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帧和PPP帧区别】的更多相关文章

I 帧和 IDR 帧的区别:http://blog.csdn.net/skygray/article/details/6223358 IDR 帧属于 I 帧.解码器收到 IDR frame  时,将所有的参考帧队列丢弃 (用x264_reference_reset 函数实现——在 encoder.c 文件中) .这点是所有 I 帧共有的特性,但是收到IDR 帧时,解码器另外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所有的 PPS 和 SPS 参数进行更新.由此可见,在编码器端,每发一个 IDR ,就相应地发一个  P…
编解码技术:I帧与IDR帧的区别总结 DR(Instantaneous Decoding Refresh)--即时解码刷新. I帧与IDR帧的相同点在于: 1.I和IDR帧都是使用帧内预测的: 2.都是同一个东西而已,在编码和解码中为了方便,要首个I帧和其他I帧区别开,所以才把第一个首个I帧叫IDR,这样就方便控制编码和解码流程. I帧与IDR帧的不同点在于: 1.IDR帧的作用是立刻刷新,使错误不致传播,从IDR帧开始,重新算一个新的序列开始编码.而I帧不具有随机访问的能力,这个功能是由IDR…
根据rfc894的说明,以太网封装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是1500字节,也就是说以太网最大帧长应该是以太网首部加上1500,再加上7字节的前导同步码和1字节的帧开始定界符,具体就是:7字节前导同步码 + 1字节帧开始定界符 + 6字节的目的MAC + 6字节的源MAC + 2字节的帧类型 + 1500 + 4字节的FCS. 按照上述,最大帧应该是1526字节,但是实际上我们抓包得到的最大帧是1514字节,为什么不是1526字节呢? 原因是当数据帧到达网卡时,在物理层上网卡要先去掉前导同步码和帧开始…
根据rfc894的说明,以太网封装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是1500字节,也就是说以太网最大帧长应该是以太网首部加上1500,再加上7字节的前导同步码和1字节的帧开始定界符,具体就是:7字节前导同步码 + 1字节帧开始定界符 + 6字节的目的MAC + 6字节的源MAC + 2字节的帧类型 + 1500 + 4字节的FCS. 按照上述,最大帧应该是1526字节,但是实际上我们抓包得到的最大帧是1514字节,为什么不是1526字节呢? 原因是当数据帧到达网卡时,在物理层上网卡要先去掉前导同步码和帧开始…
I‑frame (Intra-coded picture): 即完整的一张图片 P‑frame (Predicted picture): 与前面一张图片的区别的区域 B‑frame (Bidirectional predicted picture):与前面以及后面的图片的区别区域   众所周知,视频一般是由多张图片进行组成的.   I帧 现在有一段影片如下: 该影片总共是20张图片组成的,每一张完整的图片我们都可以叫做I帧.假如每张JPEG的图片大小为100KB,那么传输两张图片即为100 *…
笔者最近在调试28377系列DSP芯片的can通讯时,遇到一个小问题,百思不得姐~ 起因是这样的,在设计一个多单元并联的系统,所有单元使用can总线进行通讯,当通讯端口,can外设,以及相关通讯协议都设计好后,开始使用上位机进行通讯调试时,发现上位机可以正常接收到dsp通过can发送的数据,但检测dsp中的接收缓存,始终看不到上位机下发的数据. 于是,笔者反复排查can模块的配置,can邮箱的配置,以及相关变量的设计等,但并没有找到问题所在. 经过了半天时间,突然想到是否是上位机下发数据格式问题…
live555+ffmpeg如何提取关键帧(I帧,P帧,B帧)开发流媒体播放器的时候,特别是在windows  mobile,symbian(S60)平台开发时,很可能遇到需要自己开发播放器的情况.S60平台提供了CVideoPlayUtility接口可以实现流媒体播放器,但由于非开源,所以相对于自己开发播放器,很多操作受到限制.live555主要用于网络流接收,ffmpeg则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编码/解码.I帧,P帧,B帧是视频流中三种分类,其中I帧也就是关键帧是基础帧,P帧一般根据I帧确定,…
/************************************************************************************************************************************************************************************** **说明: 1.本文通过整理而来,集多个高手的精华,此为最重点!!! 2.因为在海思平台做多媒体视频处理,所以了解I帧.P帧.B帧等…
一.视频传输原理 视频是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的原理,通过播放一系列的图片,使人眼产生运动的感觉.单纯传输视频画面,视频量非常大,对现有的网络和存储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为了能够使视频便于传输和存储,人们发现视频有大量重复的信息,如果将重复信息在发送端去掉,在接收端恢复出来,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视频数据的文件,因此有了H.264视频压缩标准. 视频里边的原始图像数据会采用 H.264编码格式进行压缩,音频采样数据会采用 AAC 编码格式进行压缩.视频内容经过编码压缩后,确实有利于存储和传输.不过当要观看播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