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英文的隔阂,很多在英文世界里一目了然.不言自明的词汇,翻译成中文之后意义模糊.难以理解.比如在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货币领域,coin 和 token 的区别,很长时间困扰着我们,并且引发争论. 后来我无意中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看到 "资产" 一栏中赫然将 "coin" 列入其中,才明白 coin 与 token 的区别.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所发行的法币(Federal Reserve note)列入负债项,但却将 coin 列入资产项,这说明在美联储看来,coi…
关于OATUH中的AUTHRAZITON CODE和TOKEN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每回要拿AUTHRAZITON CODE换取TOKEN,然后才能正常通信, 为什么要多一步呢?直接给TOKEN不行么? 行,但是不够安全 我估计AUTHRAZITON CODE是放在硬盘上的,TOKEN是放在内存里的,他们估计是这么想的 内存里的东西要拿到,比硬盘上可难多了 其实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以前在PC上,程序是需要注册的,后来针对程序加密防破解,什么压缩啊,内存啊,加大难度,其实是一回事…
在币圈,经常可以听到“coin”和“token”这些词汇,他们究竟分别代表什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来扒一扒. 什么是coin? coin (包括山寨coin)是一种数字货币,它通过加密技术创造出来,可以实现价值存储.比特币无疑是最受欢迎的coin,这些数字资产被称为“数字货币”,并在过去几年迅速流行起来. 区块链是coins背后的底层技术.理解区块链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它看作是通过个人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换的完全透明且持续更新的记录,这个系统没有人能完全拥有. 总的来说,coin具有…
孟岩是最早将token翻译成为通证的区块链大咖,这个翻译已经得到到了越来越人的认可.原来它叫代币,孟岩建议把它翻译成通证.以下是孟岩关于通证的注解. (孟岩,柏链道捷CEO,CSDN副总裁,区块链通证派代表人物) 通证的本质 通证(token)可流通的加密数字凭证. 如果Token叫通证的话,Token economy就可以叫通证经济了,就是这个概念.通证其实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凭证,它可以包含很多的种类: 第一,它可以包含证件类通证,比如你的身份证.出生证.毕业证这个不可交易的凭证. 第二,可以…
问题:微信公众账号 开发过程中配置  token 提示 验证失败 如下图: 点击修改配置: 填写相关url与token(自定义):点击提交,会出现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对相关参数不熟悉,要了解url与token的关系 url可以访问:页面中有Token的定义.url地址如:http://www.***.com/pay/wx_token.aspx Token:根据说明自定义即可,要与url对应页面上的Token一致. 示例文件: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Web.Sec…
本篇文章将从无到完整的登录框架或API详细讲述登录令牌原理.攻略等安全点. 有些协议或框架也喜欢把令牌叫票据(Ticket),不论是APP还是Web浏览器,很多框架或协议都用到了本文所说的这套类似的认证机制(客户端各种加密用户名密码当我没说),这里的以Asp.net core下Web登录和验证为例子进行讲述,但原理攻略和语言.框架都无关. 目录: 一.过程与原理 二.Demo数据库结构 三.Demo源码介绍 四.构建与验证Token 五.Token失效与登录唯一性 六.CAS/SSO单点登录 七…
1.表的关系: 分别有三个表:课程表.学生表.分数表.课程和学生的关系是多对多的,因为一个学生对应多个课程,而一个课程被多个学生选修.如果用一对多.多对一的观点来看待课程和学生的关系显然是不对的,因为课程表和学生表中都没有外键. 因此,为了找到表之间多对多的关系,需要引入第三个表(分数表),分数表中含有课程表和学生表的主键,可以将两个本来没有关联的表通过第三个表连接起来. 2.实体关系表达: 两个实体中,分别创建了两个set集合存储对方实体对象. 3.多对多的配置: (1)student.hbm…
甲.基于表单的破解 较为简单,直接BurpSuite爆破. 乙.验证码绕过(on server) 打开题目,比第一题多了一个验证码验证,很多初学者遇到验证码就会感觉不知所措.其实这题也较为简单,首先正常进行测试. 点击登录,返回账户或密码错误,并且验证码也更新了. 我们截取数据包看看 将数据包发到重发模块,测试多次提交,结果发现返回信息仅提示账户密码错误,验证码并未更新,所以验证码只随页面刷新而更新.在一次请求中多次提交数据,验证码不变,也是直接用BurpSuite爆破. 爆破出一个,看回包 提…
这一节要分析的东东比较复杂,篇幅会比较大,也不知道我描述后能不能让人看明白.这部分的源码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比较吃力,现在重头看一遍,再分析一遍,看能否查缺补漏. 看这一部分的源码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后去看才比较容易看懂,所以我们先把整个编译的原理阐述以后再进行解析. 还是以上次的那个CSS选择器为例:#chua > a + .group labe[for="age"].按照我们正常解析CSS的思路从右往左解析(这是效率较高的处理方法),解析之前词法分析完毕,词法分析结果保存在to…
Sizzle引擎的主体部分已经分析完毕了,今天为这部分划一个句号. a. Sizzle解析流程总结 是时候该做一个总结了.Sizzle解析的流程已经一目了然了. 1.选择器进入Sizzle( selector, context, results, seed )函数,先对选择器不符合要求的(比如没有选择器.选择器不为字符串.上下文环境context不是节点元素且不是document)排除,直接返回:接着判断如果选择器是简单的选择器(只有一个元选择器,比如“#ID”.“.CLASS”.“TA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