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Python中编码的应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完全理解字符编码 与 Python 的渊源前,我们有必要把一些基础概念弄清楚,虽然有些概念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甚至在使用它,但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它.比如:字节.字符.字符集.字符码.字符编码. 字节 字节(Byte)是一个抽象出来的计算机测量单位.8个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据称为1个字节(1Byte=8bits).字节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元. 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不论是保存在磁盘文件上的还是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文件)都是由字节组成的 字符 字符(Character)也是一个抽象…
你真的理解Python中MRO算法吗? MRO(Method Resolution Order):方法解析顺序. Python语言包含了很多优秀的特性,其中多重继承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多重继承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二义性,Python中一切皆引用,这使得他不会像C++一样使用虚基类处理基类对象重复的问题,但是如果父类存在同名函数的时候还是会产生二义性,Python中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MRO. [历史中的MRO] 如果不想了解历史,只想知道现在的MRO可以直接看最后的C3算法,不过C3所解决的问题…
默认参数:  Python是支持可变参数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使用默认参数,例如: def getSum(x,y=5): print "x:", x print "y:", y print "x+y :", x + y getSum(1) # result: # x: 1 # y: 5 # x+y : 6 getSum(1,7) # result: # x: 1 # y: 7 # x+y : 8 可变参数: 另外一种达到可变参数 (Variabl…
使用元类 深刻理解Python中的元类(metaclass)以及元类实现单例模式 在看一些框架源代码的过程中碰到很多元类的实例,看起来很吃力很晦涩:在看python cookbook中关于元类创建单例模式的那一节有些疑惑.因此花了几天时间研究下元类这个概念.通过学习元类,我对python的面向对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里将一篇写的非常好的文章基本照搬过来吧,这是一篇在Stack overflow上很热的帖子,我看http://blog.jobbole.com/21351/这篇博客对其进行了翻译.…
send方法和next方法唯一的区别是在执行send方法会首先把上一次挂起的yield语句的返回值通过参数设定,从而实现与生成器方法的交互. 但是需要注意,在一个生成器对象没有执行next方法之前,由于没有yield语句被挂起,所以执行send方法会报错. 因为当send方法的参数为None时,它与next方法完全等价.但是注意,虽然这样的代码可以接受,但是不规范.所以,在调用send方法之前,还是先调用一次next方法为好. python特性(八):生成器对象的send方法 - CSDN博客…
一. 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 我们在学习python编程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if __name__=='main'这样的语句,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如何简单地理解Python中的if __name__ == '__main__'>里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 通俗的理解__name__ == '__main__':假如你叫小明.py,在朋友眼中,你是小明(__name__ == '小明'):在你自己眼中,你是你自己(__name__ == '__main__'). if __name__…
一.bytes类型 bytes类型是指一堆字节的集合,在python中以b开头的字符串都是bytes类型.例如: >>> a = "中国" >>> a.encode("utf-8") b'\xe4\xb8\xad\xe5\x9b\xbd' py3中字符串都是Unicode编码,显示正常字符,其余编码的数据都以bytes类型显示. bytes类型的作用: 计算机只能存储2进制, 我们的字符.图片.视频.音乐等想存到硬盘上,也必须以正…
深入理解Python中的GIL(全局解释器锁) Python是门古老的语言,要想了解这门语言的多线程和多进程以及协程,以及明白什么时候应该用多线程,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多进程或协程,我们不得不谈到的一个东西是Python中的GIL(全局解释器锁).这篇我们就来看看这个GIL究竟是怎么回事. 1. GIL是什么? 首先来看看GIL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GIL并不是Python的特性,它是在实现Python解析器(CPython)时所引入的一个概念.就好比C++是一套语言(语法)标准,但是可以…
深入理解python中函数传递参数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 目前网络上大部分博客的结论都是这样的: Python不允许程序员选择采用传值还是传 引用.Python参数传递采用的肯定是"传对象引用"的方式.实际上,这种方式相当于传值和传引用的一种综合.如果函数收到的是一个可变对象(比如字典 或者列表)的引用,就能修改对象的原始值--相当于通过"传引用"来传递对象.如果函数收到的是一个不可变对象(比如数字.字符或者元组)的引用,就不能 直接修改原始对象--相当于通过&quo…
self代表类的实例,而非类. class Test: def prt(self): print(self) print(self.__class__) t = Test() t.prt() 执行结果如下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84E080> <class '__main__.Test'>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self代表的是类的实例.而self.class则指向类. self不必非写成self 把上面的代码改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