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了<高效能人士 必知铁律>这本书,我比较少看成功学,但是这本书把很多著名的成功学书籍整理出来,有时会让你耳目一新,有些观点尽管是常识,但是却加深了你对它们的理解,比如: 只要在积极的环境中,我们就可以忍受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清晰的个人愿景,生活就会充斥着大量的焦虑和忧愁,一切都会变得难以接受. 去做,而不是去成就.这就是过程导向的重要性. 下定决心,在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联系,你都会给他们一些小礼物,这不一定是物质的. 如果我们能够不再试图坚持自己的重要性,我们便能够看到宇宙的美好,通过静默…
http://www.csdn.net/article/2015-05-21/2824739?utm_source=tuicool 高效能团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企业面对当下的激烈竞争,要想脱颖而出,一定离不开量身打造的高效能团队,因为只有高效能团队才能发挥出最高的效能,让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企业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团队效能的高低.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单打独斗的“软件作坊”时代已经过去,要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得依靠一个高效能团队的支撑. 高效能协作要关注协同.实施和集成 互联网…
[转]如何写出高效能TSQL -深入浅出SQL Server Relational Engine (含 SQL 2014 in-memory Engine) http://blogs.technet.com/b/chinatechnet/archive/2015/01/16/tsql-sql-server-relational-engine-sql-2014-in-memory-engine.aspx TSQL on Azure 如有你有使用Azure SQL Database的话,那么在撰写T…
想不到我工作中经常GOOGLE搜寻技术问题的stack overflow网站的创办人竟然是<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一书的作者!看了一遍全书,果然名不虚传. 本书更多的从人文角度而非技术角度去阐释了作为一个程序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非常轻松并且内容也很通俗易懂,又很贴近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书中通过一个程序员的职业生涯的角度去说明了作为一名合格的程序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分享了作者工作中大量的经验和忠告.可能每个人读同一本书,对于不同的章节.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感想…
龙启东 魅族资深DBA 负责MySQL.Redis.MongoDB以及自动化平台建设 .擅长MySQL高可用方案.SQL性能优化.故障诊断等. 本次分享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如何利用MHA 改造MHA适应MySQL高可用场景 构建MySQL高可用平台的出发点 如何构建MySQL高可用平台 一.背景和目标 以前几十台DB服务器,人工登陆服务器就能维护好,也没有高可用,当master挂了,通知业务将IP切换到slave然后重启也能基本满足业务要求,但是业务迅速发展,实例数不断增加,复制集不断增加,数…
原文:https://www.unixhot.com/article/407 https://www.cnblogs.com/kevingrace/p/5707003.html-----完整部署CentOS7.2+OpenStack+kvm 云平台环境(1)--基础环境搭建 基于OpenStack构建企业私有云(1)实验环境准备 一.基础软件包安装 1.安装EPEL仓库 # rpm -ivh [url]http://mirrors.aliyun.com/epel ... h.rpm[/url]…
http://freshflower.iteye.com/blog/2285272 想着当初到处找不到相关资料来实现.net的Socket通信的痛苦与心酸, 于是将自己写的代码公布给大家, 让大家少走点弯路, 以供参考. 若是觉得文中的思路有哪里不正确的地方, 欢迎大家指正, 共同进步. 说到Socket通信, 必须要有个服务端, 打开一个端口进行监听(废话!) 可能大家都会把socket.Accept方法放在一个while(true)的循环里, 当然也没有错, 但个人认为这个不科学, 极大可能…
本文使用Docker搭建RabbitMQ集群,然后使用HAProxy做负载均衡,最后使用KeepAlived实现集群高可用,从而搭建起来一个完成了RabbitMQ高可用负载均衡集群.受限于自身条件,本文使用VMware虚拟机的克隆功能克隆了两台服务器进行操作,仅作为一个demo,开发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首先看下RabbitMQ高可用负载均衡集群长什么样子: 使用Docker构建RabbitMQ高可用负载均衡集群大概分为三个步骤: 启动多个(3个为例)RabbitMQ,构建RabbitMQ…
摘要 随着现代化微服务架构的发展,系统故障的定位与快速恢复面临着诸多挑战,构建可检测的服务,帮助线上保障团队时刻掌控应用的运行状况越来越重要.本次分享会讲解如何让 ASP .NET Core 应用与现代化云基础设施完美融合,提升服务的可检测性,保障线上系统的可用率. 技术架构进化史 单体架构 服务化架构(SOA) 微服务架构 Service Mesh 架构进化带来的挑战 应用越拆越多 拓扑越来越复杂 故障定位难上加难 哪些场景需要应用可检测 故障自动隔离 故障定位排查 服务可用性检测 服务性能测…
一.前言 2019 中国 .NET 开发者峰会(.NET Conf China 2019)于2019年11月10日完美谢幕,校宝在线作为星牌赞助给予了峰会大力支持,我和项斌等一行十位同事以讲师.志愿者的身份公司参与到峰会的支持工作中,我自己很荣幸能够作为讲师与大家交流,分享了主题<用ASP.NET Core构建可检测的高可用服务>,借这篇文章,将主题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二.为什么应用的可检测性越来越重要 随着技术架构的发展,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流行,应用的拆分颗粒度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