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11修改ie保护模式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Antz系统更新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LexMoon/category/1262287.html Linux内核源码分析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xMoon/category/1267413.html 在前几天的任务中,我们已经简单实现了MBR,直接操作显示器和硬盘操作来加载其他扇区的程序,我们这些任务都是为了进入保护模式做准备,虽然我们已经给出了jmp到保护模式的方法,但是我们还是需要理解保护模式下的一些特性,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
今天在安装filebeat的时候,出现了关于redis报错的问题,所以来总结一下: 报错信息是: (error) DENIED Redis is running in protected mode because protected mode is enabled, no bind address was specified, no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is requested to clients. In this mode connections are only…
★PART1:中断和异常概述 1. 中断(Interrupt) 中断包括硬件中断和软中断.硬件中断是由外围设备发出的中断信号引发的,以请求处理器提供服务.当I/O接口发出中断请求的时候,会被像8259A和I/O APIC这样的中断寄存器手机,并发送给处理器.硬件中断完全是随机产生的,与处理器的执行并不同步.当中断发生的时候,处理器要先执行完当前的指令(指的是正在执行的指令),然后才能对中断进行处理. 软中断是由int n指令引发的中断处理器,n是中断号(类型码). 2. 异常(Exception…
15章其实应该是和14章相辅相成的(感觉应该是作者觉得14章内容太多了然后切出来了一点).任务切换和14章的某些概念是分不开的. ★PART1:任务门与任务切换的方法 1. 任务管理程序 14章的时候我们说过,一个程序他可以有很多个任务,特权级指的是任务的不同部分的特权级,一个任务可以有两个空间,一个全局空间,一个局部空间.在一个任务内,全局空间和局部空间具有不同的特权级别,使用门,可以在任务内将控制从3特权级的局部空间转移到0特权级的全局空间,以使用内核或者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任务切换时以任…
★PART1:32位保护模式下任务的隔离和特权级保护  这一章是全书的重点之一,这一张必须要理解特权级(包括CPL,RPL和DPL的含义)是什么,调用门的使用,还有LDT和TSS的工作原理(15章着重讲TSS如何进行任务切换). 1. 任务,任务的LDT和TSS 程序是记录在载体上的指令和数据,其正在执行的一个副本,叫做任务(Task).如果一个程序有多个副本正在内存中运行,那么他对应多个任务,每一个副本都是一个任务.为了有效地在任务之间进行隔离,处理器建议每个任务都应该具有他自己的描述符表,称…
★PART1:进入保护模式 1. 全局描述符表(Global Descriptor Table,GDT)        32位保护模式下,如果要使用一个段,必须先登记,登记的信息包括段的起始地址,段的界限和各种访问属性,如果偏移地址超过了段的界限,就会引发异常中断.和一个段有关的信息需要8个字节来描述,这被称为段的描述符(Segement Descriptor),每个段都需要一个描述符,为了存放描述符,需要在内存中开辟一段空间.这些描述符集中存放,构成了一个描述符表. 为了跟踪全局描述符表,处理…
前面已经讲过关于保护Web资源的方式,其中包括直接在XML文件中配置和自定义实现FilterInvocationDefinitionSource接口两种方式.在实际企业应用中,保护Web资源显得非常重要,它是保障Web应用安全性的关键部分.有了它,我们的Web应用就显得更加安全了.的确,部分Web应用有了它已经足够了.但许多时候却有这样的场景,某企业的系统允许用户A查看数据,但不允许他修改或删除数据:而用户B不但可以查看数据,而且可以修改和删除数据.此时,前面所说的保护Web资源的方式就无法满足…
转自:http://blog.csdn.net/rosetta/article/details/8570681 Linux操作系统基础(四)保护模式内存管理(2)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rosetta           本节主要讲:保护模式内存管理相关的物理地址空间,逻辑和线性地址空间,段选择符,段寄存器,段描述符. 物理地址空间 保护模式下,IA-32架构提供了一个4GBytes(2^32bytes)正常大小的物理寻址空间.处理器可以使用地址总线录址这些地…
Data Guard是Oracle高可用性HA的重要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系统保护需求,DG提供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保护模式(Protection Mode),分别为:最大保护(Maximum Protection).最大可用(Maximum Availability)和最大性能(Maximum performance).在实际应用场景下,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数据可用性需求,来设置DG环境的保护类型. 1.三种保护模式Protection Mode 三种保护模式是DG的核心概念.DG本质上是一…
原文链接为:http://www.chinaunix.net/old_jh/23/483510.html 保护方式的体系结构 主要问题:          保护方式的寄存器模型          保护方式的描述符与页表项          保护方式的存储器管理与地址转换          多任务机制与保护实现          虚拟 8086 模式 一.保护方式的寄存器模型   新增四个寄存器 (指针 -----  指向内存中的特殊的数据表):  全局描述符表寄存器 GDTR  局部描述符表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