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新旧”TCP/IP工具的对比】的更多相关文章

如今很多系统管理员依然通过组合使用诸如ifconfig.route.arp和netstat等命令行工具(统称为net-tools)来配置网络功能.解决网络故障,net-tools起源于BSD的TCP/IP工具箱,后来成为老版本Linux内核中配置网络功能的工具.但自2001年起,Linux社区已经对其停止维护,甚至一些Linux发行版比如Arch Linux和CentOS/RHEL 7则已经完全抛弃了net-tools,只支持iproute2,对于网络配置工具而言,iproute2的出现旨在从功…
TCP/IP 工具Ping 在网络中Ping 是一个十分好用的TCP/IP工具.它主要的功能是用来检测网络的连通情况和分析网络速度. C:\Users\gechong>ping /? 用法: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R] [-S srcaddr] [-4] [-6…
1 TCP/IP协议族体系结构 数据链路层:     职责:实现网卡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一处理数据在物理媒介(如以太网.令牌环等)上的传输.     常用协议: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RARP协议(逆地址解析协议)--实现了IP地址和机器物理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     寻址: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寻址一台机器.因此网络层必须先将目标机器的IP地址转化成其物理地址,才能使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网络层:     职责:数据包的选路和转发.选路:确定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路径,对上层协议隐藏…
前沿 在学代码审计,然后最近做Linux协议栈的审计,发现Linux不愧是一个久经考验的系统,本来以为可以找到个DoS的,结果发现其在TCP/IP协议栈的链路层实现,利用了各种技术,用来提高性能与安全性. 工具 在跟踪数据从网卡到TCP/IP协议栈的过程中,使用4.10.0内核,利用understand查看代码,以及flawfinder来配合进行安全性的检查.以intel e1000 驱动为列. 分析 NAPI 首先,为了效率,Linux使用了NAPI机制.所谓NAPI机制,其就是当数据到来时,…
(一):TCP/IP协议栈与数据包封装 一.ISO/OSI参考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是由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网络分层模型,共七层,如下图.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定义了所有电子及物理设备的规范,为上层的传输提供了一个物理介质,本层中数据传输的单位为比特(bit).属于本层定义的规范有EIA/TIA RS-23…
Linux登录: 本地登录,直接在Linux主机上接上键盘显示器,然后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 远程登录,通过网络进行登录(需要IP 账户名 密码) windows中远程登录软件有 xshell.putty.securecrt Linux的IP地址配置: (1)临时生效(重启网口/重启os,原来配置的IP就会丢失): a.首先查看Linux主机有哪些网口: ifconfig -a b.给网口配置IP地址: ifconfig 网口名 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例如:ifconfig eth1…
一.TCP/IP协议簇(DoD参考模型) 用于简化OSI层次,以及相关的标准. 传输控制协议(tcp/ip)簇是相关国防部DoD所创建的,主要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在毁灭性战争中维持通信 是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簇 利用一组协议完成OSI所实现的功能 1. TCP/IP 协议簇中的相关协议 TCP/IP协议簇--应用层: TCP/IP协议簇--主机到主机层: TCP与UDP对比: TCP相关报文结构: 源端口:即本地发起连接的端口 目标端口:即要访问的服务的端口 序列号:因为…
//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 由ISO(国际化标准组织)制定 // 1. 应用层 // 2. 表示层 // 3. 会话层 // 4. 传输层 // 5. 网络层 // 6. 数据链接层 // 7. 物理层 // TCP/IP, 由美国国防部制定 // 1. 应用层, HTTP, FTP, SMTP, DNS // 2. 传输层, TCP, UDP // 3. 网络层, IP // 4. 链路层, ARP, RARP // HTTP(短连接) // 1. 建立链接, 三次握手 // 2. 断开…
在unix或者linux中,每创建一个文件或者目录时,这个文件或者目录都具有一个默认的权限,比如目录755,文件644,那么这些默认权限是怎么控制的呢? 答案是"umask"权限掩码.一般默认的umask值为022,其最终效果就是新创建的目录权限为755,文件权限为644.所以只要修改了用户的umask值,就可以控制默认权限. 怎么查看当前umask值? umask 0022 umask -S  (SuSE Linux Enterprise 11实例) u=rwx,g=rx,o=rx…
每日更新关注:http://weibo.com/hanjunqiang  新浪微博 简单介绍: //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 由ISO(国际化标准组织)制定 // 1. 应用层 // 2. 表示层 // 3. 会话层 // 4. 传输层 // 5. 网络层 // 6. 数据链接层 // 7. 物理层 // TCP/IP, 由美国国防部制定 // 1. 应用层, HTTP, FTP, SMTP, DNS // 2. 传输层, TCP, UDP // 3. 网络层, IP // 4. 链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