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 汽车之家:http://club.autohome.com.cn/ 以论坛为例 反爬虫措施: 在论坛发布的贴子正文中随机抽取某几个字使用span标签代替,标签内容位空,但css样式显示为所代替的文.这样不会 影响正常用户的阅读,只是在用鼠标选择的时候是选不到被替换的文字的,对爬虫则会造成采集内容不全的影响. 原理分析: 先看一下span标签的样式 截图是火狐浏览器的firebug的html面板.我们可以看到正文中每个span标签的样式都是一个文字,我们只需要找到每个 span标签的cla…
  H1/H2/H3/H4标题标签常常使用在一个网页中唯一标题.重要栏目.重要标题等情形下. H1在一个网页中最好只使用一次,如对一个网页唯一标题使用.H2.H3.H4标签则可以在一个网页中多次出现,但必要随意添加或添加过度. 在Web前端开发中,经常要使用H1标签对关键字进行优化,可是如果是一行文字中的某个词加上了H1标记,就会换行.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H标签就不会强制换行了.Css控制为一行文字中某个字加上<h2>标签不换行,display:inline; 解释为:内联对象的默认值.用该值…
本篇介绍如何破解汽车之家配置页面的伪元素和混淆的JS. ** 温馨提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内容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grom/p/9242156.html (本文分多次编辑,可从原文章查看最新更新) 笔者爬取得网站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汽车之家的网站了,也是麻烦最多的网站之一了,特点是页面大面积使用伪元素代替关键字,解析伪元素的JS进行了动态混淆,每次刷新后的JS都是不同的,页面被禁用右键菜单,无法选中或复制. (因为破解了一周,怕分享出来后汽车…
参考了DotNetSpider示例, 感觉DotNetSpider太重了,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爬虫框架. 对比了以下各种无头浏览器,最终采用PuppeteerSharp+AngleSharp写一个爬虫示例. 和上面的博文一样,都是用汽车之家的https://store.mall.autohome.com.cn/83106681.html这个页面做数据采集示例. Headless Browsers A list of (almost) all headless web browsers in exi…
通过使页面动态加载不同CSS实现多界面(类型于csdn的blog): 方法一: <%@page language="C#"%><%@import namespace="System.Data"%><script language="c#" runat="server">public void page_load(Object obj,EventArgs e){  //创建服务器端控件.  /…
使用 CSS 让页面元素居中可能是我们页面开发中最常见的拦路虎啦,接下来总结一下常见的几种居中方法吧. 1. 首先来聊聊水平居中: text-align 与 inline-block 的配合 就像这样: See the Pen mVpVEr by xal821792703 (@honoka) on CodePen. HTML 中在想要居中的元素外面套了一个父元素,然后在 CSS 中将父元素的 text-align 属性设为 center,接下来将子元素的 display 属性设为 inline-…
众所周知,eclipse是可以用正则表达式来进行查找的,那么怎么利用正则表达式进行替换呢?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Replace with: 里面输入$来代表捕获型括号的匹配结果,$1为第一个匹配结果,$2为第二个匹配结果,以此类推.如图: 该操作会查找形如521, 96823, 9113的文本,并将该文本替换为中间的那组数字…
说说这个网站 汽车之家,反爬神一般的存在,字体反爬的鼻祖网站,这个网站的开发团队,一定擅长前端吧,2019年4月19日开始写这篇博客,不保证这个代码可以存活到月底,希望后来爬虫coder,继续和汽车之间对抗. CSDN上关于汽车之家的反爬文章千千万万了,但是爬虫就是这点有意思,这一刻写完,下一刻还能不能用就不知道了,所以可以一直不断有人写下去.希望今天的博客能帮你学会一个反爬技巧. 今天要爬去的网页 https://car.autohome.com.cn/config/series/59.htm…
反爬虫:利用ASP.NET MVC的Filter和缓存(入坑出坑)   背景介绍: 为了平衡社区成员的贡献和索取,一起帮引入了帮帮币.当用户积分(帮帮点)达到一定数额之后,就会“掉落”一定数量的“帮帮币”.为了增加趣味性,帮帮币“掉落”之后所有用户都可以“捡取”,谁先捡到归谁. 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因为这个“帮帮币”是可以买卖有价值的,所以难免会有恶意用户用爬虫不断的扫描,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 注:经核实,乔布斯的同学 其实没有用爬虫,就是手工点,点出来的!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表示佩服啊佩服……
水平有限,仅供参考. 如图所示,汽车之家的车辆详情里的数据做了反爬对策,数据被CSS伪类替换. 观察 Sources 发现数据就在当前页面. 发现若干条进行CSS替换的js 继续深入此JS 知道了数据与规则,剩下的交给PYTHON. def repliceStr(browser,textJs,Js): _config_pos=textJs.find("return '.") JsSplit=textJs[_config_pos:_config_pos+70] ClassHead=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