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 qt測試成功】的更多相关文章

用luabind寫了一個qt的簡單binding 測試成功…
在Xamarin網站上可以申請30天試用的測試帳號.試用期內,Xamarin會提供完整的功能試用. 30天試用時間到期後,在Visual Studio裡面你載入你的專案的時候,專案旁會標註(無法使用). 如下圖: 在沒有購買License而測試帳號又到期的情況下,你的專案是沒有辦法被載入的. 如果嘗試重新載入專案,Xamarin會彈出提示視窗要求你購買License.如果你還是希望再多一點時間來測試Xamarin,你就必須再重新申請一個測試帳號. 1. 申請測試帳號 重新申請一個測試帳號的流程與…
FileGroup 檔案群組 :一個「資料庫(database)」可對應一或多個 FileGroup,一個 FileGroup 可由一或多個 file (.ndf) 構成. FileGroup 可讓 SQL Server 彈性地調整空間大小,亦可達到讓不同的磁碟 I/O,來幫助分流.提升效能,例如筆數極大的「資料表(table)」,可用 FileGroup 做「水平資料分割 (Horizontal Partitioning)」,內地稱為「表分區」. Horizontal Partitioning…
前言:回校了,辦好手續就著手寫測試篇.初步的norflash控制器已經完成,通過硬件測試.目前的norflash完成扇区块擦除.单字节写.单字节读3个功能.博文最后附上源码. 总结:和之前的博文一样,里面的模块没有做时序分析,这一点会在今后的工程里面改进.另外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写完一个字节后只需经过若干个系统时钟周期即可输出正确的写入内容(设置等待写完成的总线方向为输入,可以看到三态口的数据总线显示之前写入的数值,本人源码写入0xcc,可见stp2抓图).这一点和手册里给的单字节写需要9us的…
原文链接:http://www.dotblogs.com.tw/yc421206/archive/2013/03/08/95920.aspx Step1.建立選單 在VS2012選單,Tools→Customize→Commands    找到Create Unit Tests後,先按Move Up,再按Move Down Step2.設定快捷鍵 1.搜索unit關鍵字,若是中文版則輸入"單元測試" 2.選擇EditorContextMenus.CodeWindow.CreateUni…
測試電子原文書 http://files.cnblogs.com/vincentmylee/SoftwareTesting2ndEdition.7z…
對學電子的人來說,在電路板上設置測試點(test point)是在自然不過的事了,可是對學機械的人來說,測試點是什麼?可能多還有點一頭霧水了.我記得我第一次進電子組裝廠工作當製程工程師的時候,還曾經為了這個測試點問過好多人才瞭解它. 基本上設置測試點的目的是為了測試電路板上的零組件有沒有符合規格以及焊性,比如說想檢查一顆電路板上的電阻有沒有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萬用電錶量測其兩頭就可以知道了.可是在大量生產的工廠裡沒有辦法讓你用電錶慢慢去量測每一片板子上的每一顆電阻.電容.電感.甚至是IC的電…
ASP.NET MVC 單元測試系列 (7):Visual Studio Unit Test 透過 Visual Studio 裡的整合開發環境 (IDE) 結合單元測試開發是再便利不過的了,在 Visual Studio 開發工具中已經內建一套 Visual Studio Unit Testing 框架 (Framework),可以方便協助你開發各式單元測試或整合測試的程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善用他就必須先瞭解他,否則還是會事倍功半的,本篇文章會著重在 Visual Studio Un…
開發環境:Visual Studio 2012, Update 1 (必須). 說明:VS2012 已整合各測試框架的 Test Runner,包括 NUnit, xUnit 等.藉由標準的介面,可讓各類測試框架於 VS2012 內的 Test Explorer 歸納測試方法 (methods),並執行測試.瀏覽測試結果. xUnit 可說是繼老牌 NUnit 的後起之秀.關於兩者之間的比較,可參考-xuint和其他的單元測試框架的比較.個人尤為欣賞 xUnit 的 DDT (Data Driv…
POSTMAN in Google APP Store 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寫一些 API 供 APP 使用.以前傻傻的,每次測試的時候都會自己刻一個 HTML 的表單,一個一個填入 input ,接著送出. 後來覺得這樣太慢了,就用 JavaScript 寫了一個程式來送, 可是效率都沒有很好,尤其是需要反覆測試更改條件的時候. 之後在同事的推薦下用了 Burpsuite ,而這套軟體確實是可以做到沒錯,但是讓人有一種「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 因此又陸續找了幾個模擬 HTTP req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