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解析微服务下的RabbitMQ】的更多相关文章

概览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RabbitMQ消息代理来实现分布式系统之间的通信,从而促进微服务的松耦合. RabbitMQ,也被称为开源消息代理,它支持多种消息协议,并且可以部署在分布式系统上.它轻量级,便于部署应用程序.它主要充当一个队列,其中输入的消息可以首先被操作.RabbitMQ可以在许多操作系统和云环境中运行,并为大多数流行语言提供了广泛的开发工具.它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生产者发出信息,消费者消费信息.RabbitMQ的主要特点如下: 异步消息 分布式部署 管理和监控 企业和云计算 安…
Nepxion Discovery[探索]微服务企业级解决方案] Nepxion Discovery[探索]使用指南,基于Spring Cloud Greenwich版.Finchley版和Hoxton版而制作,对于Edgware版,使用者需要自行修改.使用指南主要涉及的功能包括: 基于Header传递的全链路灰度路由,网关为路由触发点.采用配置中心配置路由规则映射在网关过滤器中植入Header信息而实现,路由规则传递到全链路服务中.路由方式主要包括版本和区域的匹配路由.版本和区域的权重路由.基…
Kong是Mashape开源的高性能高可用API网关和API服务管理层.它基于OpenResty,进行API管理,并提供了插件实现API的AOP.Kong在Mashape 管理了超过15,000 个API,为200,000开发者提供了每月数十亿的请求支持.本文将从架构.API管理.插件三个层面介绍Kong. 架构 按照康威定律,我们系统架构会拆的很散,系统由一堆服务组成,如下图所示: 库存服务.优惠券服务.价格服务时之前都会做一些特殊处理,如限流.黑白名单,日志.请求统计.而这些处理几乎是所有服…
1. 前言 有近两周没有在公众号中发表文章了,看过我之前公众号的读者都知道,公众号中近期在连载<RobotFramework接口自动化系列课程>,原本计划每周更新一篇,最近由于博主在带一个新项目,实在是没空抽出时间来,所以向公众号中对连载课程一直期待的读者说声抱歉. 由于最近带微服务的项目,而对于微服务其实也是近从14年才流行起来,对于这块目前网上的干货内容还是较少,借着机会,小结一下知识点.所以今天也先不打算连载<RobotFramework接口自动化系列课程>,如果读者对连载的…
笔记 2.微服务下登录检验解决方案 JWT讲解     简介:微服务下登录检验解决方案 JWT讲解 json wen token 1.JWT 是一个开放标准,它定义了一种用于简洁,自包含的用于通信双方之间以 JSON 对象的形式安全传递信息的方法.             JWT 可以使用 HMAC 算法或者是 RSA 的公钥密钥对进行签名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定规范来生成token,然后可以通过解密算法逆向解密token,这样就可以获取用户信息             {          …
笔记 4.微服务下电商项目基础模块设计     简介:微服务下电商项目基础模块设计 分离几个模块,课程围绕这个基础项目进行学习             小而精的方式学习微服务 1.用户服务             1)用户信息接口             2)登录接口 2.商品服务             1)商品列表             2)商品详情 3.订单服务              1)我的订单             2)下单接口 开始…
微服务测试的痛点与挑战 这张图可以形象地展示单体服务和微服务的对比,单体应用就像左边巨大的集装箱,软件模块和应用都包括其中:而微服务就像是由一个小集装箱组成,微小的服务组成一个庞大.完整的系统.单体服务是一个大而全的应用体,而微服务由拆分成出来的很多小服务来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系统. 微服务是一种架构模式,是面向服务型架构 SOA 的一种变体,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逐渐还原划分成小的服务,服务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微服务架构风格就是一些小而自治的服务协同工作形成松耦合的系统.另外…
摘要:Serverless.微服务,这些新技术和IoT有什么关系?纵观IoT行业的发展,云服务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IoT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新技术,很长一段时间,它甚至给人一种"下工地"的印象:由于IoT设备的落地场景经常与工程环境强相关,又不容易远程配置,所以难免"形象不佳". 近几年,当IoT与创新.科技.互联网等挂钩时,成为一个相当"新锐"的行业,尤其云计算时代的IoT,有了许多让老树开新花的功能,也让这个行业有了许多新的想象空间. 比如,S…
1.  整体架构 在这种结构中,网关就是一个资源服务器,它负责统一授权(鉴权).路由转发.保护下游微服务. 后端微服务应用完全不用考虑权限问题,也不需要引入spring security依赖,就正常的服务功能开发就行了,不用关注权限.因为鉴权提到网关去做了. 网关负责保护它后面的微服务应用,鉴权就是看"问当前资源所需的权限"和"当前用户拥有的权限"之间是否有交集. 认证服务器负责用户身份的认证校验. 如此一来,认证服务器就专心做用户身份认证,网关就专心做用户访问授权…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流行,系统架构调整,项目权限系统模块开发提上日程,需要对权限架构进行设计以及技术选型.所以这段时间看了下相关的资料,做了几个对比选择. 一.架构图 初步设想的架构如下,结构很简单:eureka为服务注册中心,config是服务配置中心,redis做为缓存服务,gateway是后端网关.目前只设计了一套节点,考虑系统高并发高可用性后续可部署多套节点,Nginx做负载均衡以及增加熔断.失败重试等.系统流程为:客户端请求经Nginx转发到后端网关,网关直接转发到权限系统进行认证授权,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