协议的话,那么不可避免的就会遇见TCP粘包和拆包的问题,马三觉得haifeiWu博主的 TCP 粘包问题浅析及其解决方案 这篇博客讲得很不错,因此转载过来并稍作修改与大家分享,也留作自己时常温习和查阅,文章的版权归haifeiWu博主所有. 作者: haifeiWu 出处: http://www.hchstudio.cn/ 关于作者:专注大后端,分布式,高并发等领域,请多多赐教!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
目录 1.粘包及其成因 1.1.粘包产生 1.2.粘包产生的原因 2.尝试解决粘包 2.1.指定数据包的长度 2.2.固定数据包的长度 2.3.用函数实现多次调用发送数据 3.解决粘包问题的正确姿势 3.1.struct模块功能示例 3.2.struct优雅的解决粘包问题 3.3.struct模块功能函数化 3.4.证实粘包问题被解决 1.粘包及其成因 1.1.粘包产生 先来看一个案例,单进程启动一个tcp socket通信,从服务端发送两次数据到客户端. 服务端tcp_socket_serve…
前言 TCP属于传输层的协议,传输层除了有TCP协议外还有UDP协议.那么UDP是否会发生粘包或拆包的现象呢?答案是不会.UDP是基于报文发送的,从UDP的帧结构可以看出,在UDP首部采用了16bit来指示UDP数据报文的长度,因此在应用层能很好的将不同的数据报文区分开,从而避免粘包和拆包的问题.而TCP是基于字节流的,虽然应用层和TCP传输层之间的数据交互是大小不等的数据块,但是TCP把这些数据块仅仅看成一连串无结构的字节流,没有边界:另外从TCP的帧结构也可以看出,在TCP的首部没有表示数据…
TCP粘包,拆包及解决方法 粘包拆包问题是处于网络比较底层的问题,在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及传输层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日常的网络应用开发大都在传输层进行,由于UDP有消息保护边界,不会发生粘包拆包问题,因此粘包拆包问题只发生在TCP协议中. 什么是粘包.拆包? 假设客户端向服务端连续发送了两个数据包,用packet1和packet2来表示,那么服务端收到的数据可以分为三种,现列举如下: 第一种情况,接收端正常收到两个数据包,即没有发生拆包和粘包的现象,此种情况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第二种情况,接收…
TCP属于传输层的协议,传输层除了有TCP协议外还有UDP协议.那么UDP是否会发生粘包或拆包的现象呢?答案是不会.UDP是基于报文发送的,从UDP的帧结构可以看出,在UDP首部采用了16bit来指示UDP数据报文的长度,因此在应用层能很好的将不同的数据报文区分开,从而避免粘包和拆包的问题.而TCP是基于字节流的,虽然应用层和TCP传输层之间的数据交互是大小不等的数据块,但是TCP把这些数据块仅仅看成一连串无结构的字节流,没有边界:另外从TCP的帧结构也可以看出,在TCP的首部没有表示数据长度的…
粘包和拆包是什么? TCP协议是一种字节流协议,没有记录边界,我们在接收消息的时候,不能人为接收到的数据包就是一个整包消息 当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多个消息数据的时候,TCP协议可能将多个消息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包进行发送,这就是粘包 当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的消息过大的时候,tcp协议可能将一个数据包拆成多个数据包来进行发送,这就是拆包 以下一netty为例,展示一下tcp粘包和拆包的例子: ServerBusinessHanler: import io.netty.buffer.ByteBuf;…
在进行Java NIO学习时,发现,如果客户端连续不断的向服务端发送数据包时,服务端接收的数据会出现两个数据包粘在一起的情况,这就是TCP协议中经常会遇到的粘包以及拆包的问题.我们都知道TCP属于传输层的协议,传输层除了有TCP协议外还有UDP协议.那么UDP是否会发生粘包或拆包的现象呢?答案是不会.UDP是基于报文发送的,从UDP的帧结构可以看出,在UDP首部采用了16bit来指示UDP数据报文的长度,因此在应用层能很好的将不同的数据报文区分开,从而避免粘包和拆包的问题.而TCP是基于字节流的…
前言 tomcat是常用的Web 应用服务器,目前国内有很多文章讲解了tomcat架构,请求流程等,但是没有如何解析http请求及如何解决TCP粘包拆包,所以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介绍这块内容,一下内容完全是个人查看tomcat nio 相关源码来总结的,源码版本9.0.30,欢迎提问,欢迎指出错误. 请求解析 参数在请求行时的请求形式 GET /myServlet?name=zhangsan HTTP/1.1Connection: keep-alive 参数在请求体时的请求形式 POST /myS…
本文参考:https://blog.csdn.net/wxy941011/article/details/80428470 原因 如果客户端连续不断的向服务端发送数据包时,服务端接收的数据会出现两个数据包粘在一起的情况,这就是TCP协议中经常会遇到的粘包以及拆包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TCP属于传输层的协议,传输层除了有TCP协议外还有UDP协议. TCP TCP是基于字节流的,虽然应用层和TCP传输层之间的数据交互是大小不等的数据块,但是TCP把这些数据块仅仅看成一连串无结构的字节流,没有边界:另…
阿π 专注于网络协议,系统底层,服务器软件 C++博客 | 首页 | 发新随笔 | 发新文章 | | | 管理 Socket粘包问题 这两天看csdn有一些关于socket粘包,socket缓冲区设置的问题,发现自己不是很清楚,所以查资料了解记录一下: 一两个简单概念长连接与短连接:1.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 2.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每进行一次报文收发交易时才进行通讯连接,交易完毕后立即断开连接.此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