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OAuth 2.0架构】的更多相关文章

OAuth 2.0支持几种grant type,由于安全性不同,所以适用范围也不同.背景知识:<理解OAuth 2.0> grant type 是否需要secret 是否出现授权界面 授权码模式(Authorization Code) 是 是 隐藏模式(Implicit) 否 是 密码模式(Password) 否 否 客户端证书模式(Client credentials) 是 否 secret需要保密,而常见的使用场景能否保密呢?如下: 使用场景 能否保密 web server site 能…
今天推荐的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关注的一个开源的OpenID Connect/OAuth 2.0服务框架--IdentityServer3.其支持完整的OpenID Connect/OAuth 2.0标准,使用它就可以轻易地搭建一个单点登录服务器. 说是一直关注,是因为1年前,要为一个平台搭建一个OAuth 2.0服务器,当时由于IdentityServer3还处于开发阶段,核心还不稳定,扩展功能也不完备.无奈只好熟读OAuth 2.0的规范,并根据www.asp.net网站上的一个简单示例自己实现了…
微服务操作模型 基于Spring Cloud和Netflix OSS 构建微服务-Part 1 基于Spring Cloud和Netflix OSS构建微服务,Part 2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OAuth 2.0,创建一个的安全API,可供外部访问Part 1和Part 2完成的微服务. 关于OAuth 2.0的更多信息,可以访问介绍文档:Parecki - OAuth 2 Simplified 和 Jenkov - OAuth 2.0 Tutorial ,或者规范文档 IETF RFC 674…
(一)背景知识 OAuth 2.0很可能是下一代的"用户验证和授权"标准,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很靠谱的技术资料.为了弘扬"开放精神",让业内的人更容易理解"开放平台"相关技术,进而长远地促进国内开放平台领域的发展,笔者特意将 OAuth 2.0协议翻译成中文. 目前 OAuth 2.0还没有最后定稿,最新的修改版是第  11个版本,本文下面的翻译即基于这个第   11版本.原文见 http://tools.ietf.org/html/draft-ie…
(一)背景知识 OAuth 2.0很可能是下一代的“用户验证和授权”标准,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很靠谱的技术资料.为了弘扬“开放精神”,让业内的人更容易理解“开放平台”相关技术,进而长远地促进国内开放平台领域的发展,笔者特意将OAuth 2.0协议翻译成中文. 目前OAuth 2.0还没有最后定稿,最新的修改版是第11个版本,本文下面的翻译即基于这个第11版本.原文见http://tools.ietf.org/html/draft-ietf-oauth-v2-11. 关于OAuth 2.0的更多背景知…
原文:http://drops.wooyun.org/papers/598 0x00 背景 纵观账号互通发展史,可以发现OAuth比起其它协议(如OpenID)更流行的原因是,业务双方不仅要求账号本身的认证互通(authentication:可理解为“我在双方的地盘姓甚名谁”),而是更需要双方业务流的授权打通(authorization:可理解为“我在双方的地盘上可做什么”),因为后者才能产生实际的互惠互利. 2013年将过大半,有关OAuth的讨论确有冷却的趋势,这源于在商业价值上该协议的使用…
转载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311/22/834950_359713295.shtml 0x00 背景 纵观账号互通发展史,可以发现OAuth比起其它协议(如OpenID)更流行的原因是,业务双方不仅要求账号本身的认证互通(authentication:可理解为“我在双方的地盘姓甚名谁”),而是更需要双方业务流的授权打通(authorization:可理解为“我在双方的地盘上可做什么”),因为后者才能产生实际的互惠互利. 2013年将过大半,有关O…
1. 概念 OAuth是一个开放的.安全的用户认证协议,允许用户让第三方应用访问该用户在某一网站上存储的私密的资源,而无须将用户名和登录口令提供给第三方应用.授权的第三方应用只能在特定的时段内访问特定的资源,而非所有内容.每次授权的令牌只能针对一个第三方应用,因此可以认为OAuth是一个非常安全的用户认证/授权协议. 2010年4月OAuth发布了2.0版本,并在2012年10月正式发布为RFC6749.OAuth 2.0对认证流程进行了简化,更加关注客户端开发者的简易性,并为Web应用.桌面应…
前言 阅读本文前需要了解 OAuth 2.0 授权协议的相关内容, 可以参考我的上一篇文章 OAuth 2.0 的探险之旅. PKCE 全称是 Proof Key for Code Exchange, 在2015年发布, 它是 OAuth 2.0 核心的一个扩展协议, 所以可以和现有的授权模式结合使用,比如 Authorization Code + PKCE, 这也是最佳实践,PKCE 最初是为移动设备应用和本地应用创建的, 主要是为了减少公共客户端的授权码拦截攻击. 在最新的 OAuth 2.…
1.传统架构的授权认证 传统应用架构,用户使用账号密码登录后,可以使用前端cookie存储登录状态,也可以使用后端session方式存储登录状态,小应用这么做其实很高效实用,当应用需要横向扩展时,就需要共享登录状态,这时候session的基于asp.net state这种当前服务器进程方式存储就失效了,需要换成sqlserver或者redis作为session共享存储,这些都不是问题,这些前提都是单体应用架构的方案,但是在微服务架构里,服务拆分零散且前后端分离,后端以API方式提供服务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