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el)是解决继承带来的问题. 继承的优点: 代码共享,减少创建类的工作量,每个子类都拥有父类的方法和属性: 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子类可以形似父类,但又异于父类: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提高产品或项目的开放性. 继承的缺点: 继承是侵入性的,只要继承就必须拥有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 降低代码的灵活性,子类必须拥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让子类增加了约束: 增强了耦合性,当父类的常量.变量和方法被修改时,必须考虑子类的修改. 定义: 所有…
在面向对象的语言中,继承是必不可少的.非常优秀的语言机制,它有如下优点:● 代码共享,减少创建类的工作量,每个子类都拥有父类的方法和属性:● 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子类可以形似父类,但又异于父类,“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说子拥有父的“种”,“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是指明子与父的不同:●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实现父类的方法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君不见很多开源框架的扩展接口都是通过继承父类来完成的:● 提高产品或项目的开放性.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即使是鸡蛋,有时…
一.里氏替换原则 如果说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那么基类(父类)和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所以里氏替换原则就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即:子类可以扩展基类(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 定义:一个软件实体如果适用一个父类的话,那一定是适用于其子类,所有引用父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子类对象能够替换父类对象,而程序逻辑不变. 里氏替换原则最核心得一句话就是:子类可以扩展基类(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它包含着四种含义: 子类可以实…
1 代码演练 1.1 继承关系判别(是否是真正意义的继承) 1.2 入参控制 1.3 出参控制 1 代码演练 1.1 继承关系判别(是否是真正意义的继承)(其实我觉得这个例子有点牵强) 1.1.1 反例 结论: 确定继承关系的时候一定要判断好,是否父类的方法子类可以继承.传统意义的正方形是矩形的子类,在这里是不适用的. 测试类1: package com.geely.design.principle.liskovSubstitutation; public class TestSquare {…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里氏替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 LSP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衍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衍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 如此,问题产生了:“我们如何去度量继承关系的质量?” Liskov于1987年提出了一个关于继承的原则 “Inheritance should ensure that any pro…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el)是解决继承带来的问题. 继承的优点: 代码共享,减少创建类的工作量,每个子类都拥有父类的方法和属性: 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子类可以形似父类,但又异于父类: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提高产品或项目的开放性. 继承的缺点: 继承是侵入性的,只要继承就必须拥有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 降低代码的灵活性,子类必须拥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让子类增加了约束: 增强了耦合性,当父类的常量.变量和方法被修改时,必须考虑子类的修改. 定义: 所有…
package dubbo.wangbiao.project.ThreadAndSocket.designprinciples.lishitihuanyuanze.k0; //长方形 public class Rectangle { private long height; public long getHeight() { return height; } public void setHeight(long height) { this.height = height; } public l…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 SOLID 中的"L"对应的原则:里式替换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派生类(子类)对象能够替换其基类(超类)对象被使用.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子类是父类",举个例子,"男人是人,人不一定是男人",当需要一个父类类型的对象的时候可以给一个子类类型的对象:当需要一个子类类型对象的时候给一个父类类型对象是不可以的! 里氏替换原则的本质:接口的实现必须满足调用者对接…
定义 里氏替换原则的定义有两种,据说是由麻省理工的一位姓里的女士所提出,因此以其名进行命名. 定义1:如果对一个类型为T1的对象o1,都有类型为T2的对象o2,使得以T1所定义的程序P中在o1全都替换成o2时,程序的行为不发生任何变化,那么T2为T1的子类. 定义2:所有引用父类的地方都必须能够透明地使用其子类对象. 定义解读 其实两个定义所表达的意思都相同,就是在所有父类出现的地方,子类都可以出现,并且将父类对象替换为子类对象的时候,程序不会抛出任何异常或者错误,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2):里氏替换原则 分类: 设计模式 2012-02-22 08:46 23330人阅读 评论(41) 收藏 举报 设计模式class扩展string编程2010 肯定有不少人跟我刚看到这项原则的时候一样,对这个原则的名字充满疑惑.其实原因就是这项原则最早是在198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姓里的女士(Barbara Liskov)提出来的. 定义1: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 T1的对象 o1,都有类型为 T2 的对象o2,使得以 T1定义的所有程序 P 在所有的对象 o1 都代换成…