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提醒自己的一些唠嗑: 学会劳逸结合,文档看累了可以看视频,动手操作很关键,遇到问题先动脑子冷静地想,不要跟着步骤都不带脑子,想不出来了再查一查!有时候打出来的代码很虚,但是实践不花钱,实践出真知,还是运行一下! 前后端分离的开发中,后端要做什么: 先明确一下交互过程:只需要后端写好接口后,前端调用后端写的接口即可. 交互的时候,只需要在同一台电脑,不同端口同时运行前端,后端,打开前端页面,前端可使用后端数据,即交互成功.一般不用将前端文件放到后端的工程文件下,只要解决好跨域问题就ok了.…
原文:https://blog.csdn.net/localhost_1314/article/details/83623526 在前后端分离的web开发中,我们与后台联调时,会遇到跨域的问题. 比如: 开发地址是 localhost:8080,需要访问 localhost:9000 上的接口. 不同域名之间的访问,需要跨域才能正确请求.跨域的方法很多,在 Vue-cli 创建的项目中,可以直接利用 Node.js 代理服务器,实现跨域请求. 解决方法: 安装axios在main.js中全局配置…
一.web开发的两种模式 1.前后端不分离 在前后端不分离的应用模式中,前端页面看到的效果都是由后端控制,由后端渲染页面或重定向,也就是后端需要控制前端的展示,前端与后端的耦合度很高. 这种应用模式比较适合纯网页应用,但是当后端对接App时,App可能并不需要后端返回一个HTML网页,而仅仅是数据本身,所以后端原本返回网页的接口不再适用于前端App应用,为了对接App后端还需再开发一套接口. 请求的数据交互如下图: 2.前后端分离 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中,后端仅返回前端所需的数据,不再渲染HT…
开发环境: IDE:IntelliJ IDEA 2017+ DB: mysql5.7.4.PostgreSQL.mongoDB.redis JDK:JDK1.8+ Maven:Maven 3.2.3+ 技术框架:前后端分离.微服务等 核心框架:spring boot 2.0.0.springcloud. 持久层:mybatis 1.3.2(ibatis). 日志管理:log4j 2.10.0.SLF4j 1.7 Js框架:Jquery 1.8.0 web框架:bootstrap 3 模板框架:A…
壹周回顾 哈喽,又是元气满满的一个周一,又与大家见面了,周末就是团圆节了,正好咱们的前后端也要团圆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后的开发可能就需要前后端一起了,两边也终于会师了,还有几天Vue系列就基本告一段落了,大家也好好加油鸭,今天将的内容呢,其实细心的你看到题目应该就能大家猜到了,前提是一直看本系列的小伙伴们,包括之前.net core部分,这里先简单说下上周咱们都说了什么: 周一:<十九║Vue基础: 样式动态绑定+生命周期>重点说了下 Vue 开发中的八个生命周期,这个是一个重点,希望大…
NetModular是什么? NetModular不仅仅是一个框架,它也是一整套的模块化与前后端分离的快速开发的解决方案,目标是致力于开箱即用,让开发人员完全专注于业务开发,不需要关心底层封装和实现.(距离目标仍任重而道远~) 项目结构 功能介绍 后端框架 00_Host:不仅可以开发Web应用,同时依赖于 Electron 可以开发跨平台客户端应用 01_Utils: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帮助类和扩展方法 02_Data:提供基于 Dapper 的轻量级ORM框架,支持MSSQL.MySql.SQL…
近年来,前后端分离已经成为中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的最佳实践. 在技术层面,前后端分离指在同一个Web系统中,前端服务器和后端服务器采用不同的技术栈,利用标准的WebAPI完成协同工作.这种前后端分离的"混合开发"模式下,前后端通常会部署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即便部署在同一台机器,因为宿主程序(如后端用Tomcat,前端用nginx)不同,端口号也很难统一. (图片来源网络) 这意味着位于A域(如https://foo:80/website) 的页面,需要调用B域的WebAPI(如https:/…
首先请原谅本文标题取的有点大,但并非为了哗众取宠.本文取这个标题主要有3个原因,这也是写作本文的初衷: (1)目前国内几乎搜索不到全面讲解如何搭建前后端分离框架的文章,讲前后端分离框架思想的就更少了,而笔者希望在本文中能够全面.详细地阐述我们团队在前后端分离的摸索中所得到的搭建思路.最佳实践以及架构思想: (2)我们团队所搭建的前后端分离框架,并非只是将网上传播的知识碎片简单拼装,而是一开始就从全局出发,按照整个系统对前后端分离框架的最高期望进行设计,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我们的框架完全实现了对我们…
既然MVC模式这么好,难道它就没有不足的地方吗?我认为MVC至少有以下三点不足:(1)每次请求必须经过“控制器->模型->视图”这个流程,用户才能看到最终的展现的界面,这个过程似乎有些复杂:(2)实际上视图是依赖于模型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模型,视图也无法呈现出最终的效果:(3)渲染视图的过程是在服务端来完成的,最终呈现给浏览器的是带有模型的视图页面,性能无法得到很好的优化. 为了使数据展现过程更加直接,并且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有必要对MVC模式进行改进.不妨这样来尝试:首先从浏览器发送A…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4.6 分钟. 本文来自 https://juejin.im/post/59eafab36fb9a045076eccc3 前言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公司对项目开发周期不断缩短,我们面对各种需求,使用原有对接方式,各端已经很难快速应对各种需求,更难以提高效率.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制定对接规范.开发逻辑以便快速上线项目. 我们的目标 尽可能的缩小沟通的成本,开最少的会,确定大部分的事. 花最少的时间写文档,保证90%的开发人员看懂所有内容. 哪怕不看文档,也能知道各种接口逻辑.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