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通信(基于UDP)   代码 服务端代码socket3.c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arpa/inet.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
linux网络编程之shutdown() 与 close()函数详解 参考TCPIP网络编程和UNP: shutdown函数不能关闭套接字,只能关闭输入和输出流,然后发送EOF,假设套接字为A,那么这个函数会关闭所有和A相关的套接字,包括复制的:而close能直接关闭套接字. 1.close()函数 <span style="font-size:13px;">#include<unistd.h> int close(int sockfd);     //返回成功…
服务端 <?php error_reporting(E_ALL); set_time_limit(0); ob_implicit_flush(); //本地IP $address = 'localhost'; //设置用111端口进行通信 $port = 111; //创建SOCKET if (($sock = socket_create(AF_INET, SOCK_STREAM, SOL_TCP)) < 0) { echo "socket创建失败原因 " . socket…
今天继续学习socket编程,这次主要是学习UNIX域协议相关的知识,下面开始: [有个大概的认识,它是来干嘛的] ①.UNIX域套接字与TCP套接字相比较,在同一台主机的传输速度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UNIX域协议主要是用于本地的进程间进行通讯,而TCP的套接字不仅可以用于本地的进程间进行通讯,还可用于两台不同主机上面进程间进行通讯,如果都是用于本地的进程间通讯的话,UNIX域协议比TCP协议效率来得高. ②.UNIX域套接字可以在同一台主机上各进程之间传递描述符. 也就是可以传递一个文件,关于…
今天继续对socket编程进行学习,在学习之前,需要回顾一下上一篇中编写的回射客户/服务器程序(http://www.cnblogs.com/webor2006/p/3923254.html),因为今天的知识点需要基于它来进行说明,下面来回顾一下关键代码: 对于服务器端:echosrv.c 对于客户端:echocli.c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图来描述一下其关系: 可想而知,这两个套接字都有自己的地址,对于conn服务端而言,它的地址是在绑定的时候确认的,也就是: 而对于sock客户端而言,它的地址…
今天继续学习socket编程,北京在持续几天的雾霾天之后久违的太阳终于出来了,心情也特别特别的好,于是乎,在这美好的夜晚,该干点啥事吧,那当然就是继续坚持我的程序学习喽,闲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通过这个状态的学习,进一步复习一下“连接建立三次握手.连接终止四次握手[下面会分别来介绍]”,下面首先来看一张图: 从图中可以数一下,总共有“LISTEN.SYN_SENT.SYN_RCVD.ESTABLISHED.FIN_WAIT_1.CLOSE_WAIT.FIN_WAIT_2.LAST_ACK.TIM…
今天继续学习socket编程,从今天起开始学习UDP,具体内容如下: ①.无连接 UDP协议它内部并没有维护端到端的一些连接状态,这跟TCP是不同的,TCP是基于连接的,而在连接的时候是需要进行三次握手,而UDP是不需要的. ②.基于消息的数据传输服务 对于TCP而言,它是基于流的数据传输服务,而在编程时,会遇到一个粘包问题,是需要我们进行处理的,而对于UDP来说不存在粘包问题,因为它是基于消息的数据传输服务,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数据包之间是有边界的,而TCP数据包之间是无边界的. ③.不可靠 这…
今天继续对socket编程进行研究,这里会真正开如用socket写一个小例子,进入正题: TCP客户/服务器模型:   关于这个模型的流程这里就不多说了,比较容易理解,下面则利用这种模型来编写一个实际的例子. 回射客户/服务器: 这个例子的效果就是:客户端从命令行获取一行命令,然后发送给服务器端,当服务端接收到这行命令之后,不做任何操作,将其又回送给客户端,然后客户端进行回显,下面则开始一步步来实现这样的效果,来初步感受下Socket编程: 首先编写服务端:echosrv.c 第一步:创建套接字…
今日大纲: 1.FTP上传简单示例(详细代码) 2.socketserver简单示例&源码介绍 3.验证合法性连接//[秘钥加密(urandom,sendall)(注意:中文的!不能用)] 内容回顾: (1)TCP(流)两种黏包现象 1.连续(两次发送的时间间隔很短暂)发送(send)两个小包,被优化算法nagle, 给合并到了一起,造成了黏包 2.一次性接收的数据,并没有将发送的数据完全接受完,第二次接收数据的时候, 会把第一次剩余的数据给接收过来 UDP不会发生黏包现象, (2)解决方案:思…
经过一个国庆长假,又有一段时间没有写博文了,今天继续对linux网络编程进行学习,如今的北京又全面进入雾霾天气了,让我突然想到了一句名句:“真爱生活,珍惜生命”,好了,言归正传. 回顾一下我们之间实现在TCP回射客户/服务器程序,首先回顾一下第一个版本: TCP客户端从stdin获取(fgets)一行数据,然后将这行数据发送(write)到TCP服务器端,这时TCP服务器调用read方法来接收然后再将数据回射(write)回来,客户端收到(read)这一行,然后再将其输出fputs标准输出s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