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EAD's Web 的出版说明】的更多相关文章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虚拟网络.Inernet(因特网)是一个专用名词,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的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簇. 因特网 和 万维网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
转一篇关于tag的文章:  <Tagging: People-powered Metadata for the Social Web>出版于2008年,中文版译为<标签:标记系统设计实践>.Tag,RSS都是Web 2.0时代的标志性建筑.这本书就Tag的方方面面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但是有些章节内容组织逻辑上有点问题,瑕不掩瑜.笔记如下:   分面分类    "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黄家驹歌里唱出世界因为差异不同而丰富多彩;每个人认知世界…
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眼球动物“,他们关注的往往都是目光所及的东西.对于很多软件从业者来说,他们对看得见(具有UI界面)的应用抱有极大的热忱,但是对背后支撑整个应用的服务却显得较为冷漠.如果我们将整个“生态系统”比喻成海面上漂浮的冰山,我们所能看的到的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才是一个“庞然大物”. 提到服务,我们自然想到Web Service.但是传统意义上的Web Service却有点名不副实,因为支撑它的其实不是Web而是SOAP,承载一个Web Service甚至可以根本不需要Web…
为什么要出这样一本书? 首先,今年我有不少工作是跟接口自动化相关的,工作中的接口自动化颇有成效. 我一直是一个没有测试大格局的人,在各种移动测试技术爆发的这一年,我却默默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Web接口开发与测试). 不管是web自动化也好,移动自动化也好,大家都只是在关心UI层的自动化....作为分层自动化技术的信徒,市面居然没有一本关于接口自动化的书,那么我试着来填补这个空白. (电子版)其实半年前就出了,我从读者那里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也有不少读者也从中受益,有的真的跑去转了开发,有人找…
书中源码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qinggee/WebAdvanced 01. 当初决定写博客的原因非常的纯洁:只要每个月写上 4 篇以上博客,月底的绩效奖金就多 500 块.你可能会好奇地问,哪里会有这么好的公司呢?偷偷地告诉你,这公司没在别处,就在九朝古都洛阳. 有个成语叫做“日久生情”.没错,就这样写着写着,我竟然爱上了写作.写作的原动力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搞技术这么多年了,总应该留下点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把自己的经验心得分享出来,让那些没掉坑的人不掉坑,掉坑的人从坑…
终于可以购买了!! 有需要的同学通过下面链接购买. 购买来链接: https://item.jd.com/11806319423.html 为什么要出这样一本书? 首先,今年我有不少工作是跟接口自动化相关的,工作中的接口自动化颇有成效. 我一直是一个没有测试大格局的人,在各种移动测试技术爆发的这一年,我却默默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Web接口开发与测试). 不管是web自动化也好,移动自动化也好,大家都只是在关心UI层的自动化....作为分层自动化技术的信徒,市面居然没有一本关于接口自动化的书…
前面的话 简单的HTTP协议本身并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协议本身几乎不会成为攻击的对象.应用HTTP协议的服务器和客户端,以及运行在服务器上的Web应用等资源才是攻击目标.本文将详细介绍攻击web站点的手段 总括 与最初的设计相比,现今的Web网站应用的HTTP协议的使用方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现今所有的Web网站都会使用会话(session)管理.加密处理等安全性方面的功能,而HTTP协议内并不具备这些功能 从整体上看,HTTP就是一个通用的单纯协议机制.因此它具备较多优势,但是在安全…
精通Web Analytics 2.0 : 用户中心科学与在线统计艺术 第九章: 新兴分析-社交,移动和视频 网络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发展变化:从单向对话到双向对话的转变; 由视频,Ajax和Flash提供的丰富的web体验; 和通过多渠道(如RSS和移动)的内容分发. 这些改变在让用户自行负责的同时,也改进了网站体验. 但是,这带来了一个小问题:你如何度量成功呢? 在这个令人兴奋的章节中,我将会介绍一些新兴的分析解决方案,以能够解决:Web如何从"所有内容在同一个地方" 以及…
Web框架介绍 一般会分为两部分:服务器程序和应用程序.服务器程序负责对socket服务器进行封装,并在请求到来时,对请求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应用程序则负责具体的逻辑处理.为了方便应用程序的开发,就出现了众多的Web框架,例如:Django.Flask.web.py 等.不同的框架有不同的开发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开发出的应用程序都要和服务器程序配合,才能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样,服务器程序就需要为不同的框架提供不同的支持.这样混乱的局面无论对于服务器还是框架,都是不好的.对服务器来说,需要支持各种不…
有幸读了yuguo<web全栈工程师的自我修养>,颇有收获,故在此对读到的内容加以整理,方便指导,同时再回顾一遍书中的内容. 概览 整本书叙述的是作者的成长经历,通过经验的分享,给新人或者想成为web全栈工程师的从业人员的指导.本人最大的感触,就是整本书讲述细节的地方特别多,比如HTTP协议,性能优化等,都是直接可以借鉴使用的. 按照自己学习的理解,本人认为全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路线指导 软价值指导 路线指导主要是从技术方面的整体指导,如成为全栈工程师的三个原则,不同等级的前端工程师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