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指针 第十五章 文件I/O】的更多相关文章

stdio.h中包含了声明FILE结构 struct _iobuf { char *_ptr; //文件输入的下一个位置 int _cnt; //当前缓冲区的相对位置 char *_base; //指基础位置(应该是文件的其始位置) int _flag; //文件标志 int _file; //文件的有效性验证 int _charbuf; //检查缓冲区状况,如果无缓冲区则不读取 int _bufsiz; //文件的大小 char *_tmpfname; //临时文件名 }; FILE作为一种结…
二进制I/O 数据写入到文件效率最高的是用二进制形式写入,二进制输出避免了在数值转换为字符串过程中,所涉及的开销和精度损失,但而精致并非人眼所能阅读,所以这个技巧只有当数据被另一个程序按顺序读取才能使用. /*二进制读和写函数 buffer是指向用于保存数据的内存位置指针 size 是缓冲区中每个元素的字节数 count 是读取或写入的元素数量 stream是读写流*/ size_t fread(void *buffer, size_t size, size_t count, FILE *ste…
15.8 十六进制倾印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ctype.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输入流 FILE *source; //左侧行号区域 int line = 0; //读入的个数 size_t readCount; //循环计数 int idx; //一个字节的16进制字符串 char h…
对于C,所有的I/O操作都只是简单的从程序移进或移出字节,这种字节流便成为流(stream),我们需要关心的只是创建正确的输出字节数据,以及正确的输入读取数据,特定的I/O设备细节都是对程序隐藏的. 缓冲 绝大多数流是完全缓冲的,意味着“读取”和“写入”实际上是从一块被称为缓冲区的内存来回复制数据,从内存复制数据是非常快的.C缓冲分为三种: 完全缓冲:对于写,每次都是缓冲区被写满才会被刷新,对于读,每次都是缓冲区为空,再从设备或文件中读取下一块输入,重新填充缓冲区. 行缓冲: 在这种情况下,当在…
15.1 错误报告 perror 任何一种程序都存在出错的可能,包括系统的函数库,当出现错误时,系统提示发生错误,标准库函数在一个外部整型变量中保存错误代码,然后把错误代码传给用户程序,提示错误原因.perror简化了向用户报告特定错误过程. void perror(char const * message); perror,接受字符串,先打印出这个字符串,然后在后面跟一个分号空格,然后打印出解释errno的错误代码的信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
第十五章:控制脚本 处理信号 重温Linux信号 信号 名称 描述 1 HUP 挂起 2 INT 中断 3 QUIT 结束运行 9 KILL 无条件终止 11 SEGV 段错误 15 TERM 尽可能终止 17 STOP 无条件停止运行,但不终止 18 TSTP 停止或暂停,但继续在后台运行 19 CONT 在STOP或TSTP之后恢复执行 默认情况下,bash shell会忽略收到的任何SIGQUIT(3)和SIGTERM(5)信号. 如果bash shell收到了SIGHUP信号,它会退出.…
第五章 文件读写 by flamephoenix 一.打开.关闭文件二.读文件三.写文件四.判断文件状态五.命令行参数六.打开管道 一.打开.关闭文件   语法为open (filevar, filename),其中filevar为文件句柄,或者说是程序中用来代表某文件的代号,filename为文件名,其路径可为相对路径,亦可为绝对路径.    open(FILE1,"file1");    open(FILE1, "/u/jqpublic/file1");  打开…
本文由CSDN博客貌似掉线翻译,其他章节的翻译请参见: 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gradle-translation.html 翻译项目请关注Github上的地址: https://github.com/msdx/gradledoc 本文翻译所在分支: https://github.com/msdx/gradledoc/tree/1.12. 直接浏览双语版的文档请访问: http://gradledoc.qiniudn.com/1.12/userg…
有关其他已翻译的章节请关注Github上的项目:https://github.com/msdx/gradledoc/tree/1.12,或访问:http://gradledoc.qiniudn.com/1.12/userguide/userguide.html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maosidiaoxian/article/details/41038305 关于我对Gradle的翻译,以Github上的项目及http://gradledoc.qin…
其他章节的翻译请参见: 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gradle-translation.html 翻译项目请关注Github上的地址: https://github.com/msdx/gradledoc/tree/1.12. 直接浏览双语版的文档请访问: http://gradledoc.qiniudn.com/1.12/userguide/userguide.html. 另外,Android 手机用户可通过我写的一个程序浏览文档,带缓存功能的,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