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5.4.1在ARM开发板上不能显示汉字】的更多相关文章

在linux下正常的程序,移植到ARM上,中文不能显示.网上好多介绍,一头雾水.查看其中话题是关于中文显示的(http://www.qtcn.org/bbs/simple/?t55852.html).经过实践能行.过程如下: 看ARM上的环境: TSLIB_TSDEVICE=/dev/input/touchscreen0 USER=root OLDPWD=/home/root HOME=/home/root PS1=\u@\h:\w\$ QT_QPA_PLATFORM_PLUGIN_PATH=/…
以ARM32开发板为例,在/lib下有一个名为ld-linux-armhf.so.3的可执行程序(在ARM64开发板上是/lib/ld-linux-aarch64.so.1),这个程序负责加载可执行程序以及依赖的动态库: # /lib/ld-linux-armhf.so. Usage: ld.so [OPTION]... EXECUTABLE-FILE [ARGS-FOR-PROGRAM...] You have invoked `ld.so', the helper program for s…
当前流行的字符编码格式有:US-ASCII.ISO-8859-1.UTF-8.UTF-16BE.UTF-16LE.UTF-16.GBK.GB2312等,其中GBK.GB2312是专门处理中文编码的.而libiconv是一个常用的编码转换库,支持常用的多种编码之间的转换.在Linux下,工具链gcc有专门的libiconv库,所有不用移植,但在arm-linux下就没那么幸运了,需要我们额外移植libiconv库,不过,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 一.字符编码转换libiconv库介绍 libiconv…
最近在调试arm与外设iic通讯是,想来个投机取巧,先不写单独的驱动,直接通过iic bus设备是否可以连接到外设,然后发现在板子上找不到"/dev/i2c-n"的设备,标准的系统应该都是有的. 回去看内核驱动 代码位于 lichee/linux-3.10/drivers/i2c/ # # Makefile for the i2c core. # obj-$(CONFIG_I2C_BOARDINFO) += i2c-boardinfo.o obj-$(CONFIG_I2C) += i2…
ubuntu 交叉编译qt 5.7 程序到 arm 开发板平台1 ubuntu 12.042 arm-linux-gcc 4.5.13 QT 5.74 开发板210 armcortex-A8 一 概述QT5的ARM移植及其中文显示 二 准备工具1.交叉编译工具(arm-linux-gnueabi-4.5.1.tar.bz2)2.交叉编译好的Qt库(armqt5.5-gec.all.fonts.tar.bz2)3.要用到的库(Qt依赖的库)(armlib-all.tar.bz2,字体,触摸屏,总线…
作者:冯老师,华清远见嵌入式学院讲师. 1. 搭建Qt开发环境平台 1.开发环境:ubuntu 12.04 2.交叉编译链:arm-cortex_a8-linux-gnueabi 3.开发板:FS210 2. Qt移植所需的工具 首先,我们可以从官网下载Qt源码,1) qt-everywhere-opensource-src-4.7.0.tar.gz QT的源码包(库)2) qt-sdk-linux-x86-opensource-2010.05.bin QT-IDE开发软件3) tslib-1.…
上篇博文介绍了无线mesh网络和adhoc网络的区别,这篇文章将介绍无线mesh网络的骨干网节点的组建过程.首先需要介绍下骨干网节点的设计方案:每个骨干网节点都是由一块友善之臂的tiny6410 arm开发板+两块TP-LINK TL-WN721N USB无线网卡+linux 2.6.38系统组成的,其中一块网卡工作在adhoc模式下,用来和其他骨干网节点进行无线连接(自组织形式连接,而不是wifi接入点方式),另一块网卡工作在wifi的master模式下,也就是说需要在这块网卡上创建wifi热…
由于项目的需要,老板让我使用arm开发板(友善之臂的tiny6410)搭建无线mesh网络.一般而言,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设备都是由用户的终端设备来充当,这些终端设备既要处理用户的应用数据,比如娱乐,办公等各方面数据,又要充当路由器,来进行路由转发:另一方面,这些用户终端设备的移动性也较强.对于前者,终端设备的绝大多数软硬件资源都花费在了用户的应用数据处理上了,留给网络转发使用的资源所剩无几,因此这些终端设备一般无法胜任大规模的网络拓扑结构.大数据量(比如音.视频多媒体数据)转发的这些任务:对于…
前面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mini2440开发板上运行的bootloader和kernel,到这里系统启动后其实是停留在一个“僵死”的状态---无法挂载根文件系统. 这里将介绍如何制作一个根文件系统,并且挂载到内核中---即让内核能够访问到文件系统中的目录和文件.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文件系统无非就是各个目录和文件,注意,这些目录和文件可以存在内存中,也可以存在Nand Flash 或者NOR Flash中,视具体的文件系统而定.本文就用基于内存的initram 和基于网络的nfs文件系统做例子介绍文件系…
前面一篇文章http://www.cnblogs.com/linzizhang/p/4817336.html介绍了开发板上系统软件的第一部分--bootloader的编译方法. 背景:把bootloader烧写到开发板的Nand Flash中后,开发板从Nand启动,硬件会自动将bootloader加载到内存中运行,bootloader将板载资源都初始化完成后,会停留在一个命令行界面,接收并执行用户敲入的命令.这时候用户可以通过命令控制开发板,比如查看参数列表:print.读写nand:n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